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灌装的工业智能控制实训考核设备的装载件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6539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9
本技术涉及基于灌装的工业智能控制实训考核设备的装载件上料装置,包括实训台、载料台,载料台上设有料筒、和待料工位,该料筒可供多个灌装用的装载件在纵向上叠放,料筒底部具有供单个装载件通过的通槽,载料台上还设有可将料筒最底部的装载件逐个推出至待料工位上的推料件,推料件包括推杆、和杆驱动件,推杆滑动设置在载料台上,杆驱动件为伸缩缸,杆驱动件上在后伸缩的伸缩杆与推杆连接,在伸缩杆缩回时,可带动推杆向前推动位于料筒最底部的装载件,在伸缩杆向后伸出时,可拉动推杆向后回位。便于了解驱动件的内部驱动结构及工作原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实训考核设备,特别是指基于灌装的工业智能控制实训考核设备的装载件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1、自动灌装机采用自动走瓶、自动灌装,灌装精度高,跟据不同规格的瓶子可任意调灌装量及瓶大小,瓶口配盖以完成灌装封口。灌装的物料可以是高粘度流体(如洗手液、护理液、口服液、护发液、洗手液、护肤液等)、或固体物料(如方糖、茶块等)。装载件指载体或盖子,载体可以为瓶体、罐体、或盒体。

2、目前市场上的适用于灌装的教学设备中装载件上料装置,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演示实验,教学功能单一,不能完整的体现上料装置应用的技术,无法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研究驱动件的内部驱动结构及工作原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灌装的工业智能控制实训考核设备的装载件上料装置,便于了解驱动件的内部驱动结构及工作原理。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灌装的工业智能控制实训考核设备的装载件上料装置,包括实训台、设置在其上的载料台,载料台上设有料筒、和待料工位,该料筒可供多个灌装用的装载件(载体或盖子)在纵向上叠放,所述料筒底部具有供其内部装载的单个装载件(载体或盖子)通过的通槽,载料台上还设有可将料筒最底部的装载件(载体或盖子)逐个推出至待料工位上的推料件,

3、所述推料件包括推杆、和驱动所述推杆滑移的杆驱动件,推杆滑动设置在载料台上,杆驱动件为伸缩缸,杆驱动件上在后伸缩的伸缩杆与推杆连接,在伸缩杆缩回时,可带动推杆向前推动位于料筒最底部的装载件(载体或盖子),在伸缩杆向后伸出时,可拉动推杆向后回位。

4、优选的,所述待料工位对应位于料筒的通槽前方,且具有挡条,所述挡条可阻挡装载件(载体或盖子)避免其向前位移过量,与料筒的通槽相对应的后侧上还开设有可供推杆穿设的通口。

5、优选的,挡条内侧还具有可与装载件(载体或盖子)相匹配的适配面。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7、本技术实训考核设备的装载件上料装置,实训操作时,编程推料件动作,杆驱动件的伸缩杆缩回,带动推杆穿设通口将料筒最底部的的装载件(载体或盖子)由前方通槽向外推出,并经挡条限位;在杆驱动件的伸缩杆向后伸出时可拉动推杆向后回位,料筒中纵向叠放的各装载件(载体或盖子)下移一个装载件位置,以供下一次出料,且便于了解驱动件的内部驱动结构及工作原理。

8、而将杆驱动件换方向安装,可避免现有技术中杆驱动件直接装在推杆后方,使得杆驱动件与推杆的长度相叠加,而占用的在长度上的安装空间大的缺陷。

9、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推杆位于载料台上侧,杆驱动件装设在载料台下侧上,所述杆驱动件的伸缩杆输出端与推杆的后端部还经连板实现连接,在载料台上还具有供连板穿过的通道,所述通道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以供连板滑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杆驱动件隐藏的安装在载料台下方,并经连板带动上方的推杆动作,连板一方面将杆驱动件的伸缩杆与推杆连接,另一方面还在通道滑动实现导向。

11、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料筒的筒壁上还开设感应口,对应感应口处设置感应器,感应器可感应位于料筒底部装载件(载体或盖子),根据感应结果,在料筒内无装载件(载体或盖子)时控制进行补料。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感应器感应,通过感应结果,可实现实训补料操作。

13、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载料台上并排设置有至少一个载体料筒a和载盖料筒b,对应两种料筒分别设有待料工位和推料件,所述载体料筒a与所述载盖料筒b所具有的通槽规格不同,载体料筒a的底部通槽供单个载体通过,载盖料筒b的底部通槽供单个盖子通过。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载料台上可同时实现上料载体和盖子,以便于操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灌装的工业智能控制实训考核设备的装载件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实训台、设置在其上的载料台(12),载料台(12)为灌装料道供料装载件,载料台(12)上设有料筒(3)、和待料工位(121),该料筒(3)可供多个灌装用的装载件在纵向上叠放,所述料筒(3)底部具有供其内部装载的单个装载件通过的通槽(31),载料台(12)上还设有可将料筒(3)最底部的装载件逐个推出至待料工位(121)上的推料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灌装的工业智能控制实训考核设备的装载件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推杆(131)位于载料台(12)上侧,杆驱动件(132)装设在载料台(12)下侧上,所述杆驱动件(132)的伸缩杆(1321)输出端与推杆(131)的后端部还经连板(41)实现连接,在载料台(12)上还具有供连板(41)穿过的通道(123),所述通道(123)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以供连板(41)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灌装的工业智能控制实训考核设备的装载件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料工位(121)对应位于料筒(3)的通槽(31)前方,且具有挡条(122),所述挡条(122)可阻挡装载件避免其向前位移过量,与料筒(3)的通槽(31)相对应的后侧上还开设有可供推杆(131)穿设的通口(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灌装的工业智能控制实训考核设备的装载件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挡条(122)内侧还具有可与装载件相匹配的适配面(122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灌装的工业智能控制实训考核设备的装载件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料筒(3)的筒壁上还开设感应口(30),对应感应口(30)处设置感应器(40),感应器(40)可感应位于料筒(3)底部装载件,根据感应结果,在料筒(3)内无装载件时控制进行补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灌装的工业智能控制实训考核设备的装载件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载料台(12)上并排设置有至少一个载体料筒(3A)和载盖料筒(3B),对应两种料筒分别设有待料工位(121)和推料件(13),所述载体料筒(3A)与所述载盖料筒(3B)所具有的通槽规格不同,载体料筒(3A)的底部通槽供单个载体通过,载盖料筒(3B)的底部通槽供单个盖子通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灌装的工业智能控制实训考核设备的装载件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实训台、设置在其上的载料台(12),载料台(12)为灌装料道供料装载件,载料台(12)上设有料筒(3)、和待料工位(121),该料筒(3)可供多个灌装用的装载件在纵向上叠放,所述料筒(3)底部具有供其内部装载的单个装载件通过的通槽(31),载料台(12)上还设有可将料筒(3)最底部的装载件逐个推出至待料工位(121)上的推料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灌装的工业智能控制实训考核设备的装载件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推杆(131)位于载料台(12)上侧,杆驱动件(132)装设在载料台(12)下侧上,所述杆驱动件(132)的伸缩杆(1321)输出端与推杆(131)的后端部还经连板(41)实现连接,在载料台(12)上还具有供连板(41)穿过的通道(123),所述通道(123)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以供连板(41)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灌装的工业智能控制实训考核设备的装载件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料工位(121)对应位于料筒(3)的通槽(31)前方,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传周黄听立刘海周张昕泽王进善吴锦军陈凯
申请(专利权)人: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