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丙烯酸树脂管式自动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4326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体丙烯酸树脂管式自动反应装置,包括第一反应釜,所述第一反应釜上设有填料口,所述第一反应釜下设有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出料管上位于所述第一阀门与第一反应釜之间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第一高压泵,所述第一高压泵的输出端设有高压喷头,所述高压喷头位于第一反应釜的内壁,所述高压喷头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一反应釜的中部设有环形气管。有益效果:进行搅拌,通过两个反应釜配合工作,能够有效的增加工作的效率,并且,能够利用预热在第一反应釜中进行下一次的搅拌,对第二反应釜进行冷却,将冷热交替分离,能够有效的节约能源。

A Tube-type Automatic Reaction Device for Solid Acrylic Resi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olid acrylic resin tubular automatic reac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reactor with a filling port on the first reactor, a first discharge pipe under the first reactor, a first valve on the first discharge pipe, and a first connection pipe and a second connection pipe between the first valve and the first reactor respectively. A first high-pressure pump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connecting pipe, and a high-pressure nozzle is arranged at the output end of the first high-pressure pump. The high-pressure nozzle is locat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reactor, and one side of the high-pressure nozzle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first reactor. Beneficial effect: mixing, through two reactor working together,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work, and can use preheating in the first reactor for the next stirring, cooling the second reactor, cold and heat alternately separated, can effectively save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体丙烯酸树脂管式自动反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树脂反应釜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固体丙烯酸树脂管式自动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水性丙烯酸树脂,为有机高分子接枝聚合物。外观为乳白色微蓝液体,能与普通水无限混溶。干燥后形成的薄膜,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卓越的耐候性。是近年来树脂行业涌现出来的最具发展前途的绿色环保新产品。由水性丙烯酸树脂合成出来的各种内、外墙漆、木器漆、金属漆、防火漆、防腐漆、地板漆等,均得到了有关权威部门的安全、环保认证。水性丙烯酸树脂及下游衍生产品,将代表着未来油漆行业的发展方向。目前,现有工业生产水性丙烯酸树脂的技术中,通常都是间歇生产工艺;即多种原料分别计量后,用泵输送到装有搅拌器的高位计量槽中,搅拌混合均匀。先少量放入反应釜一些混合液,再单独放入少许引发剂,并在搅拌下逐渐升温到引发反应的温度飞跃点。然后再分别控制滴加混合液和引发剂,直到滴加完成。之后保温反应10多个小时以上。待检测达到反应终点后,开始降温,用中和剂进行中和反应。待产品至中性后,放出反应釜内的产品,进行包装。这种间断生产,通过一个反应釜进行所有的操作,反应的效率底下。每次的冷热交换带来能源的不必要浪费。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体丙烯酸树脂管式自动反应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体丙烯酸树脂管式自动反应装置,包括第一反应釜,所述第一反应釜上设有填料口,所述第一反应釜下设有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出料管上位于所述第一阀门与第一反应釜之间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第一高压泵,所述第一高压泵的输出端设有高压喷头,所述高压喷头位于第一反应釜的内壁,所述高压喷头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一反应釜的中部设有环形气管,所述环形气管上套设有环形喷击板,所述环形喷击板与所述高压喷头相匹配,所述环形气管的一端通过旋转连接件与气泵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环形气管在靠近所述旋转连接件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啮合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位于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环形气管远离所述旋转连接件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反应釜的中心位置,所述环形气管在远离所述旋转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设有