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抵抗单粒子双翻转的锁存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5790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抵抗单粒子双翻转的锁存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输入分开的反相器IINV1‑4,四个基于门控的输入分开的反相器CG‑IINV1‑4,五个传输门TG1‑5,一个基于门控的三输入C单元CG‑MCE,一个反相器INV,工作电源为VDD,D为输入,Q为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提出的锁存器结构,在抵抗单粒子单翻转的基础上,同时具有抵抗单粒子双翻转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抵抗单粒子双翻转的锁存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设计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抵抗单粒子双翻转的锁存器结构。
技术介绍
在纳米级CMOS技术中,由于晶体管的特征尺寸的大幅缩小,电路和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对软错误变得越来越敏感。软错误通常是由空间中高能粒子和电磁波的辐射引起的。当高能粒子撞击存储单元中反偏晶体管的扩散区域时,所产生的电荷可以通过漂移和扩散机制由附近的pn结收集,导致单节点翻转(SingleNodeUpset,SNU)。此外,随着器件的紧密排布和晶体管特征尺寸的进一步缩小,一个粒子撞击可能会影响多个节点,从而通过电荷共享导致双节点翻转(DoubleNodeUpset,DNU)或甚至三节点翻转(TripleNodeUpset,TNU)。由于在最坏的情况下,任何翻转都可能导致数据损坏,执行错误甚至系统崩溃,因此需要设计抗辐射甚至可自恢复的存储模块,以构建高度可靠的大规模集成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抵抗单粒子双翻转的锁存器结构。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抵抗单粒子双翻转的锁存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输入分开的反相器IINV1-4,四个基于门控的输入分开的反相器CG-IINV1-4,五个传输门TG1-5,一个基于门控的三输入C单元CG-MCE,一个反相器INV,工作电源为VDD,D为输入,Q为输出,各个组件的连接关系如下:反相器INV输入接CLK,输出接NCK;IINV1的P端接节点I1,N端接节点I3,输出接节点I2;IINV2的P端接节点I3,N端接节点I5,输出接节点I4;IINV3的P端接节点I5,N端接节点I7,输出接节点I6;IINV4的P端接节点I7,N端接节点I1,输出接节点I8;CG-IINV1的P端接节点I8,N端接节点I2,输出接节点I1,CLK端接NCK,NCK端接CLK;CG-IINV2的P端接节点I2,N端接节点I4,输出接节点I3,CLK端接NCK,NCK端接CLK;CG-IINV3的P端接节点I4,N端接节点I6,输出接节点I5,CLK端接NCK,NCK端接CLK;CG-IINV4的P端接节点I6,N端接节点I8,输出接节点I7,CLK端接NCK,NCK端接CLK;CE1的A端接节点I4,B端接节点I6,C端接节点I8,CLK端接NCK,NCK端接CLK;TG1上端接NCK,下端接CLK,输入接D,输出接I1;TG2上端接NCK,下端接CLK,输入接D,输出接I3;TG3上端接NCK,下端接CLK,输入接D,输出接I5;TG4上端接NCK,下端接CLK,输入接D,输出接I7;TG5上端接NCK,下端接CLK,输入接D,输出接Q。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利用输入分开型反相器IINV1-4和基于门控的输入分开型反相器CG-IINV1-4组成的存储单元使部分软错误实现自恢复,而不能自恢复的则通过基于门控的三输入C单元CG-MCE来阻止错误信号的传输,从而实现抵抗单粒子双翻转的功能。本专利技术中提出的锁存器结构,在抵抗单粒子单翻转的基础上,同时具有抵抗单粒子双翻转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输入分开的反相器;图2基于门控的输入分开的反相器;图3基于门控的三输入C单元;图4本专利提出的锁存器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抵抗单粒子双翻转的锁存器结构,该电路包括四个输入分开的反相器IINV1-4,四个基于门控的输入分开的反相器CG-IINV1-4,五个传输门TG1-5,一个基于门控的三输入C单元CG-MCE,一个反相器INV,工作电源为VDD,D为输入,Q为输出。