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组合物及由其制备的热固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4755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氨酯组合物及由其制备的热固性聚氨酯复合材料,所述组合物包含A有机异氰酸酯组分和B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在用于制备聚氨酯复合材料时,与增强材料的浸润性较好,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中纤维增强材料最高可以达到80%,这使得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材料还具有工艺简便、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组合物及由其制备的热固性聚氨酯复合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氨酯组合物及由其制备的热固性聚氨酯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复合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组成具有优异性能的材料。其中,聚氨酯复合材料多采用各类纤维作为增强材料进行制备,具有密度低、耐腐蚀、固化快、力学性能高等特点,应用范围较广。常用的制备工艺有增强反应注射成型(RRIM)、结构反应注射成型(SRIM)、长纤维反应注射成型(LFI)、发泡拉挤成型(FFU)等。虽然纤维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具有诸多优点,但是其依然存在问题。专利CN201410439154.0公开了一种长玻纤增强阻燃聚氨酯发泡材料,其制备方法采用多步法,生产效率不高,且所得材料力学性能无法达到LFI工艺制备所得材料的普遍水平。专利CN201280035548.9公开了阻燃组合物,包括该阻燃组合物的纤维增强的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用途。该专利制备的复合材料密度较高,轻量化优势较小,对原材料成本的要求也较高。专利CN200810140888.3公开了一种连续纤维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采用发泡拉挤成型工艺,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纤维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组合物包含:A有机异氰酸酯组分,NCO含量为25~35wt%;B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异氰酸酯指数为0.95~1.15,优选1~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组合物包含:A有机异氰酸酯组分,NCO含量为25~35wt%;B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异氰酸酯指数为0.95~1.15,优选1~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A有机异氰酸酯组分为A1有机异氰酸酯和/或A2有机异氰酸酯预聚物;优选地,所述A有机异氰酸酯组分的官能度为2~3.5,优选2.1~2.9,25℃下粘度为50~700mPa·s,优选100~400mPa·s。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B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包含:B1聚醚多元醇,平均官能度为2.5~8,优选3~5,更优选4,羟值为30~450mgKOH/g,优选50~200mgKOH/g,更优选55~180mgKOH/g;B2有机多元醇,平均官能度2~4.4,优选2~4,更优选2~3,羟值为300~800mgKOH/g,优选400~700mgKOH/g;B3发泡剂;B4催化剂;B5泡沫稳定剂。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B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包含:以所述B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的总质量为基准计,B1聚醚多元醇,用量为5~50%,优选10~45%;B2有机多元醇,用量为45~90%,优选53~87%;B3发泡剂,用量为0.1~2%,优选0.3~1.5%;B4催化剂,用量为0.1~2%,优选0.3~1%;B5泡沫稳定剂,用量为0.1~1%,优选0.2~0.5%。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B1聚醚多元醇的起始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铖赵军沈沉吴非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化学北京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