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固定导管的腹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1367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固定导管的腹带,包括腹带,腹带的左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绒面,腹带的右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钩面,腹带的一侧上设有条状绒面,条状绒面与腹带固定连接,腹带另一侧上设有导管固定带,导管固定带的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绑带,上端的绑带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绒面,下端的绑带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钩面,导管固定带上设有导管固定装置,导管固定装置包括条状通口、扣带、滑道、圆盘、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该可调节固定导管的腹带,通过导管固定装置在做腹透时固定双联系统的管路,因为导管角度的可调节,让患者在使用时不会感到难受,增强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感,使患者腹膜透析时体位改变也不易牵扯腹透管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固定导管的腹带
本技术涉及医学用品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调节固定导管的腹带。
技术介绍
腹带是腹部手术常用的医疗器械,本文所述的腹带是在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活动时放置腹透短管,以及在进行腹膜透析时,固定双联系统的腹透管,防止牵拉腹透短管之用,腹透患者使用的传统的腹带是由单片布料或者无纺布构成的主体和连接在主体两端的系绳组成,使用时通过一小开口将导管固定缝在腹带上,将腹带围绕腹部,主体两端的系绳分别绕过背部交叉,在腹部系好即可。现有医用腹透腹带无固定导管装置,只可平日放置腹膜透析短管,腹膜透析时导管不稳定,功能单一,易引起牵扯、出血或不舒适,使得患者做腹膜透析时无安全感、不适或活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固定导管的腹带,其具有平时既可固定放置腹透短管,又可在腹透液入腹、出腹使用双联系统时,固定双联系统的管路,减少操作中的导管牵拉,使患者舒适,特别利于新埋管患者置管出口处的愈合,多种导管固定方式可选,导管角度可调节,使用简单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固定导管的腹带,包括腹带,所述腹带的左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绒面,所述腹带的右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钩面;所述腹带的一侧上设有条状绒面,所述条状绒面与腹带固定连接,所述腹带另一侧上设有导管固定带,所述导管固定带的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绑带,所述上端的绑带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绒面,所述下端的绑带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钩面,所述导管固定带上设有导管固定装置。所述导管固定装置包括条状通口、扣带、滑道、圆盘、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后端开设有第一穿插口和第二穿插口,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后端上设有穿插条,所述第二固定带与穿插条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导管固定装置将导管固定住,且腹透患者活动时可进行导管的小角度调节,增强舒适度。进一步地,所述条状通口和扣带位于两条滑道之间,所述条状通口位于扣带的左端,所述条状通口有三条,所述条状通口的长度小于扣带的长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固定住导管,将扣带插入合适位置的条状通口内,调节导管固定的松紧度。进一步地,四个所述圆盘均位于滑道内,所述上左端的圆盘与下右端的圆盘之间固定连接有的第一固定带,所述上右端的圆盘与下左端的圆盘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交叉的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便于固定住导管,使导管不易发生大角度的移动,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进一步地,所述穿插条的宽度小于第一穿插口和第二穿插口的宽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穿插条插入第一穿插口和第二穿插口中。进一步地,所述滑道的开口宽度为5mm,所述圆盘的直径为10mm。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圆盘不易从滑道里被拉扯出来。进一步地,所述腹带为棉质布料,所述导管固定带与导管固定装置均为尼龙材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腹带使用的舒适性,且尼龙材质不易拉扯断。进一步地,所述腹带上设置有透气孔,所述腹带的两侧均开设有腹膜透析短管放置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腹带的透气性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将穿插条插入适当的第一穿插口和第二穿插口内,固定住此时的导管,不仅使用简单,而且因为导管易于固定和长短的可调节,让患者在使用腹透液引入和引出腹腔时,出口处导管不受牵拉影响,特别有利于新埋管患者的出口处愈合,让患者使用时不易发生出血移位,不会感到难受,舒适感和安全感增加。2、通过在导管固定带的左端依次开设有个条状通口,可选择使用条状通口和扣带来固定住导管,且可根据导管的直径大小和所需牢固度,选择合适位置的条状通口来固定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腹带背面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固定带与第二固定带背面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穿插口与穿插条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腹带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滑道和圆盘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固定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腹带;11、第一绒面;12、第一钩面;13、条状绒面;2、导管固定带;21、条状通口;22、扣带;23、滑道;24、圆盘;25、第一固定带;251、第一穿插口;252、第二穿插口;26、第二固定带;261、穿插条;3、绑带;31、第二钩面;32、第二绒面。