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点火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5652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5:37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点火线圈,其包括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壳体、高压端子、电阻器和填充树脂。壳体具有壳体本体以及从壳体本体向下延伸的高压端子。高压端子压配在高压塔中以封闭其内部。电阻器装配在高压端子中。高压端子包括按压壁和非按压壁。按压壁压靠高压塔。非按压壁未压靠高压塔。电阻器装配在非按压壁中。该结构使施加在电阻器和高压塔上的压力最小化,以确保电阻器和高压塔的所需耐久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点火线圈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点火线圈。
技术介绍
日本专利首次公开No.2006-269613教导了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点火线圈,其配备有初级线圈、磁性连接到初级线圈的次级线圈、用于消除由火花塞中的放电引起的噪声的电阻器、以及壳体。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圆柱形高压塔,该壳体本体中设置有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该圆柱形高压塔从壳体本体向下延伸。高压塔具有压配在其中的高压输出端子。高压输出端子在其上端部中形成凹部,电阻器压配在该凹部中。如上述公开所教导的,点火线圈将整个高压输出端子压配在高压塔中。如上所述,电阻器压配在高压输出端子的凹部中。这可能导致由高压输出端子对电阻器和高压塔两者施加过度压力的风险,这导致关于电阻器和高压塔的耐久性降低的担忧。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点火线圈,其构造成减小作用在电阻器和高压塔上的压力。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点火线圈,包括:(a)彼此磁性耦合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b)壳体,其包括壳体本体以及高压塔,在该壳体本体中设置有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该高压塔为中空圆柱形状并从壳体本体向下延伸;(c)高压端子,其压配在高压塔中以封闭高压塔的内部,高压端子呈具有底部和面朝向上的上开口的中空圆柱形状;(d)电阻器,其装配在高压端子中;以及(e)填充树脂,其设置在壳体本体内部并气密地密封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高压端子包括按压壁和非按压壁,它们在竖直方向上彼此相邻地设置。按压壁压靠高压塔。非按压壁未压靠高压塔。电阻器装配在非按压壁中。如上所述,点火线圈具有高压端子,该高压端子具有占据其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长度的一部分的按压壁。按压壁压靠高压塔。高压端子在按压壁处压配在高压塔中,使得高压端子由高压塔所牢固地保持。高压端子还具有在竖直方向上与按压壁分立的非按压壁。电阻器4装配在非按压壁中。这使得由于将高压端子压配在高压塔中所引起并且作用在电阻器上的压力最小化。这使得压配在高压塔中的按压壁的长度能够沿竖直方向增加,这导致高压塔和高压端子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因此,具有增大面积的按压壁能够承受由高压塔施加在高压端子上的压力,从而确保高压塔和高压端子的所需机械强度。此外,高压塔和高压端子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增强了高压塔和高压端子之间的气密密封程度,从而使填充树脂从壳体的泄漏最小化。如上所述,电阻器装配在非按压壁中,而不是按压壁中,从而消除了增加高压端子的按压壁和电阻器的结构组合的机械强度的需要,这避免了从按压壁对高压塔施加很大的压力。从上面的讨论中可以明显看出,点火线圈能够减小作用在电阻器和高压塔上的压力。在本公开中,括号中的符号表示权利要求中的术语与稍后将讨论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术语之间的对应关系,但是不仅限于本公开中涉及的部件。附图说明从下面给出的详细描述和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附图将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然而,不应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于特定实施例,而是只用于解释并且理解的目的。在附图中:图1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点火线圈的截面图;图2是示出了图1中的点火线圈的电阻器周围的区域的放大图;图3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的高压端子和电阻器的局部截面图;图4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的高压端子和电阻器的平面图;图5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的高压端子的截面图;图6是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中的高压端子和电阻器的局部截面图;图7是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中的高压端子和电阻器的平面图;图8是示出了第三实施例中的高压端子和电阻器的局部截面图;图9是示出了第三实施例中的高压端子和电阻器的平面图;以及图10是示出了第四实施例中的高压端子的局部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5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点火线圈1。