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快速施工的隧道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622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快速施工的支护结构,包括左上拱顶格栅钢架和右上拱顶格栅钢架,右上拱顶格栅钢架设置于左上拱顶格栅钢架的邻侧,右上拱顶格栅钢架和左上拱顶格栅钢架的中间位置设有中承格栅钢架,且左上拱顶格栅钢架、右上拱顶格栅钢架的顶部和中承格栅钢架的侧面均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拱部超前小导管,且左上拱顶格栅钢架底部设有左下底撑格栅钢架,右上拱顶格栅钢架的底部设有右下底撑格栅钢架,具有改进CRD法支护结构,可以较大程度地拓展空间使用大型机械进行开挖,而且出渣进料等空间增加,在较大程度上加快隧道的施工进度等优点。

A Tunnel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Fast Constr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pport structur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rapid construction, including a left upper arch roof grid steel frame and a right upper arch roof grid steel frame. The right upper arch roof grid steel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adjacent side of the left upper arch roof grid steel frame.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right upper arch roof grid steel frame and the left upper arch roof grid steel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mid-bearing grid steel frame, and the top of the left upper arch roof grid steel frame and the right upper arch roof grid steel frame. There are a number of arch leading small conduits arranged at intervals on the side of the middle and through grille steel frame, and the bottom of the left upper arch top grille steel frame has a left bottom bracing grille steel frame, and the bottom of the right upper arch top grille steel frame has a right bottom bracing grille steel frame, which has improved CRD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can expand the space for excavation with large-scale machinery to a large extent, and increase the space such as slag discharging and feeding. In addition,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progress of the tunnel to a large ex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快速施工的隧道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隧道支护
,具体讲是一种便于快速施工的隧道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一系列战略的相继实施,见图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大量的隧道在这些交通基础建设中得以修建,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隧道的修建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软岩、浅埋等层出不穷的问题,尤其是软岩隧道在施工中所出现的工程事故最多。然而,经过分析发现,现有的施工的支护结构存在以下不足;“田”字型结构使得施工空间受到限制,隧道开挖过程中大型的机械设备无法应用,只能采用小型机械或者人工开挖,而且出渣进料等环节都由于空间太小而使得施工进度放缓,严重制约着隧道的快速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便于快速施工的支护结构,具有改进CRD法支护结构,可以较大程度地使用大型机械进行开挖,而且出渣进料等空间增加,在较大程度上加快隧道的施工进度等优点。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便于快速施工的隧道支护结构,包括左上拱顶格栅钢架和右上拱顶格栅钢架,右上拱顶格栅钢架设置于左上拱顶格栅钢架的邻侧,右上拱顶格栅钢架和左上拱顶格栅钢架的中间位置设有中承格栅钢架,且左上拱顶格栅钢架、右上拱顶格栅钢架的顶部和中承格栅钢架的侧面均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拱部超前小导管,且左上拱顶格栅钢架底部设有左下底撑格栅钢架,右上拱顶格栅钢架的底部设有右下底撑格栅钢架,左下底撑格栅钢架和右下底撑格栅钢架的侧面均设有φ42锁脚锚管。进一步的,左上拱顶格栅钢架、右上拱顶格栅钢架、中承格栅钢架、右下底撑格栅钢架和左下底撑格栅钢架均由碳钢钢材制成。