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及触摸屏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5342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摸屏和触摸屏终端。该触摸屏包括盖板、感应电极层和驱动电极层。盖板包括显示区;感应电极层包括层叠设置的触控感应电极层和指纹感应电极层,触控感应电极层包括触控感应电极,指纹感应电极层包括指纹感应电极;驱动电极层位于感应电极层远离盖板的一侧,驱动电极层包括基材及形成于基材上的驱动电极;其中,感应电极层及驱动电极层正对显示区,触控感应电极与驱动电极之间形成第一电容,指纹感应电极与驱动电极之间形成第二电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触摸屏,既实现了在触摸屏的透明视窗区实现指纹识别功能的目的,而且通过将指纹驱动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集成到驱动电极层上,减小了触摸屏的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摸屏及触摸屏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摸屏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触摸屏和包括该触摸屏的触摸屏终端。
技术介绍
当前手机、平板、穿戴设备等GFF或GF结构触摸屏均是采用外挂式Bonding指纹模组来实现触摸屏指纹识别功能;因指纹模组30’外形结构限制,故指纹识别只能限制在透明视窗10’外的固定区域内,如图1中,指纹识别限制在透明视窗10’外的指纹识别区20’。这种普遍的指纹识别方案只能在触摸屏透明视窗外的固定区域实现,例如在触摸屏按键区位置或者触摸屏背面固定位置。随着时代的发展,指纹识别概念的普及,用户在追求大屏占比的同时,对触摸屏面内指纹识别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而现有指纹识别方案在触摸屏下方按键位置贴附指纹模组,指纹识别功能限制在该区域内,无法实现面内视窗区指纹识别功能;此方案同时也使得触摸屏下端边框较大,无法有效提高屏占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摸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触摸屏的触摸屏终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屏,包括:盖板,包括显示区;感应电极层,包括层叠设置的触控感应电极层和指纹感应电极层,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包括触控感应电极,所述指纹感应电极层包括指纹感应电极;及驱动电极层,位于所述感应电极层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极层包括基材及形成于所述基材上的驱动电极;其中,所述感应电极层及所述驱动电极层正对所述显示区,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之间形成第一电容,所述指纹感应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之间形成第二电容。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驱动电极层、触控感应电极层、指纹感应电极层和盖板,或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驱动电极层、指纹感应电极层、触控感应电极层和盖板。本申请在GFF外挂式触摸屏的基础上,触控感应电极与驱动电极之间形成第一电容,实现触摸屏的触摸功能,指纹感应电极与驱动电极之间形成第二电容,通过手指与触摸屏接触引起的第二电容的电容值变化来实现指纹识别功能,且感应电极层和驱动电极层对应显示区设置,从而能够在显示区实现指纹识别功能,即实现触摸屏面内透明视窗区指纹识别功能,从而可以减小触摸屏的下端边框,有效提高屏占比。同时在此基础上,指纹感应电极层与触控感应电极层独立,驱动电极层上的驱动电极与触控感应电极形成第一电容,与指纹感应电极形成第二电容,避免了设置独立的触控驱动电极层和指纹驱动电极层,或者说本申请中将指纹驱动电极层与触控驱动电极层集成在同一电极层(驱动电极层)上,以此减少一层驱动电极层(指纹驱动电极层或触控驱动电极层),减小产品厚度,实现轻薄化。当然本申请对当前盛行的外挂式GFF结构也适用。另外,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位于所述指纹感应电极层和所述盖板之间,此时沿自下而上的方向,驱动电极层、指纹感应电极层、触控感应电极层和盖板依次设置,实际应用中可以灵活确定指纹感应电极层和触控感应电极层的位置;或者,所述指纹感应电极层位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和所述盖板之间,此时沿自下而上的方向,驱动电极层、触控感应电极层、指纹感应电极层和盖板依次设置,实际应用中可以灵活确定指纹感应电极层和触控感应电极层的位置。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极包括相绝缘的触控驱动电极和指纹驱动电极,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交叉设置形成所述第一电容以便检测触摸位置;所述指纹感应电极与所述指纹驱动电极交叉设置形成所述第二电容以便指纹感测。驱动电极(驱动电极通道)可以是简单的指纹驱动电极层中的指纹驱动电极(指纹驱动电极通道)和触控驱动电极层中的触控驱动电极(触控驱动电极通道)叠加一起。触控感应电极与触控驱动电极的交叉处形成触控传感器,指纹感应电极与指纹驱动电极的交叉处形成指纹传感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触摸屏还包括指纹FPC和触控FPC,所述指纹FPC与所述指纹感应电极和所述指纹驱动电极相连接,所述触控FPC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和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相连接;或者,所述触摸屏还包括FPC,与所述指纹感应电极、所述指纹驱动电极、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和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相连接。触摸屏中FPC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指纹FPC和触控FPC,将指纹FPC与相应的指纹感应电极和指纹驱动电极bonding连接,将触控FPC与相应的触控感应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bonding连接。