一种儿童康复器用脚踏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175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康复器用脚踏板,底板,底板的外周设有挡条,底板上设有一个脚套,底板上还设有脚拐推板,脚拐推板为圆环形,且一端设有开口,另一端与挡条之间设有若干弹性部件,底板的一端还设有一个壳体,壳体的内部设有天线,天线电连接有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包括信号发射电路,该儿童康复器用脚踏板中,通过弹性部件能够使得脚拐推板对儿童的脚进行仅仅固定,同时配合导向块能够对脚拐推板进行可靠导向,提高了脚踏板的实用性;不仅如此,通过信号发射电路,能够实现对儿童的远程监控,防止走丢,提高了该脚踏板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康复器用脚踏板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康复器用脚踏板。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相关儿童康复训练的器械,其脚踏板很少整脚可以放入且带小腿支架的,不能很好地根据客户运动状态进行调整使用,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户舒适需要;并且护板舒适度和支架强度欠佳;普遍采用U型包围式,遇到大儿童很难调整进行使用;不仅如此,这些脚踏板都不具有监控功能,容易出现儿童走丢,无处寻找的情况,这样就降低了脚踏板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儿童康复器用脚踏板,底板,底板的外周设有挡条,底板上设有一个脚套,底板上还设有脚拐推板,脚拐推板为圆环形,且一端设有开口,另一端与挡条之间设有若干弹性部件;底板上设有一个导向槽,导向槽的内部设有一个导向块,导向块与脚拐推板之间设有连接杆;其中,儿童的脚放入到底板上,脚板放入到脚套中,进行固定,随后通过脚拐推板对脚腕进行抱紧,随后通过弹性部件对脚拐推板进行推送,使得儿童的脚能够很好的固定;同时脚拐推板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导向块在导向槽中移动,对脚拐推板进行很好的限位导向。底板的一端还设有一个壳体,壳体的内部设有天线,天线电连接有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包括信号发射电路,信号发射电路包括第一集成电路、第二集成电路、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三极管、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第一集成电路的型号为UM66,第二集成电路的型号为7806,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二集成电路的接地端均接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二端分别通过第一电容和第二电阻接地,且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二集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接地,且输入端通过第九电容接地,且外接9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三端通过第二电容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三电容接地,且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二集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容接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四电容与第二集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且与天线连接,第一电感、第六电容和第二电感组成的串联电路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第二集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其中,在信号发射电路中,第二集成电路对电源进行稳压以后,提供给第一集成电路,随后第一集成电路将信号通过三极管进行放大以后,从天线发射出去,其工作效率高,作用距离达到3000米,从而能够实现对儿童的远程监控,防止走丢,提高了该脚踏板的实用性。优选的,为了防止儿童的脚与底板之间发生打滑,所述底板的表面设有一层防滑垫。优选的,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感的电感量为4n,第二电感的电感量为10n。优选的,为了能够提高无线监控的持续时间,所述壳体的内部还设有蓄电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儿童康复器用脚踏板中,通过弹性部件能够使得脚拐推板对儿童的脚进行仅仅固定,同时配合导向块能够对脚拐推板进行可靠导向,提高了脚踏板的实用性;不仅如此,通过信号发射电路,能够实现对儿童的远程监控,防止走丢,提高了该脚踏板的实用性。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信号发射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底板,2.挡条,3.脚套,4.脚拐推板,5.弹性部件,6.导向槽,7.导向块,8.连接杆,9.壳体,ANT.天线,U1.第一集成电路,U2.第二集成电路,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C6.第六电容,C7.第七电容,C8.第八电容,C9.第九电容,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VT1.三极管,L1.第一电感,L2.第二电感。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儿童康复器用脚踏板,底板1,底板1的外周设有挡条2,底板1上设有一个脚套3,底板1上还设有脚拐推板4,脚拐推板4为圆环形,且一端设有开口,另一端与挡条2之间设有若干弹性部件5;底板1上设有一个导向槽6,导向槽6的内部设有一个导向块7,导向块7与脚拐推板4之间设有连接杆8;其中,儿童的脚放入到底板1上,脚板放入到脚套3中,进行固定,随后通过脚拐推板4对脚腕进行抱紧,随后通过弹性部件5对脚拐推板4进行推送,使得儿童的脚能够很好的固定;同时脚拐推板4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导向块7在导向槽6中移动,对脚拐推板4进行很好的限位导向。底板1的一端还设有一个壳体9,壳体9的内部设有天线ANT,天线ANT电连接有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包括信号发射电路,信号发射电路包括第一集成电路U1、第二集成电路U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三极管VT1、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第一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UM66,第二集成电路U2的型号为7806,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一端和第二集成电路U2的接地端均接地,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二端分别通过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阻R2接地,且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二集成电路U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U2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第七电容C7和第八电容C8接地,且输入端通过第九电容C9接地,且外接9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三端通过第二电容C2与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VT1的基极通过第三电容C3接地,且通过第三电阻R3与第二集成电路U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VT1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容C5接地,三极管VT1的集电极通过第四电容C4与第二集成电路U2的输出端连接,且与天线ANT连接,第一电感L1、第六电容C6和第二电感L2组成的串联电路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第二集成电路U2的输出端连接。其中,在信号发射电路中,第二集成电路U2对电源进行稳压以后,提供给第一集成电路U1,随后第一集成电路U1将信号通过三极管VT1进行放大以后,从天线ANT发射出去,其工作效率高,作用距离达到3000米,从而能够实现对儿童的远程监控,防止走丢,提高了该脚踏板的实用性。优选的,为了防止儿童的脚与底板1之间发生打滑,所述底板1的表面设有一层防滑垫。优选的,所述弹性部件5为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感L1的电感量为4n,第二电感L2的电感量为10n。优选的,为了能够提高无线监控的持续时间,所述壳体9的内部还设有蓄电池。上述依据本技术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康复器用脚踏板,其特征在于:底板,底板的外周设有挡条,底板上设有一个脚套,底板上还设有脚拐推板,脚拐推板为圆环形,且一端设有开口,另一端与挡条之间设有若干弹性部件;底板上设有一个导向槽,导向槽的内部设有一个导向块,导向块与脚拐推板之间设有连接杆;底板的一端还设有一个壳体,壳体的内部设有天线,天线电连接有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包括信号发射电路,信号发射电路包括第一集成电路、第二集成电路、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三极管、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第一集成电路的型号为UM66,第二集成电路的型号为7806,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二集成电路的接地端均接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二端分别通过第一电容和第二电阻接地,且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二集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接地,且输入端通过第九电容接地,且外接9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三端通过第二电容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三电容接地,且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二集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容接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四电容与第二集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且与天线连接,第一电感、第六电容和第二电感组成的串联电路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第二集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康复器用脚踏板,其特征在于:底板,底板的外周设有挡条,底板上设有一个脚套,底板上还设有脚拐推板,脚拐推板为圆环形,且一端设有开口,另一端与挡条之间设有若干弹性部件;底板上设有一个导向槽,导向槽的内部设有一个导向块,导向块与脚拐推板之间设有连接杆;底板的一端还设有一个壳体,壳体的内部设有天线,天线电连接有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包括信号发射电路,信号发射电路包括第一集成电路、第二集成电路、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三极管、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第一集成电路的型号为UM66,第二集成电路的型号为7806,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二集成电路的接地端均接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二端分别通过第一电容和第二电阻接地,且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二集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的输出端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伟范艳萍栾天明李鑫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