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脱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4869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脱胃管,包括胃管主体和置于胃管主体内的导丝,胃管主体的下端开设有侧孔,胃管主体的上端装有盖帽,所述胃管主体上有距下端30cm为起点的刻度值,每5cm一个刻度,并且胃管主体外壁上在距下端45cm处开始有成对的半月形的可供绳子穿过的硅胶耳眼,硅胶耳眼每5cm一对,位于胃管主体的两侧并与胃管主体为一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脱胃管解决了胃管向外滑脱的问题,避免重新插胃管,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脱胃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脱胃管。
技术介绍
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多是用来抽胃液,也可以用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胃管的长度通常为125cm,插入病人体内的长度一般为45-55cm,因此预留在人体外的部分的长度较长。传统的固定胃管的方式是通过胶布固定,胶布常常容易松脱,从而导致胃管向外滑脱,重新插胃管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也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脱胃管,解决了胃管向外滑脱的问题,避免重新插胃管,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防脱胃管,包括胃管主体和置于胃管主体内的导丝,胃管主体的下端开设有侧孔,胃管主体的上端装有盖帽,所述胃管主体上有距下端30cm为起点的刻度值,每5cm一个刻度,并且胃管主体外壁上在距下端45cm处开始有成对的半月形的可供绳子穿过的硅胶耳眼,硅胶耳眼每5cm一对,位于胃管主体的两侧并与胃管主体为一体式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硅胶耳眼共有九对。可以选择其中几对穿绳子或者全部穿有绳子,多根绳子固定在病人头部的不同位置,以更加牢固地固定胃管,有效防止胃管向外滑脱。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胃管主体为硅胶材质,胃管主体的下端为封闭的圆锥型尖端结构。在插管时更为顺利,且能减少胃管对粘膜的损伤。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孔有多对,交错布置于胃管主体上接近圆锥型尖端结构的位置。能快速实现营养液体的均匀输出且不损害胃粘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胃管主体的上端外围套装有接头管,接头管的内壁与胃管主体的外壁结合为一体,接头管的外壁一体连接有软性连接部,软性连接部的末端一体连接有盖帽,盖帽与接头管的上端相匹配,盖帽在连接软性连接部的对侧一体连接有软性拔帽部。可避免反流和进空气,且操作方便。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头管为上端大下端小的锥形管体,软性连接部接近接头管的上端,盖帽是与锥形管体内部配合的锥形塞。结构简单,对接牢固、密封性好。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头管内壁一体连接有单向膜瓣,单向膜瓣位于塞于接头管内的锥形塞的下方。在喂食物后拔注射筒时可以有效防止反流和进空气。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向膜瓣为十字膜瓣或Y字膜瓣。结构简单,单向导通效果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防脱胃管的有益效果如下:(1)采用成对的半月形的可供绳子穿过的硅胶耳眼,固定绳子之后绳子可以绕过病人头部打结,以固定胃管,有效防止胃管向外滑脱,避免重新插胃管,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2)采用多对硅胶耳眼,绳子可固定在病人头部的不同位置,以更加牢固地固定胃管,有效防止胃管向外滑脱。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防脱胃管内有导丝的示意图。图2为防脱胃管内无导丝的示意图。图3为接头管内单向膜瓣为十字膜瓣的示意图一。图4为接头管内单向膜瓣为十字膜瓣的示意图二。图5为接头管内单向膜瓣为Y字膜瓣的示意图一。图6为接头管内单向膜瓣为Y字膜瓣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请参考图1-6,所述的防脱胃管包括胃管主体1和置于胃管主体1内的导丝2,导丝2用于辅助胃管主体1插入病人胃部,在胃管主体1插入到病人胃部之后拔出导丝2。胃管主体1的下端开设有侧孔11,胃管主体1的上端装有盖帽3。所述胃管主体上有距下端30cm为起点的刻度值,每5cm一个刻度,并且胃管主体1外壁上在距下端45cm处开始有成对的半月形的可供绳子穿过的硅胶耳眼12,硅胶耳眼12每5cm一对,位于胃管主体1的两侧并与胃管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硅胶耳眼1共有九对,可以选择其中几对穿绳子或者全部穿有绳子,多根绳子固定在病人头部的不同位置,以更加牢固地固定胃管主体1,有效防止胃管主体1向外滑脱。所述胃管主体1为硅胶材质,柔软,耐用,插管时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胃管主体1的下端为封闭的圆锥型尖端结构13,在插管时更为顺利,且能减少胃管对粘膜的损伤。所述侧孔11有多对,交错布置于胃管主体1上接近圆锥型尖端结构13的位置,能快速实现营养液体的均匀输出且不损害胃粘膜。所述胃管主体1的上端外围套装有接头管31,接头管31的内壁与胃管主体1的外壁结合为一体,密封性好。接头管31的外壁一体连接有软性连接部32,软性连接部32的末端一体连接有盖帽3,盖帽3与接头管31的上端相匹配,盖帽3在连接软性连接部32的对侧一体连接有软性拔帽部33,方便盖帽3盖合在接头管31上以及方便拔除盖帽3。所述接头管31为上端大下端小的锥形管体,软性连接部32接近接头管31的上端,盖帽3是与锥形管体内部配合的锥形塞,结构简单,对接密封性好、牢固,在往胃管主体1内注入营养液或者流食后,塞上锥形塞密封,可避免反流和进空气。接头管31、软性连接部32、软性拔帽部33、盖帽3均由硅胶材质制成,柔软,耐用。所述接头管31内壁一体连接有单向膜瓣34,单向膜瓣34位于塞于接头管1内的锥形塞的下方,在喂食后拔注射筒时可以有效防止反流和进空气。所述单向膜瓣34为十字膜瓣或Y字膜瓣,十字膜瓣或Y字膜瓣的靠近中心部位为独立的膜瓣,靠近外边缘部位为一体式结构,且外边缘与接头管31内壁一体连接。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技术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脱胃管,包括胃管主体和置于胃管主体内的导丝,胃管主体的下端开设有侧孔,胃管主体的上端装有盖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主体上有距下端30cm为起点的刻度值,每5cm一个刻度,并且胃管主体外壁上在距下端45cm处开始有成对的半月形的可供绳子穿过的硅胶耳眼,硅胶耳眼每5cm一对,位于胃管主体的两侧并与胃管主体为一体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胃管,包括胃管主体和置于胃管主体内的导丝,胃管主体的下端开设有侧孔,胃管主体的上端装有盖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主体上有距下端30cm为起点的刻度值,每5cm一个刻度,并且胃管主体外壁上在距下端45cm处开始有成对的半月形的可供绳子穿过的硅胶耳眼,硅胶耳眼每5cm一对,位于胃管主体的两侧并与胃管主体为一体式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耳眼共有九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主体为硅胶材质,胃管主体的下端为封闭的圆锥型尖端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脱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孔有多对,交错布置于胃管主体上接近圆锥型尖端结构的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宝梅黄榕黄少慧徐丽龙娟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