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吊舱安装结构及无人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459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吊舱安装结构以及无人机设备,无人机吊舱安装结构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无人机下端的第一快拆装置、可拆卸安装于第一快拆装置的下端的承载板组件,以及可拆卸安装于承载板组件的下端的多个第二快拆装置;第二快拆装置包括第二机载端,第二机载端用于安装外载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快拆装置的下端设置承载板组件,以承载板组件来连接多个第二快拆装置,第二快拆装置能够安装外载设备,由此实现了在第一快拆装置的基础上能够安装多个外载设备,提高了无人机的挂载能力,多个外载设备的安装能够提供无人机更多或更优的功能,满足当前对无人机的更高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机吊舱安装结构及无人机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飞行器
,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吊舱安装结构及无人机设备。
技术介绍
无人机是一种通过无线电遥控设备或机载计算机程控系统进行操控的不载人飞行器,无人机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不但能完成有人驾驶飞机执行的任务,更适用于有人飞机不宜执行的任务,在突发事情应急、预警有很大的作用。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现已广泛应用于航拍、野外搜救、测绘等领域,大大扩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以航拍为例,采用无人机携带挂载件,如摄影机、高速相机等拍摄装置,较载人航拍而言,成本更低且安全性更高,可广泛应用于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勘探、海洋环境监测、土地利用调查、水资源开发、农作物长势监测与估产、农业作业、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城市规划与市政管理、森林病虫害防护与监测、公共安全、国防事业、数字地球以及广告摄影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无人机携带挂载件是通过设置在无人机底部的吊舱安装结构实现的。然而,现有的无人机吊舱安装结构只能安装一个外载设备,如一个摄影机,无法同时进行两个外载设备的安装,以及两路视频信号的传输,限制了无人机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搭载两个或更多个外载设备的无人机吊舱安装结构,以满足无人机的更高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吊舱安装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无人机的吊舱挂载能力较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人机吊舱安装结构,用于在无人机上安装外载设备,包括:第一快拆装置,可拆卸安装于无人机的下端;承载板组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快拆装置的下端;多个第二快拆装置,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承载板组件的下端;所述第二快拆装置包括第二机载端,所述第二机载端用于安装一外载设备。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承载板组件的下端的通讯转换装置,所述通讯转换装置设于多个所述第二快拆装置之间,并与多个所述外载设备分别通讯连接。所述第一快拆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无人机的下端的第一挂载端以及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挂载端的第一机载端,所述承载板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机载端的下端;所述第二快拆装置还包括第二挂载端,所述第二机载端与所述第二挂载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挂载端安装于所述承载板组件的下端。所述第一机载端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相对的两端面上各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挂载端的相对两第一侧壁上设有供所述第一滑轨进入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机载端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的两端上各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挂载端的相对两第二侧壁上设有供所述第二滑轨进入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壳体的相对的两端面上还各设有第一伸缩卡扣,所述第一壳体的另外的端面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伸缩卡扣的第一按钮部;所述第一挂载端的第一侧壁上设有供所述第一伸缩卡扣穿过或缩回的第一卡位孔;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的两端上还各设有第二伸缩卡扣,所述第二壳体的另外的端面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伸缩卡扣的第二按钮部;所述第二挂载端的第二侧壁上设有供所述第二伸缩卡扣穿过或缩回的第二卡位孔。所述第一挂载端包括第一电源输出模块和第一通讯输出模块,所述第一机载端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通讯输入模块和第一电源输入模块,所述第一通讯输出模块与第一通讯输入模块对接,所述第一电源输出模块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入模块对接;所述第二挂载端包括第二电源输出模块和第二通讯输出模块,所述第二机载端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二通讯输入模块和第二电源输入模块,所述第二通讯输出模块与第二通讯输入模块对接,所述第二电源输出模块与所述第二电源输入模块对接。所述第一快拆装置与所述第二快拆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承载板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挂载端的下端的上板、与所述第二快拆装置连接的下板以及连接于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的侧板,所述上板、下板及侧板之间限定一腔体。所述上板设有上通孔,所述下板设有第一下通孔和多个第二下通孔,所述腔体内设有通讯线和电源线,所述通讯线和电源线的一端均伸出上通孔,所述通讯线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下通孔,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下通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设备,包括上述所说的无人机吊舱安装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人机吊舱安装结构及无人机设备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一个第一快拆装置的下端设置承载板组件,以承载板组件来连接多个第二快拆装置,每一第二快拆装置都能够安装一外载设备,由此实现了在一个第一快拆装置的基础上能够安装多个外载设备,提高了无人机的挂载能力,多个外载设备的安装能够提供无人机更多或更优的功能,满足当前对无人机的更高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吊舱安装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吊舱安装结构中承载板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吊舱安装结构中第一挂载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吊舱安装结构中第一挂载端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吊舱安装结构中第一机载端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吊舱安装结构中第二挂载端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吊舱安装结构中第二挂载端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吊舱安装结构中第二机载端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吊舱安装结构中的通讯线路和电源线路示意图。图中标记的含义为:无人机吊舱安装结构100;第一快拆装置1,第一挂载端11,第一容置部111,第一通讯输出模块112,第一电源输出模块113,第一侧壁114,第一滑槽115,第一卡位孔116;第一机载端12,第一壳体121,第一通讯输入模块122,第一电源输入模块123,第一滑轨124,第一伸缩卡扣125,第一按钮部126;第二快拆装置2,第二挂载端21,第二容置部211,第二通讯输出模块212,第二电源输出模块213,第二侧壁214,第二滑槽215,第二卡位孔216;第二机载端22,第二壳体221,第二通讯输入模块222,第二电源输入模块223,第二滑轨224,第二伸缩卡扣225,第二按钮部226;承载板组件3,上板31,下板32,侧板33,加强板34,上通孔35,第一下通孔36,第二下通孔37,腔体38;通讯转换装置4,保护壳41,交换机4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吊舱安装结构,用于在无人机上安装外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快拆装置,可拆卸安装于无人机的下端;承载板组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快拆装置的下端;多个第二快拆装置,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承载板组件的下端;所述第二快拆装置包括第二机载端,所述第二机载端用于安装外载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吊舱安装结构,用于在无人机上安装外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快拆装置,可拆卸安装于无人机的下端;承载板组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快拆装置的下端;多个第二快拆装置,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承载板组件的下端;所述第二快拆装置包括第二机载端,所述第二机载端用于安装外载设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吊舱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承载板组件的下端的通讯转换装置,所述通讯转换装置设于多个所述第二快拆装置之间,并与多个所述外载设备分别通讯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吊舱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快拆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无人机的下端的第一挂载端以及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挂载端的第一机载端,所述承载板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机载端的下端;所述第二快拆装置还包括第二挂载端,所述第二机载端与所述第二挂载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挂载端安装于所述承载板组件的下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吊舱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载端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相对的两端面上各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挂载端的相对两第一侧壁上设有供所述第一滑轨进入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机载端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的两端上各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挂载端的相对两第二侧壁上设有供所述第二滑轨进入的第二滑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吊舱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相对的两端面上还各设有第一伸缩卡扣,所述第一壳体的另外两个端面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伸缩卡扣的第一按钮部;所述第一挂载端的第一侧壁上设有供所述第一伸缩卡扣穿过或缩回的第一卡位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致辉李杨黄少龙杨春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比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