搅拌曲杆,所述搅拌曲杆远离所述环形气管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外均匀固定设有若干第一搅拌板,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有第二高压泵,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侧设有第二反应釜,所述第第二反应釜上设有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的一侧设有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一侧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伸缩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设有方形连接块,所述第二反应釜内设有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反应釜,且,所述第二搅拌杆位于所述第二反应釜外的一端固定设有方槽,所述方槽与所述方形连接块相匹配,所述第二搅拌杆上均匀固定设有若干第二搅拌板,所述第二搅拌杆下固定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外通过若干固定杆固定在所述第二反应釜的内壁,所述第二反应釜下设有第二出料管,所述第二出料管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反应釜与所述第二反应釜的一侧设有引发剂储存槽,所述引发剂储存槽的输出端设有抽液泵,所述抽液泵的输出端设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两端分别通过液管与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相连接,其中,所述液管与所述第二反应釜以及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反应釜的连接处通过连接机构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应釜的容量大于所述第二反应釜的容量。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喷击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坑洼。进一步的,所述方槽下开设有注料口,所述第二搅拌杆内开设有第一液腔,所述第二搅拌板内开设有第二液腔,所述第二液腔通过第一连接通道与所述第一液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液腔下开设有若干出料通道。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液腔的容量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并且,所述出料通道的数量不变。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外螺纹筒,所述液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均固定套设有外螺纹筒,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通道,所述第二连接通道开设于所述第二反应釜上端,所述第二连接通道上位于所述第二反应釜上固定设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远离所述第二反应釜的一端固定设有环形连接板,所述环形连接板外设有内螺纹筒,所述内螺纹筒内壁开设有环形连接槽,所述环形连接槽套在所述环形连接板上,所述内螺纹筒与所述外螺纹筒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液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在靠近所述外螺纹筒的一端固定设有橡胶垫片。进一步的,所述环形连接槽上开设有下半槽,所述环形连接板下端开设有上半槽,所述下半槽和所述上半槽之间设有若干滚珠。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反应釜下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下设有万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通过将材料运送到第一反应釜中进行搅拌,然后滴加少量的引发剂,并且,继续搅拌升温到引发反应的温度飞跃点,然后通过第二高压泵将搅拌完成的混合液抽取到第二反应釜中,进而通过抽液泵将引发剂通过引发剂储存槽抽出,进入到第二反应釜中,然后在第二反应釜中进行最后的反应,当第一反应釜中的混合液抽取完后,在第二反应釜中反应的同时,再向第一反应釜中添加原料,进行搅拌,通过两个反应釜配合工作,能够有效的增加工作的效率,并且,能够利用预热在第一反应釜中进行下一次的搅拌,对第二反应釜进行冷却,将冷热交替分离,能够有效的节约能源。(2)、通过设置第一高压泵将液体抽取通过高压喷头喷出,击打在环形喷击板上,形成液体小颗粒,然后通过第一旋转电机能够带动环形气管进行旋转喷气,令第一反应釜内的气体形成旋转,使得液体小颗粒能够在空气中碰撞形成大颗粒,大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下移,下移的过程中吸收不同的大颗粒,落在第一反应釜中,如此反复,配合搅拌曲杆和第一搅拌板令第一反应釜中的原料能够进行充分的混合。(3)、通过设置第一反应釜的容量大于第二反应釜的容量,使得第一反应釜的容量能够用于多个第二反应釜的反应,使得一个第一反应釜能够配合多个第二反应釜进行工作,大大的增加了成品批次质量的稳定性,通过在环形喷击板上开设有若干坑洼,能够使得高压喷头喷出的液体能够通过坑洼更容易形成液体小颗粒。(4)、通过设置第一液腔和第二液腔,可通过方槽底部的注料口向第一液腔内注入催化剂,然后催化剂通过第一连接通道进入到第二液腔内,通过出料通道缓慢的进入到第二反应釜中,能够使得催化剂与第二反应釜中的液体的接触面大大的增加,从而有效的增加第二反应釜的反应效率。