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金刚石盘式磨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6997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金刚石盘式磨头,包括承载基体、承载辐板及金刚石磨条,其中承载基体为柱状结构,承载基体侧表面均布至少一条呈承载基体同轴分布的连接滑槽,并通过连接滑槽与承载辐板相互连接,承载辐板包括定位机架、导向滑轨、定位夹具、滑块、转台机构,定位机架后端面通过转台机构与连接滑槽相互铰接,定位夹具通过滑块与导向滑轨滑动连接,金刚石磨条通过定位夹具与承载辐板相互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可根据使用需要,灵活满足不同表面及磨削工艺要求进行磨削作业的需要,通用性好,另一方面可根据使用需要,灵活进行零部件调整更换,从而在极大的提高故障修复率的同时,有效的延长磨头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A Composite Diamond Disc Grind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mposite diamond disc grinding head, which comprises a bearing base, a bearing spoke and a diamond grinding strip. The bearing base is a cylindrical structure, and at least one connecting chute with coaxial distribution of the bearing base is distributed on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bearing base,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earing spoke through the connecting chute. The bearing spoke includes a fixed one. The rear end face of the positioning frame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connecting chute through the turntable mechanism. The positioning fixture is slidedly connected with the guiding slide through the slider. The diamond grind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earing spoke through the positioning fixture. On the one hand, the invention can flexibly satisfy the needs of grinding operation for different surfaces and grinding process requirements, and has good versatility. On the other hand, it can flexibly adjust and replace part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use, so as to greatly improve the repair rate of faults, effectively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grinding head and reduc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grinding head. Us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金刚石盘式磨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刚石刀具,确切的说是一种复合金刚石盘式磨头。
技术介绍
金刚石磨头是当前进行表面磨削加工时的重要刀具设备,当前所使用的各类金刚石磨头往往均直接采用的金刚石砂轮、磨条等结构或采用极易硬质合金表面通过焊接、沉积等工艺包覆金刚石微粒层结构,虽然当前的金刚石磨头均可有效满足使用的需要,但在只用中发现,当前的金刚石磨头往往均为一体式结构,因此在使用时不能根据使用需要灵活调整磨削作业面的结构以满足不同作业面磨削加工的需要,使用灵活性和通用性受到极大的影响,同时也无法根据使用需要或在磨头局部结构受损后进行具备结构调整或更换,因此在导致当前磨头使用灵活性不足的同时,也导致了故障修复率差的缺陷,并因此导致当前的金刚石磨头的使用寿命及使用成本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金刚石磨头结构,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