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可调节固定导管的腹带,如图1-7所示,包括腹带1,腹带1的左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绒面11,腹带1的右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钩面12。腹带1的一侧上设有条状绒面13,条状绒面13与腹带1固定连接,腹带1另一侧上设有导管固定带2,导管固定带2的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绑带3,上端的绑带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绒面32,下端的绑带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钩面31,导管固定带2上设有导管固定装置。导管固定装置包括条状通口21、扣带22、滑道23、圆盘24、第一固定带25和第二固定带26。第一固定带25的后端开设有第一穿插口251和第二穿插口252,第二固定带26的后端上设有穿插条261,第二固定带26与穿插条261固定连接。条状通口21和扣带22位于两条滑道23之间,条状通口21位于扣带22的左端,条状通口21有三条,条状通口21的长度小于扣带22的长度,便于固定住导管,且可根据导管的直径大小,将扣带22插入合适位置的条状通口21内。四个圆盘24均位于滑道23内,上左端的圆盘24与下右端的圆盘24之间固定连接有的第一固定带25,上右端的圆盘24与下左端的圆盘2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带26,交叉的第一固定带25和第二固定带26便于固定住导管,第一固定带25和第二固定带26均为弹性固定带,使导管不易发生大角度的移动,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第一固定带25和第二固定带26的宽度均为6mm,穿插条261的宽度小于第一穿插口251和第二穿插口252的宽度,便于将穿插条261插入第一穿插口251和第二穿插口252中。滑道23的开口宽度为5mm,圆盘24的直径为10mm,使得圆盘24不易从滑道23里被拉扯出来,腹带1为棉质布料,导管固定带2与导管固定装置均为尼龙材质,增加了腹带使用的舒适性,且尼龙材质不易拉扯断,腹带1上设置有透气孔,腹带1的两侧均开设有腹膜透析短管放置槽,通过导管固定装置在做腹透时固定双联系统的管路,使腹透患者在腹透液入腹、出腹时不易发生腹透短管的牵拉,特别对于新置管的患者,可减少出口处出血管路的移位,增强新老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降低不适感,在不做腹透膜透析时还可以放置腹膜透析短管。工作原理:将腹带1围绕腹部包裹一圈,将第一绒面11和第一钩面12相互粘上,需要导管固定时,将导管固定带2上的绑带3穿过腹带1,将下端的第二绒面32与条状绒面13粘接,将最上端的第二绒面32与第二钩面31粘接,使得导管固定带2牢固的粘在腹带1上,且便于更换导管固定带。当在导管所需移动角度幅度极小时,可选择将扣带22插入条状通口21上的固定方法,多个条状通口21可调节导管固定的松紧度,增加舒适性。当在导管所需移动角度幅度较小时,可将导管插入交叉的带有弹性的第一固定带25和第二固定带26的下方,固定住导管,且将穿插条261穿插入第一穿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固定导管的腹带,包括腹带(1),所述腹带(1)的左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绒面(11),所述腹带(1)的右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钩面(12),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带(1)的中间设有条状绒面(13),所述条状绒面(13)与腹带(1)固定连接,所述腹带(1)另一侧上设有导管固定带(2),所述导管固定带(2)的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绑带(3),所述上端的绑带(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绒面(32),所述下端的绑带(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钩面(31),所述导管固定带(2)上设有导管固定装置;所述导管固定装置包括条状通口(21)、扣带(22)、滑道(23)、圆盘(24)、第一固定带(25)和第二固定带(26);所述第一固定带(25)的后端开设有第一穿插口(251)和第二穿插口(252),所述第二固定带(26)的后端上设有穿插条(261),所述第二固定带(26)与穿插条(26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固定导管的腹带,包括腹带(1),所述腹带(1)的左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绒面(11),所述腹带(1)的右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钩面(12),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带(1)的中间设有条状绒面(13),所述条状绒面(13)与腹带(1)固定连接,所述腹带(1)另一侧上设有导管固定带(2),所述导管固定带(2)的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绑带(3),所述上端的绑带(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绒面(32),所述下端的绑带(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钩面(31),所述导管固定带(2)上设有导管固定装置;所述导管固定装置包括条状通口(21)、扣带(22)、滑道(23)、圆盘(24)、第一固定带(25)和第二固定带(26);所述第一固定带(25)的后端开设有第一穿插口(251)和第二穿插口(252),所述第二固定带(26)的后端上设有穿插条(261),所述第二固定带(26)与穿插条(26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固定导管的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通口(21)和扣带(22)位于两条滑道(23)之间,所述条状通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亚张闻熙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