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主动口腔开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035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主动口腔开口器;包括上颚板及下颚板;上颚板及下颚板均为适合人体口腔佩戴的月牙形结构;上颚板的两后端与下颚板的两后端分别通过一弹片固定连接;下颚板的上表面左端设有调节装置A,调节装置A包括固定座、顶板、弹簧、盖板、滑动块及遮挡板;顶板设于固定座左端并与固定座左端内侧相抵贴;弹簧沿固定座长度方向卡设于固定座内,弹簧左端与顶板的右侧壁相抵接;盖板盖合于固定座上,滑动块可滑动的卡设于固定座内,上颚板下表面中部靠左设有一万向节固定座A。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分体式主动口腔开口器,使用方便,可以很好的锻炼使用者的咀嚼肌,还能调整咬合力度。极为实用。

Split active oral open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plit-type active oral opener,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jaw plate and a lower jaw plate; both the upper jaw plate and the lower jaw plate are crescent-shaped structures suitable for human oral wear; the two back ends of the upper jaw plate and the two back ends of the lower jaw plate are respectively fixed and connected by a projectile; the upper left end of the lower jaw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regulating device A, which is adjusted. Section A consists of a fixed seat, a top plate, a spring, a cover plate, a sliding block and a shield plate; the top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left end of the fixed seat and is opposite to the inner side of the left end of the fixed seat; the spring is fixed in the fixed seat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and the left end of the spring is opposite to the right side wall of the top plate; the cover plate is connected to the fixed seat, and the sliding block can be sliding. The upper jaw plate is arranged in a fixed seat, and a 10,000-joint fixed seat A is arranged on the left of the middle part of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upper jaw plate. Effect: The split active oral opener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to use, can exercise the user's masticatory muscles well, and can also adjust the occlusal strength. Very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式主动口腔开口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分体式主动口腔开口器。
技术介绍
口腔开口器主要用于口腔患者,可以帮助患者张开口腔。同时也可以帮助患者训练咀嚼肌,但是目前来说,市面上的开口器使用效果不好,在对患者进行锻炼的时候,必须要保持患者能持续咬合。而且针对不同的患者,其所需要的咬合力度也不一样,目前的开口器只有固定的强度。无法针对不同患者做调整。因此,上述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分体式主动口腔开口器。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式主动口腔开口器,包括上颚板及下颚板;所述上颚板及所述下颚板均为适合人体口腔佩戴的月牙形结构;所述上颚板及所述下颚板均设有牙槽;所述上颚板的两后端与所述下颚板的两后端分别通过一弹片固定连接;所述下颚板的上表面左端设有调节装置A,所述调节装置A包括固定座、顶板、弹簧、盖板、滑动块及遮挡板;所述固定座为右端设有开口的U型结构,所述顶板设于所述固定座左端并与所述固定座左端内侧相抵贴;所述弹簧沿所述固定座长度方向卡设于所述固定座内,所述弹簧左端与所述顶板的右侧壁相抵接;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盖板上端面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过槽;所述遮挡板固设于所述固定座右端的开口处,以使封堵所述开口;所述滑动块可滑动的卡设于所述固定座内,其左端面与所述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上颚板下表面中部靠左设有一万向节固定座A,所述万向节固定座A内可转动的额设有一万向球A,所述万向球A下部连接有一调节杆A,所述调节杆A的下端与所述滑动块相连。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优选地,所述固定座后端自上而下开设有多个限位槽,所述顶板可卡设于任一所述限位槽中。优选地,所述顶板右侧还设有一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直径略小于所述弹簧内径。优选地,所述过槽的宽度小于所述弹簧的外径及所述滑动块的宽度。优选地,所述遮挡板与所述固定座右端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调节杆A下端与所述滑动块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弹片为软性材质。优选地,所述上颚板下表面中部靠右还镜像设有一与所述万向节固定座A及万向球A结构相同的万向节固定座B及万向球B;所述下颚板上表面右端镜像设置有与所述调节装置A结构相同的调节装置B。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分体式主动口腔开口器,在使用的时候,所述上颚板及所述下颚板分别卡在使用者的上颚及下颚,在咬合过程中,所述万向球A上的调节杆A推动所述滑动块在所述固定座内向左滑动,所述弹簧对移动的滑动块产生阻力,从而可以锻炼使用者的咀嚼肌;当使用者松口时,所述弹簧将所述滑动块推回原位。所述遮挡板用以抵住滑动块。