如图1清楚所示,点火线圈1包括初级线圈11、次级线圈12、壳体2、高压端子3、电阻器4和填充树脂5。初级线圈11和次级线圈12磁性耦合在一起。壳体2包括壳体本体21和中空筒形高压塔22,其中初级线圈11和次级线圈12设置在壳体本体21中,且中空筒形高压塔22从壳体本体21向下突出或延伸。高压端子3压配在高压塔22中以封闭高压塔22的内部。电阻器4装配在高压端子3中。填充树脂5设置在壳体本体21中并气密地密封初级线圈11、次级线圈12以及电阻器4。如图2清楚所示,高压端子3具有沿竖直方向Z延伸的中空筒形周壁(即,侧壁)。高压端子3的周壁包括按压壁31以及在竖直方向Z上与按压壁31相邻的非按压壁32。这里所说的竖直方向Z是高压塔22的纵向方向。按压壁31占据高压端子3的周壁的一部分并放置成与高压塔22按压接触。非按压壁32占据高压端子3的周壁的另一部分并且没有压靠高压塔22或放置成部高压塔22不接触。电阻器4装配在非按压壁32中。下面将详细描述点火线圈1的结构。在本公开中,如上所述,竖直方向Z是高压塔22从壳体本体21突出所沿的方向。高压塔22沿竖直方向Z从壳体本体21突出的区域在下文中也称为下侧。相反侧也将在下文中称为上侧。“上”或“下”是为了方便起见而使用的,并不限于点火线圈1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定向。在使用中,点火线圈1连接到安装在用于机动车辆或热电联产系统的内燃发动机中的火花塞并且用于向火花塞施加高电压。如图1所示,初级线圈11和次级线圈12彼此同轴设置。初级线圈11沿其径向方向设置在次级线圈12内部。点火线圈1的诸如初级线圈11和次级线圈12的组成部件由填充树脂5气密地密封在壳体本体21中。填充树脂5是由环氧树脂制成。壳体2由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制成。如图1所示,壳体21向上开口,使得设置在壳体2内部的填充树脂5的上表面向上暴露至壳体本体21外部。高压塔22具有中空筒状并且具有在竖直方向Z上延伸穿过其的通孔。高压塔22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内周表面221。内周表面221包括沿竖直方向Z设置并且内直径彼此不同的部分。具体地,高压塔22的内周表面221包括下内塔表面221b和上内塔表面221a。下内塔表面221b在竖直方向Z上设置在上内塔表面221a下方。上内塔表面221a的内直径大于下内塔表面221b。高压塔22的内周表面221还包括位于下内塔表面221b和上内塔表面221a之间的内塔肩部221c。如图1和图2所示,高压端子3压配在高压塔22的上内塔表面221a中。如图2、图3和图5清楚所示,高压端子3具有给定长度,其包括上筒部33、下筒部34、底部35以及连接筒部36。上筒部33呈沿竖直方向Z延伸的中空筒状。下筒部34的直径小于上筒部33。下筒部34沿竖直方向Z延伸并位于上筒部33下方。下筒部34呈沿竖直方向Z延伸的中空筒状。底部35封闭下筒部34的下端部。连接筒部36在上筒部33的下端部和下筒部34的上端部之间延伸或连接。连接筒部36向下逐渐变细以具有随着接近下筒部34的上端部而减小的直径。如图2所示,高压端子3具有压配在高压塔22的上内塔表面221a上的上筒部33。换句话说,上筒部22构成按压壁31。连接筒部36、下筒部34和底部35构成非按压壁32。上筒部33使其整个周向压靠上内塔表面221a。高压端子3用作阻塞件或塞子以阻止填充树脂5从高压塔22向下泄漏。尽管未示出,但是高压塔22的上内塔表面221a具有接触高压端子3的连接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点火线圈,包括:彼此磁性耦合的初级线圈(11)和次级线圈(12);壳体(2),其包括:壳体本体(21),其中设置有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以及高压塔(22),其为中空筒状并从所述壳体本体向下延伸;高压端子(3),其压配在所述高压塔中以封闭所述高压塔的内部,所述高压端子呈具有底部以及面朝向上的上开口的中空筒状;电阻器(4),其装配在所述高压端子中;以及填充树脂(5),其设置在所述壳体本体内部并气密地密封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其中,所述高压端子包括在竖直方向(Z)上彼此相邻设置的按压壁(31)以及非按压壁(32),所述按压壁压靠所述高压塔,所述非按压壁不压靠所述高压塔,以及其中,所述电阻器装配在所述非按压壁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1.24 JP 2017-2262181.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点火线圈,包括:彼此磁性耦合的初级线圈(11)和次级线圈(12);壳体(2),其包括:壳体本体(21),其中设置有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以及高压塔(22),其为中空筒状并从所述壳体本体向下延伸;高压端子(3),其压配在所述高压塔中以封闭所述高压塔的内部,所述高压端子呈具有底部以及面朝向上的上开口的中空筒状;电阻器(4),其装配在所述高压端子中;以及填充树脂(5),其设置在所述壳体本体内部并气密地密封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其中,所述高压端子包括在竖直方向(Z)上彼此相邻设置的按压壁(31)以及非按压壁(32),所述按压壁压靠所述高压塔,所述非按压壁不压靠所述高压塔,以及其中,所述电阻器装配在所述非按压壁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点火线圈,其中,所述按压壁的内直径大于所述电阻器的外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内燃发动机点火线圈,其中,所述高压端子具有沿所述竖直方向延伸的长度并包括上筒部(33)、下筒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秋本克德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