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轴同步控制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107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5:3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轴同步控制单元,包括底座、运动控制单元和电气控制柜,运动控制单元设置在底座上,还包括:电子齿轮运动单元,电子齿轮运动单元设置在底座上,电子齿轮运动单元独立使用时用于完成电子齿轮运动控制实验,电子齿轮运动单元与运动控制单元配合时完成插补或者同步运动控制实验;张力控制单元,张力控制单元设置在底座上,张力控制单元位于两条支撑导轨之间,张力控制单元独立使用时完成张力控制实验,张力控制单元与运动控制单元配合时完成布带的追剪运动控制实验。本申请提供的多轴同步控制单元可根据实训需要或工作任务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组合、安装和调试,达到模拟生产性功能和整合学习功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轴同步控制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实训教学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轴同步控制单元。
技术介绍
目前,各院校在教学中,多采用实训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实训教学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采用来自真实工作项目的实际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使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和团队合作的意识。但目前市场上的可进行运动控制实训的教学设备功能比较简单,一般仅能实现一种实训内容,进而,学校常常需要购买配备多种教学设备,以丰富实训教学,不仅花费高,而且占用空间较大。综上所述,如何改善现有实训教学设备的教学功能单一,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轴同步控制单元,解决了现有实训教学设备的教学功能单一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轴同步控制单元,包括底座、运动控制单元和电气控制柜,所述运动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还包括:电子齿轮运动单元,所述电子齿轮运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电子齿轮运动单元位于所述运动控制单元的下方,所述电子齿轮运动单元独立使用时用于完成电子齿轮运动控制实验,所述电子齿轮运动单元与所述运动控制单元配合时完成插补或者同步运动控制实验,其中,所述电子齿轮运动单元包括两条平行的支撑导轨、两个侧夹持组件和一第四驱动机构,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侧夹持组件沿对应的支撑导轨往复移动;张力控制单元,所述张力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张力控制单元位于两条支撑导轨之间,所述张力控制单元独立使用时完成张力控制实验,所述张力控制单元与所述运动控制单元配合时完成布带的追剪运动控制实验,其中,所述张力控制单元包括第二支架、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若干个支撑导辊、皮带和一对收放卷组件,所述皮带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收放卷组件相连,且若干个支撑导辊抵压在皮带的底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张力控制单元还包括两组张紧组件,所述张紧组件设置在所述收放卷组件的一侧,所述张紧组件包括三个张紧辊和张力传感器,所述张力传感器设置在位于中间位置的张紧辊上,位于两侧的张紧辊作用在皮带的一侧面上,位于中间位置的张紧辊作用在皮带的另一侧面上。更进一步地,所述收放卷组件包括卷辊和用于驱动所述卷辊转动的第四驱动电机。更进一步地,所述张力控制单元还包括传送辊、垫辊和第五驱动电机,所述传送辊和所述垫辊分别设置在所述皮带的两侧,所述第五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传送辊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导轨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三支架和固定在所述第三支架上的第二X轴直线模组。更进一步地,两个对称设置的侧夹持组件分别设置在相应的第二X轴直线模组上,所述侧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X轴直线模组的X轴滑块上的第六驱动电机和连接在所述第六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夹持板。进一步地,所述运动控制单元包括两个平行的第一支架、设置在两个第一支架上的两个第一X轴直线模组、架设在两个第一X轴直线模组之间的Y轴直线模组、设置在所述Y轴直线模组上的垂直移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Y轴直线模组沿所述第一X轴直线模组往复运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垂直移动机构沿所述Y轴直线模组往复运动。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X轴直线模组包括X轴滑轨、滑动设置在所述X轴滑轨上的X轴滑台和设置在所述X轴滑轨上的X轴带传动机构,所述X轴带传动机构的X轴同步带与所述X轴滑台相连,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带动一对X轴滑台同步移动。更进一步地,所述垂直移动机构包括滑架和设置在所述滑架上的第三驱动机构,位于所述滑架上的丝杆与所述Y轴直线模组的Y轴滑台螺纹连接,第三驱动机构通过带动所述丝杆旋转来带动所述滑架升降运动。更进一步地,所述滑架的底部设有激光笔。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电子齿轮运动单元独立使用时用于完成电子齿轮运动控制实验,电子齿轮运动单元与运动控制单元配合时完成插补或者同步运动控制实验,张力控制单元独立使用时完成张力控制实验,张力控制单元与运动控制单元配合时完成布带的追剪运动控制实验,各工作单元是相对独立又可以相互结合,在使用时,可根据实训需要或工作任务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组合、安装和调试,达到模拟生产性功能和整合学习功能的目的,适合教学实训以外,也适于企业的专业培训。