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结构及包括它的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6390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交换结构,包括换热壳体;换热壳体内设有容纳腔,换热壳体的一端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连接口,其另一端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二连接口;容纳腔内设有蜂窝芯,蜂窝芯是由多个热流体导流通道和多个冷流体导流通道组成的蜂窝状结构,多个热流体导流通道和多个冷流体导流通道之间交替间隔设置;热流体导流通道、冷流体导流通道的径向截面形状均为正六边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包括上述热交换结构,以及分别设置在热交换结构两端的第一管接头组件和第二管接头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热交换结构具有换热面积大、换热效率高和对管道流量的影响小的特点。该热交换器具有结构紧凑、拆装方便、换热效率高的特点。

A heat exchange structure and its heat exchang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t exchange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heat exchange shell; a holding chamber is arranged in the heat exchange shell; one end of the heat exchang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necting port connected with the holding chamber, and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connecting port connected with the holding chamber; the hold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honeycomb core, which is a honeycomb-like junction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thermal fluid conduction channels and a plurality of cold fluid conduction channels. The structure has alternating intervals between multiple thermal fluid conduction channels and multiple cold fluid conduction channels, and the radial cross section shapes of the thermal fluid conduction channels and the cold fluid conduction channels are regular hexagonal.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heat exchanger, which comprises the heat exchange structure and the first pipe joint assembly and the second pipe joint assembly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the two ends of the heat exchange structure. The heat exchang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heat exchange area, high heat exchange efficiency and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flow rate of the pipeline. The heat exchanger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act structure, convenient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and high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交换结构及包括它的热交换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热交换结构及包括它的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亦称为热交换器或热交换设备,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过程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现有技术中的热交换器一般包括圆管式换热器和盘管式换热器,其中,圆管式换热器存在冷热物质接触面积小,热交换效率低的缺点;而盘管式换热器存在滞留时间长,对流量影响大,接触面小,换热效率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结构,该热交换结构具有换热面积大、换热效率高和对管道流量的影响小的特点。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热交换结构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有结构紧凑、拆装方便、换热效率高的特点。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热交换结构,包括换热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壳体内设有容纳腔,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交换结构,包括换热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壳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换热壳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连接口,其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二连接口;所述容纳腔内设有蜂窝芯,所述蜂窝芯是由多个热流体导流通道和多个冷流体导流通道组成的蜂窝状结构,多个热流体导流通道和多个冷流体导流通道之间交替间隔设置;所述热流体导流通道、冷流体导流通道的径向截面形状均为正六边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结构,包括换热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壳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换热壳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连接口,其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二连接口;所述容纳腔内设有蜂窝芯,所述蜂窝芯是由多个热流体导流通道和多个冷流体导流通道组成的蜂窝状结构,多个热流体导流通道和多个冷流体导流通道之间交替间隔设置;所述热流体导流通道、冷流体导流通道的径向截面形状均为正六边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壳体的第一连接口处设有第一接头组件,所述第一接头组件包括多个冷流体输入接头,所述冷流体输入接头的数量与所述冷流体导流通道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冷流体输入接头的出口与一个冷流体导流通道的进口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壳体的第二连接口处设有第二接头组件,所述第二接头组件包括多个冷流体输出接头,所述冷流体输出接头的数量与所述冷流体导流通道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冷流体输出接头的进口与一个冷流体导流通道的出口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组件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一:所述第一接头组件包括多个第一金属管,每个第一金属管作为一个冷流体输入接头;每个第一金属管的一端与一个冷流体导流通道的进口连通并密封固定连接;方式二:所述第一接头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盘,所述第一固定盘上设有多个第一冷流体导流孔和多个第一热流体导流孔,所述第一固定盘的一个端面与所述蜂窝芯的端面密封固定连接,其另一个端面向外延伸设有多个第一管状连接柱,每个第一管状连接柱作为一个冷流体输入接头;每个第一冷流体导流孔对应与一个冷流体导流通道的进口连通,每个第一热流体导流孔对应与一个热流体导流通道的出口连通,每个第一管状连接柱的一端通过一个第一冷流体导流孔对应与一个冷流体导流通道的进口连通;方式三:所述第一接头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盘,所述第一连接盘上设有多个第一插接孔和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盘的一个端面与所述蜂窝芯密封固定连接;每个第一插接孔作为一个冷流体输入接头;每个第一插接孔对应与一个冷流体导流通道的进口连通,每个第一通孔对应与一个热流体导流通道的出口连通。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头组件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一:所述第二接头组件包括多个第二金属管,每个第二金属管作为一个冷流体输出接头;每个第二金属管的一端与一个冷流体导流通道的出口连通并密封固定连接;方式二:所述第二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尚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