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5299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4:29
一种冲压设备,其中:折弯机,包括前固定部,上固定部和与上固定部相对设置的下固定部,且前固定部相对于下固定部的距离可变;冲桥模具,包括安装在上固定部的上模以及安装在下固定部的下模,且下模设有限位孔;限位柱,可安装于限位孔,用于待加工板件的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冲压设备,解决现有的冲压模具因为专用而造成资源耗费和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更是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设备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冲压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金属板件在各行各业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现有的金属板件的加工方式是采用冲压的加工方式,冲压模具包括相互匹配的凸模和凹模,现有的冲压方式是,一套专用的模具加工一种产品,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产品均需要一一对应地制造不同的模具,这样模具的成本和人工成本都很高,生产效率也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冲压设备,解决现有的冲压模具因为专用而造成资源耗费和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更是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冲压设备,包括:折弯机,包括前固定部,上固定部和与所述上固定部相对设置的下固定部,且所述前固定部相对于所述下固定部的距离可变;冲桥模具,包括安装在所述上固定部的上模以及安装在所述下固定部的下模,且所述下模设有限位孔;限位柱,可安装于所述限位孔,用于待加工板件的定位。进一步,所述限位孔至少包括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设于所述下模的横向方向上的不同位置。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孔设置为关于所述待加工板件中心线对称的两个。进一步,所述第二限位孔设置为关于所述待加工板件中心线对称的两个。进一步,所述冲压设备还包括导柱,所述导柱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进一步,所述导柱的上端固定在所述上模,另一端可穿过所述下模所设置的第一通孔。进一步,所述导柱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下模,另一端可穿过所述上模所设置的第二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施例的冲压设备,包括:折弯机,包括前固定部,上固定部和与上固定部相对设置的下固定部,且前固定部相对于下固定部的距离可变;冲桥模具,包括安装在上固定部的上模以及安装在下固定部的下模,且下模设有限位孔;限位柱,可安装于限位孔,用于待加工板件的定位。在机加工过程中,待加工板件首先安装在下模,并由前固定部与限位柱同时对待加工板件进行定位,此外,再根据不同待加工板件的不同长度,调节前固定部相对于下固定部的距离,即可定位不同长度的待加工板件,适用性强。此外,对于不同宽度的待加工板件,可通过将限位柱安装在横向方向上不同位置的限位孔来进行定位待加工板件,更是进一步提高了该冲压设备的通用性,对于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作出巨大贡献。本技术提供一种冲压设备,解决现有的冲压模具因为专用而造成资源耗费和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更是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冲压设备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冲压设备的第一种定位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冲压设备的第二种定位俯视图。图中,10-前固定部、20-上固定部、30-下固定部、40-上模、50-下模、51-第一限位孔、52-第二限位孔、60-限位柱、70-导柱、80/800-待加工板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冲压设备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冲压设备的第一种定位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冲压设备的第二种定位俯视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冲压设备,用于金属板件的机加工领域。参见图1、图2与图3,本实施例的冲压设备,包括折弯机、冲桥模具和限位柱60,其中折弯机包括前固定部10,上固定部20和下固定部30,下固定部30与上固定部20相对设置,且前固定部10相对于下固定部30的距离可变;冲桥模具,包括安装在上固定部20的上模40以及安装在下固定部30的下模50,且下模50设有限位孔;限位柱60,可安装于限位孔,用于待加工板件80的定位。具体是,在机加工过程中,待加工板件80首先安装在下模50,并由前固定部10与限位柱60同时对待加工板件80进行定位,此外,再根据不同待加工板件80的不同长度,调节前固定部10相对于下固定部30的距离,即可定位不同长度的待加工板件80,适用性强。此外,对于不同宽度的待加工板件80,可通过将限位柱60安装在横向方向上不同位置的限位孔(第一限位孔51、第二限位孔52)来进行定位待加工板件80,更是进一步提高了该冲压设备的通用性,对于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作出巨大贡献。更具体地,参考图2与图3,图2中箭头所指的A方向是指后,B方向是指前,通过调节前固定部10的位置满足不同长度的待加工板件80,图2中所示,对于比较长的待加工板件80,则前固定部10比较靠后进行限位,图3中所示,对于比较短的待加工板件80,则前固定部10比较靠前进行限位,也就是说根据不同待加工板件80的不同长度,调节前固定部10相对于下固定部30的距离,即可定位不同长度的待加工板件80,适用性强。此外,对于在同一个待加工板件80上需要多处冲桥(冲压出桥型的凸块),则只需要调节前固定部10往后移动,待加工板件80相对应往前推进即可在不同的位置上实现冲桥,操作简便,提高生产效率。参见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限位孔至少包括第一限位孔51和第二限位孔52,其中第一限位孔51与第二限位孔52设于下模50的横向方向上的不同位置,适用于不同宽度的待加工板件80的定位进行机加工。具体是,图2中所示,对于比较窄的待加工板件80,采用第一限位孔51进行限位,图3中所示,对于比较宽的待加工板件80,采用第二限位孔52进行限位,可提高该设备的通用性。本实施例的冲压设备,可适用于不同宽度、长度规格的待加工板件80,具体是,参见图2,对于比较长、比较窄的待加工板件80,采用第一限位孔51、前固定部10比较靠后进行同步限位;参见图3,对于比较短、比较宽的待加工板件80,采用第二限位孔52、前固定部10比较靠前进行同步限位;当然,其他的组合方式也是同样的道理,本实施例的冲压设备通用性高。再者,本实施例的冲压设备在机加工的过程中,待加工板件80的定位准确,参见图2与图3,第一限位孔51设置为关于待加工板件80中心线对称的两个,第二限位孔52设置为关于待加工板件80中心线对称的两个,因此,待加工板件80由前固定部10、左右第一限位孔51(第二限位孔52)三点定位,符合三角形定位最稳定的原则,进一步提高了机加工的精度。当然,第一限位孔51(第二限位孔52)设置为单个,也能对待加工板件80准确定位,这时候需要人手再辅助定位,达到操作简单的效果。此外,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冲压设备还包括导柱70,导柱70的两端分别连接上模40和下模50,用于引导上模40相对于下模50的移动,有利于提高机加工的精度。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导柱70的设置方式可以是,导柱70的上端固定在上模40,另一端可穿过下模50所设置的第一通孔,导柱70用于引导上模40相对于下模50的移动;导柱70的设置方式也可以是,导柱70的下端固定在下模50,另一端可穿过上模40所设置的第二通孔,导柱70用于引导上模40相对于下模50的移动。更具体地,参见图1、图2与图3,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折弯机,包括前固定部,上固定部和与所述上固定部相对设置的下固定部,且所述前固定部相对于所述下固定部的距离可变;冲桥模具,包括安装在所述上固定部的上模以及安装在所述下固定部的下模,且所述下模设有限位孔;限位柱,可安装于所述限位孔,用于待加工板件的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折弯机,包括前固定部,上固定部和与所述上固定部相对设置的下固定部,且所述前固定部相对于所述下固定部的距离可变;冲桥模具,包括安装在所述上固定部的上模以及安装在所述下固定部的下模,且所述下模设有限位孔;限位柱,可安装于所述限位孔,用于待加工板件的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至少包括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设于所述下模的横向方向上的不同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岷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民乐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