金刚石盘式磨头,该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产及使用灵活方便且成本低廉,一方面可根据使用需要,灵活满足不同表面及磨削工艺要求进行磨削作业的需要,通用性好,另一方面可根据使用需要,灵活进行零部件更换,从而在极大的提高故障修复率的同时,有效的延长磨头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复合金刚石盘式磨头,包括承载基体、承载辐板及金刚石磨条,其中承载基体为柱状结构,承载基体侧表面均布至少一条呈承载基体同轴分布的连接滑槽,并通过连接滑槽与承载辐板相互连接,承载基体另设一条与承载基体同轴分布的连接轴孔,和若干环绕连接轴孔轴线均布的连接螺孔,连接螺孔轴线与承载基体轴线平行分布,承载辐板至少一条,通过连接滑槽与承载基体侧表面相互滑动连接,且承载辐板轴线与承载基体轴线相交并呈30°—90°夹角,承载辐板包括定位机架、导向滑轨、定位夹具、滑块、转台机构,定位机架为横断面为矩形的槽状结构,其后端面通过转台机构与连接滑槽相互铰接,导向滑轨至少两条,以定位机架轴线对称分布在定位机架侧壁内表面并与定位机架轴线平行分布,定位夹具至少一个,且定位夹具侧表面分别通过滑块与定位机架两侧壁内表面的导向滑轨间滑动连接,定位夹具轴线与定位机架轴线相交并呈30°—90°夹角,定位夹具轴线同时与承载基体轴线间呈0°—60°夹角,且当定位夹具轴线与承载基体轴线间夹角大于0°时,定位夹具轴线与承载基体轴线相交,金刚石磨条若干,分别通过定位夹具与承载辐板相互连接,且金刚石磨条与定位夹具间同轴分布,金刚石磨条下端面超出承载基体、承载辐板下端面至少1毫米,金刚石磨条上端面超出承载辐板上端面至少1毫米,且嵌于承载辐板内的金刚石磨条长度为金刚石磨条总长度的10%—60%。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辐板为两条或两条以上时,则各承载辐板环绕承载基体轴线均布,相邻两个承载辐板上的定位夹具轴线呈0°—90°夹角。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辐板后端面与承载基体侧表面间另通过至少一个棘轮机构相互连接,且所述承载辐板下端面与承载基体下端面呈0°—45°夹角。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夹具与滑块间通过转台机构相互铰接,且同一承载辐板上的定位夹具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时,则各定位夹具轴线相互平行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辐板中,超出承载辐板下端面的金刚石磨条下端面面积为承载辐板下端面面积的10%—90%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机架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弹性密封条。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产及使用灵活方便且成本低廉,一方面可根据使用需要,灵活满足不同表面及磨削工艺要求进行磨削作业的需要,通用性好,另一方面可根据使用需要,灵活进行零部件调整更换,从而在极大的提高故障修复率的同时,有效的延长磨头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述的一种复合金刚石盘式磨头,包括承载基体1、承载辐板2及金刚石磨条3,其中承载基体1为柱状结构,承载基体1侧表面均布至少一条呈承载基体1同轴分布的连接滑槽4,并通过连接滑槽4与承载辐板2相互连接,承载基体1另设一条与承载基体1同轴分布的连接轴孔5,和若干环绕连接轴孔5轴线均布的连接螺孔6,连接螺孔6轴线与承载基体1轴线平行分布。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辐板2至少一条,通过连接滑槽4与承载基体1侧表面相互滑动连接,且承载辐板2轴线与承载基体1轴线相交并呈30°—90°夹角,承载辐板2包括定位机架21、导向滑轨22、定位夹具23、滑块24、转台机构25,定位机架21为横断面为矩形的槽状结构,其后端面通过转台机构25与连接滑槽4相互铰接,导向滑轨22至少两条,以定位机架21轴线对称分布在定位机架21侧壁内表面并与定位机架21轴线平行分布,定位夹具23至少一个,且定位夹具23侧表面分别通过滑块24与定位机架21两侧壁内表面的导向滑轨22间滑动连接,定位夹具23轴线与定位机架21轴线相交并呈30°—90°夹角,定位夹具23轴线同时与承载基体1轴线间呈0°—60°夹角,且当定位夹具23轴线与承载基体1轴线间夹角大于0°时,定位夹具23轴线与承载基体1轴线相交。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刚石磨条3若干,分别通过定位夹具23与承载辐板2相互连接,且金刚石磨条3与定位夹具23间同轴分布,金刚石磨条3下端面超出承载基体1、承载辐板2下端面至少1毫米,金刚石磨条3上端面超出承载辐板2上端面至少1毫米,且嵌于承载辐板2内的金刚石磨条3长度为金刚石磨条3总长度的10%—60%。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载辐板2为两条或两条以上时,则各承载辐板2环绕承载基体1轴线均布,相邻两个承载辐板2上的定位夹具23轴线呈0°—90°夹角,同时所述的承载辐板2后端面与承载基体1侧表面间另通过至少一个棘轮机构7相互连接,且所述承载辐板2下端面与承载基体1下端面呈0°—45°夹角。