通过设置的上拱顶格栅钢架、右上拱顶格栅钢架、中承格栅钢架、右下底撑格栅钢架和左下底撑格栅钢架所构成的结构,将原有的CRD法中“田”字形支撑变为倒“品”字形支撑,将原来CRD法中的四步开挖变为三步开挖,这样既可以保证施工安全,也可以增加施工空间,方便大型机械开挖及出渣进料等,比传统的CRD法施工效率更高。进一步的,左上拱顶格栅钢架和右上拱顶格栅钢架的内侧面均设有挂网。通过设置的挂网加强左上拱顶格栅钢架和右上拱顶格栅钢架与岩壁的固定,提高结构强度。进一步的,左上拱顶格栅钢架和右上拱顶格栅钢架的外侧面均设有混凝土层。通过设置的混凝土层对左上拱顶格栅钢架和右上拱顶格栅钢架于岩壁之间进行固定。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便于快速施工的隧道支护结构,与现有便于快速施工的支护结构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具有改进CRD法支护结构,可以较大程度地拓展空间使用大型机械进行开挖,而且出渣进料等空间增加,在较大程度上加快隧道的施工进度等优点,具体体现为:左上拱顶格栅钢架、右上拱顶格栅钢架、中承格栅钢架、右下底撑格栅钢架和左下底撑格栅钢架均由碳钢钢材制成。通过设置的上拱顶格栅钢架、右上拱顶格栅钢架、中承格栅钢架、右下底撑格栅钢架和左下底撑格栅钢架所构成的结构,将原有的CRD法中“田”字形支撑变为倒“品”字形支撑,将原来CRD法中的四步开挖变为三步开挖,这样既可以保证施工安全,也可以增加施工空间,方便大型机械开挖及出渣进料等,比传统的CRD法施工效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便于快速施工的支护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便于快速施工的支护结构的左上拱顶格栅钢架局部剖视图。图中所示序号:左上拱顶格栅钢架1、拱部超前小导管2、右上拱顶格栅钢架3、中承格栅钢架4、φ42锁脚锚管5、右下底撑格栅钢架6、左下底撑格栅钢架7、挂网8和混凝土层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2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便于快速施工的支护结构,如图1-图2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包括左上拱顶格栅钢架1和右上拱顶格栅钢架3,右上拱顶格栅钢架3设置于左上拱顶格栅钢架1的邻侧,右上拱顶格栅钢架3和左上拱顶格栅钢架1的中间位置设有中承格栅钢架4,且左上拱顶格栅钢架1、右上拱顶格栅钢架3的顶部和中承格栅钢架4的侧面均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拱部超前小导管2,且左上拱顶格栅钢架1底部设有左下底撑格栅钢架7,右上拱顶格栅钢架3的底部设有右下底撑格栅钢架6,左下底撑格栅钢架7和右下底撑格栅钢架6的侧面均设有φ42锁脚锚管5。本技术中,左上拱顶格栅钢架1、右上拱顶格栅钢架3、中承格栅钢架4、右下底撑格栅钢架6和左下底撑格栅钢架7均由碳钢钢材制成。通过设置的上拱顶格栅钢架1、右上拱顶格栅钢架3、中承格栅钢架4、右下底撑格栅钢架6和左下底撑格栅钢架7所构成的结构,将原有的CRD法中“田”字形支撑变为倒“品”字形支撑,将原来CRD法中的四步开挖变为三步开挖,这样既可以保证施工安全,也可以增加施工空间,方便大型机械开挖及出渣进料等,比传统的CRD法施工效率更高;左上拱顶格栅钢架1和右上拱顶格栅钢架3的内侧面均设有挂网8。通过设置的挂网8加强左上拱顶格栅钢架1和右上拱顶格栅钢架3与岩壁的固定,提高结构强度;左上拱顶格栅钢架1和右上拱顶格栅钢架3的外侧面均设有混凝土层9。通过设置的混凝土层9对左上拱顶格栅钢架1和右上拱顶格栅钢架3于岩壁之间进行固定。该种便于快速施工的仰拱结构的工作原理:首先进行拱部超前小导管2施工并对围岩注浆加固,在隧道左上台阶半面开挖,进行左上拱顶格栅钢架1架设,使用φ42锁脚锚管5在左上拱顶格栅钢架1底部架设左下底撑格栅钢架7,在左上拱顶格栅钢架1内侧面均设挂网8最后喷射混凝土层9对左上拱顶格栅钢架1于岩壁之间进行固定施作临时支护台阶,随后右上台阶半面开挖施工,再次进行拱部超前小导管2施工并对围岩注浆加固,在隧道右上台阶半面开挖,进行右上拱顶格栅钢架3架设,使用φ42锁脚锚管5在右上拱顶格栅钢架3底部架设右下底撑格栅钢架6,在右上拱顶格栅钢架3内侧面均设挂网8最后喷射混凝土层9对右上拱顶格栅钢架3于岩壁之间进行固定施作临时支护台阶,结构架设完成,可进行下部开挖,通过该种支护结构将原有的CRD法中“田”字形支撑变为倒“品”字形支撑,将原来CRD法中的四步开挖变为三步开挖,这样既可以保证施工安全,也可以增加施工空间,方便大型机械开挖及出渣进料等,比传统的CRD法施工效率更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快速施工的支护结构,包括左上拱顶格栅钢架(1)和右上拱顶格栅钢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上拱顶格栅钢架(3)设置于左上拱顶格栅钢架(1)的邻侧,所述右上拱顶格栅钢架(3)和左上拱顶格栅钢架(1)的中间位置设有中承格栅钢架(4),且所述左上拱顶格栅钢架(1)、右上拱顶格栅钢架(3)的顶部和中承格栅钢架(4)的侧面均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拱部超前小导管(2),且所述左上拱顶格栅钢架(1)底部设有左下底撑格栅钢架(7),所述右上拱顶格栅钢架(3)的底部设有右下底撑格栅钢架(6),所述左下底撑格栅钢架(7)和右下底撑格栅钢架(6)的侧面均设有φ42锁脚锚管(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快速施工的支护结构,包括左上拱顶格栅钢架(1)和右上拱顶格栅钢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上拱顶格栅钢架(3)设置于左上拱顶格栅钢架(1)的邻侧,所述右上拱顶格栅钢架(3)和左上拱顶格栅钢架(1)的中间位置设有中承格栅钢架(4),且所述左上拱顶格栅钢架(1)、右上拱顶格栅钢架(3)的顶部和中承格栅钢架(4)的侧面均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拱部超前小导管(2),且所述左上拱顶格栅钢架(1)底部设有左下底撑格栅钢架(7),所述右上拱顶格栅钢架(3)的底部设有右下底撑格栅钢架(6),所述左下底撑格栅钢架(7)和右下底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