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防劣化构件的制造方法及食用油防劣化构件技术

技术编号:2147331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有简便性、经济性及安全性的工序制造对食用油防劣化有用的构件。食用油防劣化构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1)通过选自加热温度为750℃以上的、氨气气氛下的加热处理及氮气气氛下的加热处理构成的组中的一种处理方法,在金属钛材料或钛合金材料的表面形成氮化钛的工序;(2)将工序(1)中得到的、表面形成有氮化钛的金属钛材料或钛合金材料,在相对于钛不具有蚀刻作用的电解液中施加10V以上的电压,由此进行阳极氧化,形成钛的氧化皮膜的工序;及(3)将工序(2)中得到的、表面形成有钛的氧化皮膜的金属钛材料或钛合金材料,在选自大气气氛、混合氧气和氮气而成的气氛或氧气气氛的气氛下,以400℃以上的温度进行加热处理的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食用油防劣化构件的制造方法及食用油防劣化构件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4年11月18日的PCT国际申请PCT/JP2014/080413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申请号为201480001665.2、专利技术名称为“食用油防劣化构件的制造方法及食用油防劣化构件”的原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食用油防劣化构件有用的金属钛材料或钛合金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及通过该表面处理方法得到的食用油防劣化构件。
技术介绍
已知如果油炸用油、大豆油等食用油在高温下长时间使用,则食用油引起加热劣化,引起风味及营养价值的降低。作为解决该课题的手法,专利文献1中提案有将劣化的食用油过滤并再利用的技术。但是,该技术为采用滤材的处理,不能抑制食用油自身的自身劣化。另外,专利文献2中提案有使用如下制造的构件的技术,为防止食用油自身的劣化,(i)在金属钛的表面形成氮化钛,接着,(ii)在含有相对于金属钛具有蚀刻性的酸的电解液中,通过施加火花放电发生电压以上的电压就行阳极氧化,接着,(iii)在金属钛表面形成锐钛矿型氧化钛。但是,该技术中,要蚀刻耐腐蚀性极高的金属钛,需要使用硫酸等危险的强酸。另外,发生火花放电电压以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油防劣化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1)通过选自加热温度为750℃以上的、氨气气氛下的加热处理及氮气气氛下的加热处理构成的组中的一种处理方法,在金属钛材料或钛合金材料的表面形成氮化钛的工序;(2)将工序(1)中得到的、表面形成有氮化钛的金属钛材料或钛合金材料,在相对于钛不具有蚀刻作用的电解液中施加10V以上的电压,由此进行阳极氧化,形成钛的氧化皮膜的工序;及(3)将工序(2)中得到的、表面形成有钛的氧化皮膜的金属钛材料或钛合金材料,在选自大气气氛、混合氧气和氮气而成的气氛或氧气气氛的气氛下,以400℃以上的温度进行加热处理的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2.27 JP 2013-2723081.一种食用油防劣化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1)通过选自加热温度为750℃以上的、氨气气氛下的加热处理及氮气气氛下的加热处理构成的组中的一种处理方法,在金属钛材料或钛合金材料的表面形成氮化钛的工序;(2)将工序(1)中得到的、表面形成有氮化钛的金属钛材料或钛合金材料,在相对于钛不具有蚀刻作用的电解液中施加10V以上的电压,由此进行阳极氧化,形成钛的氧化皮膜的工序;及(3)将工序(2)中得到的、表面形成有钛的氧化皮膜的金属钛材料或钛合金材料,在选自大气气氛、混合氧气和氮气而成的气氛或氧气气氛的气氛下,以400℃以上的温度进行加热处理的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防劣化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气氛下的加热处理在氧捕集剂的存在下实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用油防劣化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氧化中所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安辉树森晋吾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昭和森兴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