本专利技术各个组件的连接关系如下:反相器INV输入接CLK,输出接NCK;IINV1的P端接节点I1,N端接节点I3,输出接节点I2;IINV2的P端接节点I3,N端接节点I5,输出接节点I4;IINV3的P端接节点I5,N端接节点I7,输出接节点I6;IINV4的P端接节点I7,N端接节点I1,输出接节点I8;CG-IINV1的P端接节点I8,N端接节点I2,输出接节点I1,CLK端接NCK,NCK端接CLK;CG-IINV2的P端接节点I2,N端接节点I4,输出接节点I3,CLK端接NCK,NCK端接CLK;CG-IINV3的P端接节点I4,N端接节点I6,输出接节点I5,CLK端接NCK,NCK端接CLK;CG-IINV4的P端接节点I6,N端接节点I8,输出接节点I7,CLK端接NCK,NCK端接CLK;CE1的A端接节点I4,B端接节点I6,C端接节点I8,CLK端接NCK,NCK端接CLK;TG1上端接NCK,下端接CLK,输入接D,输出接I1;TG2上端接NCK,下端接CLK,输入接D,输出接I3;TG3上端接NCK,下端接CLK,输入接D,输出接I5;TG4上端接NCK,下端接CLK,输入接D,输出接I7;TG5上端接NCK,下端接CLK,输入接D,输出接Q;CG-IINV1-4,IINV1-4构成存储单元,CG-MCE为基于门控的三输入C单元。初始考虑没有软错误的情况:当时钟信号CLK处于高逻辑状态并且NCK设置为低逻辑状态时,所提出的锁存器在透明模式中工作,在此模式下,TG1-TG5打开,CG-MCE与CG-IINV1-4关闭,输入信号由TG1-TG4传输到存储单元,所有晶体管都被正确偏置;当时钟信号CLK处于低逻辑状态并且NCK设置为高逻辑状态时,锁存器工作在锁存模式,TG1-TG5关闭,CG-MCE与CG-IINV1-4打开,输出Q经CG-MCE由来自存储单元的数据驱动。分析可能发生的单粒子翻转的几种情况:情况1:发生SEU即存储单元中单个节点受到影响:CG-MCE阻止错误信号传输到Q,且处于正确逻辑的节点会将错误节点拉回到正确状态。情况2:存储单元内的两个节点受到影响:情况D1:受影响的节点是I2,I4,I6,I8中的两个,总共有六个节点对:由于具有对称性,因此只需对节点对<I4,I8>和<I4,I6>进行分析。当D=0时,I4=I8=0并且CG-IINV1和CG-IINV3中的pMOS晶体管导通。因此,I1和I5都输出正确的值。当DNU出现在<I4,I8>,即I4和I8暂时从0翻转到1时,CG-IINV1和CG-IINV3中的pMOS晶体管暂时断开。因此,I1和I5都可以保留它们先前的值(I1=I5=1)。在DNU发生在节点对<I4,I8>之前,I2=I6=0并且CG-IINV2和CG-IINV4中的pMOS晶体管导通。因此I3和I7输出1(强1)。当DNU出现在<I4,I8>,即I4和I8暂时从0翻转到1时,CG-IINV2和CG-IINV4中的nMOS晶体管暂时导通。因此,I3和I7都输出0(弱0)。然而,对于I3和I7,强1抵消弱0。因此,他们仍将保持正确的值。如上所述,I1和I5也是正确的。因此,I4和I8可以分别通过IINV2和IINV4从DNU自恢复。类似地,当DNU出现在节点对<I4,I6>时,可以发现节点对也可以从DNU完全自我恢复。另一方面,当D=0时,可以通过简单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抵抗单粒子双翻转的锁存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输入分开的反相器II NV1‑4,四个基于门控的输入分开的反相器CG‑II NV1‑4,五个传输门TG1‑5,一个基于门控的三输入C单元CG‑MCE,一个反相器I NV,工作电源为VDD,D为输入,Q为输出,各个组件的连接关系如下:反相器I NV输入接CLK,输出接NCK;II NV1的P端接节点I 1,N端接节点I 3,输出接节点I 2;II NV2的P端接节点I 3,N端接节点I5,输出接节点I4;II NV3的P端接节点I5,N端接节点I 7,输出接节点I 6;II NV4的P端接节点I 7,N端接节点I 1,输出接节点I 8;CG‑II NV1的P端接节点I 8,N端接节点I 2,输出接节点I 1,CLK端接NCK,NCK端接CLK;CG‑II NV2的P端接节点I 2,N端接节点I4,输出接节点I 3,CLK端接NCK,NCK端接CLK;CG‑II NV3的P端接节点I4,N端接节点I 6,输出接节点I5,CLK端接NCK,NCK端接CLK;CG‑II NV4的P端接节点I 6,N端接节点I 8,输出接节点I 7,CLK端接NCK,NCK端接CLK;CE1的A端接节点I4,B端接节点I 6,C端接节点I 8,CLK端接NCK,NCK端接CLK;TG1上端接NCK,下端接CLK,输入接D,输出接I 1;TG2上端接NCK,下端接CLK,输入接D,输出接I 3;TG3上端接NCK,下端接CLK,输入接D,输出接I5;TG4上端接NCK,下端接CLK,输入接D,输出接I 7;TG5上端接NCK,下端接CLK,输入接D,输出接Q。...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抵抗单粒子双翻转的锁存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输入分开的反相器IINV1-4,四个基于门控的输入分开的反相器CG-IINV1-4,五个传输门TG1-5,一个基于门控的三输入C单元CG-MCE,一个反相器INV,工作电源为VDD,D为输入,Q为输出,各个组件的连接关系如下:反相器INV输入接CLK,输出接NCK;IINV1的P端接节点I1,N端接节点I3,输出接节点I2;IINV2的P端接节点I3,N端接节点I5,输出接节点I4;IINV3的P端接节点I5,N端接节点I7,输出接节点I6;IINV4的P端接节点I7,N端接节点I1,输出接节点I8;CG-IINV1的P端接节点I8,N端接节点I2,输出接节点I1,CLK端接NCK,NCK端接CLK;C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静张天野徐江涛聂凯明史再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