(5)、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并且,在第二反应釜下设有支架,在支架下设有万向轮,可方便更换不同的第二反应釜与第一反应釜相连接,从而增加了产品批次的质量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固体丙烯酸树脂管式自动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固体丙烯酸树脂管式自动反应装置中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体丙烯酸树脂管式自动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反应釜(1),所述第一反应釜(1)上设有填料口(2),所述第一反应釜(1)下设有第一出料管(3),所述第一出料管(3)上设有第一阀门(4),所述第一出料管(3)上位于所述第一阀门(4)与第一反应釜(1)之间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6),所述第一连接管(5)上设有第一高压泵(7),所述第一高压泵(7)的输出端设有高压喷头(8),所述高压喷头(8)位于第一反应釜(1)的内壁,所述高压喷头(8)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一反应釜(1)的中部设有环形气管(9),所述环形气管(9)上套设有环形喷击板(10),所述环形喷击板(10)与所述高压喷头(8)相匹配,所述环形气管(9)的一端通过旋转连接件(11)与气泵(12)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环形气管(9)在靠近所述旋转连接件(11)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齿轮(13),所述第一齿轮(13)的一侧啮合设有第二齿轮(14),所述第二齿轮(14)位于第一旋转电机(15)的输出端,所述环形气管(9)远离所述旋转连接件(11)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反应釜(1)的中心位置,所述环形气管(9)在远离所述旋转连接件(11)的一端固定设有搅拌曲杆(16),所述搅拌曲杆(16)远离所述环形气管(9)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搅拌杆(17),所述第一搅拌杆(17)外均匀固定设有若干第一搅拌板(18),所述第二连接管(6)上设有第二高压泵(19),所述第二连接管(6)的一侧设有第二反应釜(20),所述第第二反应釜(20)上设有伸缩电机(21),所述伸缩电机(21)的一侧设有第二旋转电机(22),所述第二旋转电机(22)的一侧固定设有固定板(23),所述伸缩电机(21)的输出端与所述固定板(2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电机(22)的输出端设有方形连接块(24),所述第二反应釜(20)内设有第二搅拌杆(25),所述第二搅拌杆(25)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反应釜(20),且,所述第二搅拌杆(25)位于所述第二反应釜(20)外的一端固定设有方槽(26),所述方槽(26)与所述方形连接块(24)相匹配,所述第二搅拌杆(25)上均匀固定设有若干第二搅拌板(27),所述第二搅拌杆(25)下固定套设有轴承(28),所述轴承(28)外通过若干固定杆(29)固定在所述第二反应釜(20)的内壁,所述第二反应釜(20)下设有第二出料管(30),所述第二出料管(30)上设有第二阀门(31),所述第一反应釜(1)与所述第二反应釜(20)的一侧设有引发剂储存槽(32),所述引发剂储存槽(32)的输出端设有抽液泵(33),所述抽液泵(33)的输出端设有三通管(34),所述三通管(34)的两端分别通过液管(35)与第一反应釜(1)和第二反应釜(20)相连接,其中,所述液管(35)与所述第二反应釜(20)以及第二连接管(6)与所述第二反应釜(20)的连接处通过连接机构(36)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丙烯酸树脂管式自动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反应釜(1),所述第一反应釜(1)上设有填料口(2),所述第一反应釜(1)下设有第一出料管(3),所述第一出料管(3)上设有第一阀门(4),所述第一出料管(3)上位于所述第一阀门(4)与第一反应釜(1)之间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6),所述第一连接管(5)上设有第一高压泵(7),所述第一高压泵(7)的输出端设有高压喷头(8),所述高压喷头(8)位于第一反应釜(1)的内壁,所述高压喷头(8)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一反应釜(1)的中部设有环形气管(9),所述环形气管(9)上套设有环形喷击板(10),所述环形喷击板(10)与所述高压喷头(8)相匹配,所述环形气管(9)的一端通过旋转连接件(11)与气泵(12)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环形气管(9)在靠近所述旋转连接件(11)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齿轮(13),所述第一齿轮(13)的一侧啮合设有第二齿轮(14),所述第二齿轮(14)位于第一旋转电机(15)的输出端,所述环形气管(9)远离所述旋转连接件(11)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反应釜(1)的中心位置,所述环形气管(9)在远离所述旋转连接件(11)的一端固定设有搅拌曲杆(16),所述搅拌曲杆(16)远离所述环形气管(9)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搅拌杆(17),所述第一搅拌杆(17)外均匀固定设有若干第一搅拌板(18),所述第二连接管(6)上设有第二高压泵(19),所述第二连接管(6)的一侧设有第二反应釜(20),所述第第二反应釜(20)上设有伸缩电机(21),所述伸缩电机(21)的一侧设有第二旋转电机(22),所述第二旋转电机(22)的一侧固定设有固定板(23),所述伸缩电机(21)的输出端与所述固定板(2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电机(22)的输出端设有方形连接块(24),所述第二反应釜(20)内设有第二搅拌杆(25),所述第二搅拌杆(25)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反应釜(20),且,所述第二搅拌杆(25)位于所述第二反应釜(20)外的一端固定设有方槽(26),所述方槽(26)与所述方形连接块(24)相匹配,所述第二搅拌杆(25)上均匀固定设有若干第二搅拌板(27),所述第二搅拌杆(25)下固定套设有轴承(28),所述轴承(28)外通过若干固定杆(29)固定在所述第二反应釜(20)的内壁,所述第二反应釜(20)下设有第二出料管(30),所述第二出料管(30)上设有第二阀门(31),所述第一反应釜(1)与所述第二反应釜(20)的一侧设有引发剂储存槽(32),所述引发剂储存槽(32)的输出端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向荣王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华明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