当然,触摸屏中FPC的数量为一个,此时,指纹感应电极、指纹驱动电极、触控感应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均与该FCP相连接,进一步降低触摸屏的成本。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指纹感应电极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平行设置;和/或,所述指纹驱动电极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平行设置。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交叉设置并能够构成触控传感器,且与所述指纹感应电极交叉设置并能够构成指纹传感器。该方案中,驱动电极能够同时实现指纹驱动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的功能,即驱动电极与触控感应电极交叉设置形成触控传感器,以检测触摸位置,实现触摸屏的触摸功能,驱动电极与指纹感应电极交叉设置形成指纹传感器,以进行指纹感测,实现指纹识别功能。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指纹感应电极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平行设置,从而实现驱动电极同时与指纹感应电极、触控感应电极的交叉设置。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触摸屏还包括指纹FPC和触控FPC,所述指纹FPC与所述驱动电极及所述指纹感应电极相连接,所述触控FPC与所述驱动电极及所述触控感应电极相连接;或者,所述触摸屏还包括FPC,与所述驱动电极、所述指纹感应电极和所述触控感应电极相连接。触摸屏包括的FPC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指纹FPC和触控FPC,将指纹FPC与驱动电极和指纹感应电极bonding连接,将触控FPC与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bonding连接。当然,触摸屏包括的FPC的数量为一个,此时,驱动电极、指纹感应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均与该FCP相连接,进一步降低触摸屏的成本。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指纹感应电极层和/或所述驱动电极层为金属网格结构。通过将指纹感应电极层或驱动电极层设置为金属网格结构,或者将指纹感应电极层和驱动电极层设置为金属网格结构可以为实现透明视窗区指纹识别提供条件,提高视觉可见度。本专利技术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屏终端,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触摸屏。本专利技术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终端,因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触摸屏,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触摸屏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相关技术中触摸屏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透明视窗区,20’指纹识别区,30’指纹模组。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的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盖板,2显示器,3驱动电极层,4指纹感应电极层,5触控感应电极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包括显示区;感应电极层,包括层叠设置的触控感应电极层和指纹感应电极层,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包括触控感应电极,所述指纹感应电极层包括指纹感应电极;及驱动电极层,位于所述感应电极层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极层包括基材及形成于所述基材上的驱动电极;其中,所述感应电极层及所述驱动电极层正对所述显示区,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之间形成第一电容,所述指纹感应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之间形成第二电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包括显示区;感应电极层,包括层叠设置的触控感应电极层和指纹感应电极层,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包括触控感应电极,所述指纹感应电极层包括指纹感应电极;及驱动电极层,位于所述感应电极层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极层包括基材及形成于所述基材上的驱动电极;其中,所述感应电极层及所述驱动电极层正对所述显示区,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之间形成第一电容,所述指纹感应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之间形成第二电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位于所述指纹感应电极层和所述盖板之间;或者,所述指纹感应电极层位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和所述盖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极包括相绝缘的触控驱动电极和指纹驱动电极,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交叉设置形成所述第一电容以便检测触摸位置;所述指纹感应电极与所述指纹驱动电极交叉设置形成所述第二电容以便指纹感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还包括指纹FPC和触控FPC,所述指纹FPC与所述指纹感应电极和所述指纹驱动电极相连接,所述触控F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承文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