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运动控制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运动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张力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张力控制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位本专利技术的电子齿轮运动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底座1、运动控制单元2、第一支架21、第一X轴直线模组22、Y轴直线模组23、第一梁架231、垂直移动机构24、滑架241、丝杆242、丝杆螺母243、滑杆244、第一驱动机构25、第一驱动电机251、第一传动轴252、第二驱动机构26、第二驱动电机261、第三驱动机构27、第三驱动电机271、激光笔28、张力控制单元3、第二支架31、支撑导辊32、收放卷组件33、第四驱动电机331、卷辊332、张紧组件34、张紧辊341、张力传感器342、第五驱动电机35、传送辊36、垫辊37、皮带38、电子齿轮运动单元4、支撑导轨41、第三支架411、第二X轴直线模组412、侧夹持组件42、第六驱动电机421、夹持板422、卡槽4221、机架423、第四驱动机构43、第七驱动电机431、第二传动轴432、图板44、第二梁架45、电气控制柜5、实训台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下面参考图1至图7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多轴同步控制单元,包括底座1、运动控制单元2、张力控制单元3、电子齿轮运动单元4和电气控制柜5,运动控制单元2、张力控制单元3和电子齿轮运动单元4均设置在底座1上,电子齿轮运动单元4位于运动控制单元2的下方,张力控制单元3位于电子齿轮运动单元4的两条平行设置的支撑导轨41之间,电气控制柜5用于控制运动控制单元2、张力控制单元3和电子齿轮运动单元4分别单独工作或配合工作完成对应的功能展示,在使用时,本多轴同步控制单元放置在实训台6上。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运动控制单元2包括两个平行的第一支架21、设置在两个第一支架21上的两个第一X轴直线模组22、架设在两个第一X轴直线模组22之间的Y轴直线模组23、设置在Y轴直线模组23上的垂直移动机构24、第一驱动机构25、和第二驱动机构26,第一驱动机构25用于驱动Y轴直线模组23沿第一X轴直线模组22往复运动,第二驱动机构26用于驱动垂直移动机构24沿Y轴直线模组23往复运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第一X轴直线模组22包括X轴滑轨、滑动设置在X轴滑轨上的X轴滑台和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轴同步控制单元,包括底座(1)、运动控制单元(2)和电气控制柜(5),所述运动控制单元(2)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子齿轮运动单元(4),所述电子齿轮运动单元(4)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电子齿轮运动单元(4)位于所述运动控制单元(2)的下方,所述电子齿轮运动单元(4)独立使用时用于完成电子齿轮运动控制实验,所述电子齿轮运动单元(4)与所述运动控制单元(2)配合时完成插补或者同步运动控制实验,其中,所述电子齿轮运动单元(4)包括两条平行的支撑导轨(41)、两个侧夹持组件(42)和一第四驱动机构(43),所述第四驱动机构(43)用于驱动侧夹持组件(42)沿对应的支撑导轨(41)往复移动;张力控制单元(3),所述张力控制单元(3)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张力控制单元(3)位于两条支撑导轨(41)之间,所述张力控制单元(3)独立使用时完成张力控制实验,所述张力控制单元(3)与所述运动控制单元(2)配合时完成布带的追剪运动控制实验,其中,所述张力控制单元(3)包括第二支架(31)、设置在第二支架(31)上的若干个支撑导辊(32)、皮带(38)和一对收放卷组件(33),所述皮带(38)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收放卷组件(33)相连,且若干个支撑导辊(32)抵压在皮带的底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轴同步控制单元,包括底座(1)、运动控制单元(2)和电气控制柜(5),所述运动控制单元(2)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子齿轮运动单元(4),所述电子齿轮运动单元(4)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电子齿轮运动单元(4)位于所述运动控制单元(2)的下方,所述电子齿轮运动单元(4)独立使用时用于完成电子齿轮运动控制实验,所述电子齿轮运动单元(4)与所述运动控制单元(2)配合时完成插补或者同步运动控制实验,其中,所述电子齿轮运动单元(4)包括两条平行的支撑导轨(41)、两个侧夹持组件(42)和一第四驱动机构(43),所述第四驱动机构(43)用于驱动侧夹持组件(42)沿对应的支撑导轨(41)往复移动;张力控制单元(3),所述张力控制单元(3)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张力控制单元(3)位于两条支撑导轨(41)之间,所述张力控制单元(3)独立使用时完成张力控制实验,所述张力控制单元(3)与所述运动控制单元(2)配合时完成布带的追剪运动控制实验,其中,所述张力控制单元(3)包括第二支架(31)、设置在第二支架(31)上的若干个支撑导辊(32)、皮带(38)和一对收放卷组件(33),所述皮带(38)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收放卷组件(33)相连,且若干个支撑导辊(32)抵压在皮带的底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同步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控制单元(3)还包括两组张紧组件(34),所述张紧组件(34)设置在所述收放卷组件(33)的一侧,所述张紧组件(34)包括三个张紧辊(341)和张力传感器(342),所述张力传感器(342)设置在位于中间位置的张紧辊(341)上,位于两侧的张紧辊作用在皮带的一侧面上,位于中间位置的张紧辊(341)作用在皮带的另一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轴同步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卷组件(33)包括卷辊(332)和用于驱动所述卷辊(332)转动的第四驱动电机(3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轴同步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控制单元(3)还包括传送辊(36)、垫辊(37)和第五驱动电机(35),所述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权朱信忠张振华郑巨上
申请(专利权)人: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