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梅坤专利>正文

一种便捷开口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175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捷开口训练器,包括手柄和弧形牙托,所述牙托的外侧中间水平设置一突起,所述手柄包括中部通过铰接轴铰链连接的上手柄和下手柄,所述上手柄的结构和下手柄的结构相同且上下对称设置,所述上手柄以铰接轴为分界点分为上左端和上右端,所述下手柄以铰接轴为分界点分为下左端和下右端,所述上左端和下左端左侧顶部均设置为开口朝左的U型槽,所述突起铰接于U型槽内,所述上右端右侧和下右端右侧均活动套置一圆筒,所述圆筒的外侧铰接一手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者使用时可多角度变换操作,手臂可以采用不同位置的姿势,极大增加了使用者的舒适体验,增加了患者的锻炼恒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开口训练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便捷开口训练器。
技术介绍
鼻咽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最有效和首选治疗方法是进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的并发症随着患者生存期的延长会非常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难以张口是放射治疗后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最初表现为张口时疼痛、颞颌关节发紧,如果继续发展则颞颌关节活动受限,张口门齿距日渐缩小,讲话口齿不清,严重者甚至牙关紧闭,进食困难,致患者营养不良甚至恶液质。经过研究表明,张口锻炼是预防放疗后颞颌关节纤维化的重要方法,通过被动张口、支撑等动作活动颞颌关节和咀嚼肌群,防止颞颌关节强直和咀嚼肌萎缩。长期坚持张口锻炼可以有效降低张口困难的发病率,有助于恢复和保持正常的张口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资料显示放疗后门齿距缩小多发生在1~2年内,之后如果不练习张口,仍有可能出现张口受限,所以张口锻炼应持之以恒。短期来看,即便掌握了张口锻炼的方法,患者不坚持做,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训练过程长久且频繁,很多时候需要患者自己掌握训练办法独自进行锻炼操作,所以训练器具使用是否简便、有效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的器具有的全自动,使用方便,但价格昂贵,有的结构简单、手动操作的又并没有兼顾到患者使用体验,一次锻炼时间一长,手臂只能保持一个动作不能变换位置容易疲累,易打击患者锻炼的恒心。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捷开口训练器,使用者使用时可多角度变换操作,手臂可以采用不同位置的姿势,极大增加了使用者的舒适体验。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开口训练器,包括手柄和弧形牙托,所述牙托的外侧中间水平设置一突起,所述手柄包括中部通过铰接轴铰链连接的上手柄和下手柄,所述上手柄的结构和下手柄的结构相同且上下对称设置,所述上手柄以铰接轴为分界点分为上左端和上右端,所述下手柄以铰接轴为分界点分为下左端和下右端,所述上左端和下左端左侧顶部均设置为开口朝左的U型槽,所述突起铰接于U型槽内,所述上右端右侧和下右端右侧均活动套置一圆筒,所述圆筒的外侧铰接一手环,所述上右端右侧和下右端右侧均沿圆周方向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圆筒活动设置于凹槽内。进一步地,手柄为不锈钢材质制作,牙托为聚丙烯,牙托上与牙接触处设置有橡胶垫。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牙托和手柄之间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变换角度,而且手指插入的手环可以在手柄的圆周方向变换角度、轴向方向变换位置,操作过程中,手可以多角度多方向变换姿势,有效改善了手臂操作中容易疲累的问题,增加了患者使用的舒适感,增强了患者的使用恒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上右端右侧、圆筒和手环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牙托与上左端的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手柄11、上左端12、上右端2、下手柄21、下左端22、下右端3、凹槽4、U型槽5、突起6、牙托7、圆筒8、手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开口训练器,包括手柄和弧形牙托6,所述牙托6的外侧中间水平设置一突起5,所述手柄包括中部通过铰接轴铰链连接的上手柄1和下手柄2,所述上手柄1的结构和下手柄2的结构相同且上下对称设置,所述上手柄1以铰接轴为分界点分为上左端11和上右端12,所述下手柄2以铰接轴为分界点分为下左端21和下右端22,所述上左端11和下左端21左侧顶部均设置为开口朝左的U型槽4,所述突起5铰接于U型槽4内,所述上右端12右侧和下右端22右侧均活动套置一圆筒7,所述圆筒7的外侧铰接一手环8。所述上右端12右侧和下右端22右侧均沿圆周方向上开设有凹槽3,所述圆筒7活动设置于凹槽3内。圆筒7只沿手柄圆周方向旋转,不会在手柄轴向方向上移动。手柄为不锈钢材质制作,牙托6为聚丙烯,牙托6上与牙接触处设置有橡胶垫。当牙托6放置于口腔中时,手柄可以绕突起5和U型槽4的铰接处在口腔左右侧任意方向旋转。本技术的使用过程是:拇指和食指分别插入下右端22上的手环8和上右端21上的手环8,先将上右端12和下右端22的右侧分开,使两牙托6靠在一起,微微张开口将牙托6放入患者的两牙槽之间,然后用力握手将上右端12的右侧和下右端22的右侧向一起靠近撑开上下牙槽,手柄可以以突起5为中心,在水平方向上调整位置,手环8可以绕手柄圆周方向转动同时可以绕手环8与圆筒7的中心连线转动,以调整到使用舒适的角度,圆筒7只能在手柄上的凹槽3内绕手柄圆周方向转动,不能在手柄的轴向上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捷开口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和弧形牙托,所述牙托的外侧中间水平设置一突起,所述手柄包括中部通过铰接轴铰链连接的上手柄和下手柄,所述上手柄的结构和下手柄的结构相同且上下对称设置,所述上手柄以铰接轴为分界点分为上左端和上右端,所述下手柄以铰接轴为分界点分为下左端和下右端,所述上左端和下左端左侧顶部均设置为开口朝左的U型槽,所述突起铰接于U型槽内,所述上右端右侧和下右端右侧均活动套置一圆筒,所述圆筒的外侧铰接一手环,所述上右端右侧和下右端右侧均沿圆周方向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圆筒活动设置于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开口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和弧形牙托,所述牙托的外侧中间水平设置一突起,所述手柄包括中部通过铰接轴铰链连接的上手柄和下手柄,所述上手柄的结构和下手柄的结构相同且上下对称设置,所述上手柄以铰接轴为分界点分为上左端和上右端,所述下手柄以铰接轴为分界点分为下左端和下右端,所述上左端和下左端左侧顶部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梅坤刘晓芹杨进川
申请(专利权)人:杨梅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