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固定座上,可以防止弹簧向上弹出;所述盖板开设的过槽,用于在咬合过程中,使所述调节杆A通过所述过槽,避免所述调节杆A被阻挡住。本技术使用简单,可以有效锻炼使用者的咀嚼肌。其二、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分体式主动口腔开口器,通过调节所述顶板在固定座的位置,来改变弹簧的可压缩长度,继而改变了在咬合过程使用者所受到的力,针对不同情况的使用者,来调节不同位置的顶板。所述限位柱可以跟好的固定所述弹簧。使用方便。其三、本技术实施例中,分体式主动口腔开口器,当所述过槽的宽度小于所述弹簧的外径及所述滑动块的宽度时,避免了弹簧向上弹出,也保证滑动块在固定座内的正常滑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分体式主动口腔开口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分体式主动口腔开口器的背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附图标号上颚板10;调节装置A101;固定座1011;顶板1012;弹簧1013;盖板1014;滑动块1015;遮挡板1016;过槽1017;限位槽1018;限位柱1019;调节装置B102;下颚板20;万向节固定座A201;万向球A202;调节杆A203;万向节固定座B204;万向球B205;牙槽30;弹片4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技术的专利技术实质。结合图1、图2及图3所示;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分体式主动口腔开口器,包括上颚板10及下颚板20;所述上颚板10及所述下颚板20均为适合人体口腔佩戴的月牙形结构;所述上颚板10及所述下颚板20均设有牙槽30;所述上颚板10的两后端与所述下颚板20的两后端分别通过一弹片40固定连接;所述下颚板20的上表面左端设有调节装置A101,所述调节装置A101包括固定座1011、顶板1012、弹簧1013、盖板1014、滑动块1015及遮挡板1016;所述固定座1011为右端设有开口的U型结构,所述顶板1012设于所述固定座1011左端并与所述固定座1011左端内侧相抵贴;所述弹簧1013沿所述固定座1011长度方向卡设于所述固定座1011内,所述弹簧1013左端与所述顶板1012的右侧壁相抵接;所述盖板1014盖合于所述固定座1011上,且所述盖板1014上端面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过槽1017;所述遮挡板1016固设于所述固定座1011右端的开口处,以使封堵所述开口;所述滑动块1015可滑动的卡设于所述固定座1011内,其左端面与所述弹簧1013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上颚板10下表面中部靠左设有一万向节固定座A201,所述万向节固定座A201内可转动的额设有一万向球A202,所述万向球A202下部连接有一调节杆A203,所述调节杆A203的下端与所述滑动块1015相连。其中,所述调节杆A203下端与所述滑动块1015转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使用的时候,所述上颚板10及所述下颚板20分别卡在使用者的上颚及下颚,在咬合过程中,所述万向球A202上的调节杆A203推动所述滑动块1015在所述固定座1011内向左滑动,所述弹簧1013对移动的滑动块1015产生阻力,从而可以锻炼使用者的咀嚼肌;当使用者松口时,所述弹簧1013将所述滑动块1015推回原位。所述遮挡板1016用以抵住滑动块1015。所述盖板1014盖合于所述固定座1011上,可以防止弹簧1013向上弹出;所述盖板1014开设的过槽1017,用于在咬合过程中,使所述调节杆A203通过所述过槽1017,避免所述调节杆A203被阻挡住。本技术使用简单,可以有效锻炼使用者的咀嚼肌。进一步地,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分体式主动口腔开口器,所述固定座1011后端自上而下开设有多个限位槽1018,所述顶板1012可卡设于任一所述限位槽1018中。其中,所述顶板1012右侧还设有一限位柱1019,所述限位柱1019的直径略小于所述弹簧1013内径。能够理解的是,通过调节所述顶板1012在固定座1011的位置,来改变弹簧1013的可压缩长度,继而改变了在咬合过程使用者所受到的力,针对不同情况的使用者,来调节不同位置的顶板1012。所述限位柱1019可以跟好的固定所述弹簧1013。使用方便。在另一实施例中,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分体式主动口腔开口器,所述过槽1017的宽度小于所述弹簧101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主动口腔开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颚板及下颚板;所述上颚板及所述下颚板均为适合人体口腔佩戴的月牙形结构;所述上颚板及所述下颚板均设有牙槽;所述上颚板的两后端与所述下颚板的两后端分别通过一弹片固定连接;所述下颚板的上表面左端设有调节装置A,所述调节装置A包括固定座、顶板、弹簧、盖板、滑动块及遮挡板;所述固定座为右端设有开口的U型结构,所述顶板设于所述固定座左端并与所述固定座左端内侧相抵贴;所述弹簧沿所述固定座长度方向卡设于所述固定座内,所述弹簧左端与所述顶板的右侧壁相抵接;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盖板上端面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过槽;所述遮挡板固设于所述固定座右端的开口处,以使封堵所述开口;所述滑动块可滑动的卡设于所述固定座内,其左端面与所述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上颚板下表面中部靠左设有一万向节固定座A,所述万向节固定座A内可转动的额设有一万向球A,所述万向球A下部连接有一调节杆A,所述调节杆A的下端与所述滑动块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主动口腔开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颚板及下颚板;所述上颚板及所述下颚板均为适合人体口腔佩戴的月牙形结构;所述上颚板及所述下颚板均设有牙槽;所述上颚板的两后端与所述下颚板的两后端分别通过一弹片固定连接;所述下颚板的上表面左端设有调节装置A,所述调节装置A包括固定座、顶板、弹簧、盖板、滑动块及遮挡板;所述固定座为右端设有开口的U型结构,所述顶板设于所述固定座左端并与所述固定座左端内侧相抵贴;所述弹簧沿所述固定座长度方向卡设于所述固定座内,所述弹簧左端与所述顶板的右侧壁相抵接;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盖板上端面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过槽;所述遮挡板固设于所述固定座右端的开口处,以使封堵所述开口;所述滑动块可滑动的卡设于所述固定座内,其左端面与所述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上颚板下表面中部靠左设有一万向节固定座A,所述万向节固定座A内可转动的额设有一万向球A,所述万向球A下部连接有一调节杆A,所述调节杆A的下端与所述滑动块相连。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博杨宏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