与此同时,所述的定位夹具23与滑块24间通过转台机构25相互铰接,且同一承载辐板2上的定位夹具23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时,则各定位夹23具轴线相互平行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辐板2中,超出承载辐板2下端面的金刚石磨条3下端面面积为承载辐板2下端面面积的10%—90%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的定位机架2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弹性密封条8。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首先根据磨削加工的需要,选择满足使用需要的承载基体、承载辐板及金刚石磨条结构和具体数量,然后对承载基体、承载辐板及金刚石磨条进行组装,从而完成本专利技术装配作业。在进行磨削加工时,首先将装配后的本专利技术通过承载基体的连接轴孔与磨削驱动机构连接,即可由磨削驱动机构驱动本专利技术旋转,并使本专利技术的金刚石磨条下端面对待加工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作业。在磨削作业前及磨削作业过程中,一方面可通过整体调整各承载辐板与承载基体之间的夹角,及调整定位夹具与承载辐板见夹角从而达到对金刚石磨条与待加工工件表面进行不同磨削工艺加工作业,另一方面可根据磨削加工工艺需要及金刚石磨条磨损的实际情况,对金刚石磨条进行调整更换,从而达到满足不同加工工艺需要的目的和快速进行故障磨条,实现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修复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产及使用灵活方便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金刚石盘式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金刚石盘式磨头包括承载基体、承载辐板及金刚石磨条,其中所述承载基体为柱状结构,承载基体侧表面均布至少一条呈承载基体同轴分布的连接滑槽,并通过连接滑槽与承载辐板相互连接,所述承载基体另设一条与承载基体同轴分布的连接轴孔,和若干环绕连接轴孔轴线均布的连接螺孔,且所述连接螺孔轴线与承载基体轴线平行分布,所述承载辐板至少一条,通过连接滑槽与承载基体侧表面相互滑动连接,且所述的承载辐板轴线与承载基体轴线相交并呈30°—90°夹角,所述承载辐板包括定位机架、导向滑轨、定位夹具、滑块、转台机构,所述定位机架为横断面为矩形的槽状结构,其后端面通过转台机构与连接滑槽相互铰接,所述导向滑轨至少两条,以定位机架轴线对称分布在定位机架侧壁内表面并与定位机架轴线平行分布,所述的定位夹具至少一个,且定位夹具侧表面分别通过滑块与定位机架两侧壁内表面的导向滑轨间滑动连接,所述的定位夹具轴线与定位机架轴线相交并呈30°—90°夹角,定位夹具轴线同时与承载基体轴线间呈0°—60°夹角,且当定位夹具轴线与承载基体轴线间夹角大于0°时,定位夹具轴线与承载基体轴线相交,所述金刚石磨条若干,分别通过定位夹具与承载辐板相互连接,且金刚石磨条与定位夹具间同轴分布,所述的金刚石磨条下端面超出承载基体、承载辐板下端面至少1毫米,金刚石磨条上端面超出承载辐板上端面至少1毫米,且嵌于承载辐板内的金刚石磨条长度为金刚石磨条总长度的10%—6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金刚石盘式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金刚石盘式磨头包括承载基体、承载辐板及金刚石磨条,其中所述承载基体为柱状结构,承载基体侧表面均布至少一条呈承载基体同轴分布的连接滑槽,并通过连接滑槽与承载辐板相互连接,所述承载基体另设一条与承载基体同轴分布的连接轴孔,和若干环绕连接轴孔轴线均布的连接螺孔,且所述连接螺孔轴线与承载基体轴线平行分布,所述承载辐板至少一条,通过连接滑槽与承载基体侧表面相互滑动连接,且所述的承载辐板轴线与承载基体轴线相交并呈30°—90°夹角,所述承载辐板包括定位机架、导向滑轨、定位夹具、滑块、转台机构,所述定位机架为横断面为矩形的槽状结构,其后端面通过转台机构与连接滑槽相互铰接,所述导向滑轨至少两条,以定位机架轴线对称分布在定位机架侧壁内表面并与定位机架轴线平行分布,所述的定位夹具至少一个,且定位夹具侧表面分别通过滑块与定位机架两侧壁内表面的导向滑轨间滑动连接,所述的定位夹具轴线与定位机架轴线相交并呈30°—90°夹角,定位夹具轴线同时与承载基体轴线间呈0°—60°夹角,且当定位夹具轴线与承载基体轴线间夹角大于0°时,定位夹具轴线与承载基体轴线相交,所述金刚石磨条若干,分别通过定位夹具与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永平张燕青田蜜蜜田香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天宝桓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