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树脂脱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240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树脂脱低装置,包括电机、传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转筒、第二转轴、第一弹簧、旋转架、反应釜、螺旋叶、搅拌棒、第二转筒、保温层、支撑筒、出油口、出料口、脚架、弹簧板、第二弹簧、固定板、进料口和加热层,电机一端与传动轴一端固定连接,传动轴另一端安装有螺旋叶,第一转筒贯穿反应釜顶部,旋转架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转筒两侧,旋转架一侧固定安装有搅拌棒,加热层外侧安装有保温层,支撑筒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顶部通过第二弹簧连接在弹簧板底部,弹簧板顶部通过脚架与保温层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保温效果好,加热速度快,效果好,在电机工作时有很好的减震效果。

A Silicone Resin De-Lower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licone resin lower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otor, a transmission shaft, a first gear, a second gear, a first rotary cylinder, a second rotary shaft, a first spring, a rotating frame, a reaction kettle, a helical blade, a stirring rod, a second rotary cylinder, an insulating layer, a support barrel, an oil outlet, an oil outlet, a foot frame, a spring plate, a second spring, a fixing plate, an inlet and a heating layer, and a motor 1. The end is fixed with one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is fixed with spiral blades. The first rotating cylinder runs through the top of the reactor. The other end of the rotating frame is fix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econd rotating cylinder. The stirring rod is fixed on one side of the rotating frame, the insulation layer is fix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heating layer, the inner wall of one end of the supporting cylinder is fixed with a fixed plate, and the top of the fixed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spring plate through the second spring. The top of the spring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side of the bottom of the insulation layer through a scaffold. The utility model has good heat preservation effect, fast heating speed and good effect, and has good shock absorption effect when the motor wor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树脂脱低装置
本技术涉及树脂制造设备
,具体为一种硅树脂脱低装置。
技术介绍
硅树脂,是一种具有高度交联结构的热固性聚硅氧烷聚合物,兼具有机树脂及无机材料的双重特性,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硅树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脱低来提高硅树脂的质量,现有技术下硅树脂在脱除低分子物质的过程中,由于搅拌桨反应釜底部以及出料口附近的硅树脂溶液不能充分搅拌,导致反应釜出料口位置的硅树脂不能有效的抽出来,使得反应釜底部和硅树脂中间部位加热效果不一样,从而导致产品质量较差,加热时热量散失较多,加热速度慢,效果不好,在电机工作时减震效果差,因此设计一种硅树脂脱低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树脂脱低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硅树脂脱低装置,包括电机、传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固定块、第一转轴、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一转筒、第二转轴、第一弹簧、旋转架、反应釜、螺旋叶、搅拌棒、进油口、第二转筒、保温层、支撑筒、出油口、出料口、脚架、弹簧板、第二弹簧、固定板、进料口和加热层,所述电机一端与传动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另一端穿过第一齿轮和第一转筒与反应釜内部设置的第二转筒通过轴承连接,所述传动轴另一端安装有螺旋叶,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通过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贯穿安装在反应釜顶部一侧的固定块,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通过第二转轴安装在反应釜顶部内壁,所述第一转筒贯穿反应釜顶部,且底部两侧焊接有旋转架一端,所述旋转架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转筒两侧,所述旋转架一侧固定安装有搅拌棒,所述进料口安装在反应釜顶部一侧,所述加热层设置在反应釜一端外侧,所述加热层外侧安装有保温层,所述进油口穿过保温层安装在加热层外部一侧,所述加热层外侧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通过第二弹簧连接在弹簧板底部,所述弹簧板顶部通过脚架与保温层底部外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四齿轮与开设在第一转筒一端的齿轮槽啮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筒与传动轴和反应釜顶部通过轴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依次穿过保温层和加热层与反应釜底部外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出油口穿过保温层与加热层底部通过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顶部通过第二弹簧焊接连接在弹簧板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技术,通过设置电机带动传动轴旋转,带动螺旋叶旋转,旋转架和搅拌棒旋转,旋转时会导致部分硅树脂和催化剂因为旋转力沉淀在反应釜底部不能充分混合,螺旋叶旋转时的旋转力会将底部和出料口内沉淀的树脂翻起,再由旋转的搅拌棒进行搅拌,起到搅拌充分,加快加热速度的作用;设置与保温层两侧通过第一弹簧连接的支撑筒,底部弹簧板与第二弹簧和固定板,反应釜在左右和上下晃动时会压缩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在电机工作时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伸缩可以起到很好的减震作用;从进油口输入的热油进入加热层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加热速度快,效果好;加热层外部设置有内部填充有玻璃棉的保温层,起到保温作用,阻止加热层的热量对外散失。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支撑筒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机;2、传动轴;3、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固定块;6、第一转轴;7、第三齿轮;8、第四齿轮;9、第一转筒;10、第二转轴;11、第一弹簧;12、旋转架;13、反应釜;14、螺旋叶;15、搅拌棒;16、进油口;17、第二转筒;18、保温层;19、支撑筒;20、出油口;21、出料口;22、脚架;23、弹簧板;24、第二弹簧;25、固定板;26、进料口;27、加热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硅树脂脱低装置,包括电机1、传动轴2、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4、固定块5、第一转轴6、第三齿轮7、第四齿轮8、第一转筒9、第二转轴10、第一弹簧11、旋转架12、反应釜13、螺旋叶14、搅拌棒15、进油口16、第二转筒17、保温层18、支撑筒19、出油口20、出料口21、脚架22、弹簧板23、第二弹簧24、固定板25、进料口26和加热层27,电机1一端与传动轴2一端固定连接,传动轴2另一端穿过第一齿轮3和第一转筒9与反应釜13内部设置的第二转筒17通过轴承连接,传动轴2另一端安装有螺旋叶14,第一齿轮3与第二齿轮4啮合,第四齿轮8与开设在第一转筒9一端的齿轮槽啮合,便于第四齿轮8带动第一转筒9旋转,第二齿轮4与第三齿轮7通过第一转轴6固定连接,第一转轴6贯穿安装在反应釜13顶部一侧的固定块5,第三齿轮7与第四齿轮8啮合,第四齿轮8通过第二转轴10安装在反应釜13顶部内壁,第一转筒9贯穿反应釜13顶部,且底部两侧焊接有旋转架12一端,第一转筒9与传动轴2和反应釜13顶部通过轴承连接,使第一转筒9与传动轴2和反应釜13连接处可以相对转动,所述旋转架12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转筒17两侧,旋转架12一侧固定安装有搅拌棒15,进料口26安装在反应釜13顶部一侧,加热层27设置在反应釜13一端外侧,加热层27外侧安装有保温层18,进油口16穿过保温层18安装在加热层27外部一侧,加热层27外侧通过第一弹簧11连接有支撑筒19,支撑筒19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5,固定板25顶部通过第二弹簧24连接在弹簧板23底部,固定板25顶部通过第二弹簧24焊接连接在弹簧板23底部,使固定板25与第二弹簧24和弹簧板23连接更稳定,弹簧板23顶部通过脚架22与保温层18底部外侧固定连接,出料口21依次穿过保温层18和加热层27与反应釜13底部外侧固定连接,出油口20穿过保温层18与加热层27底部通过固定连接;将硅树脂从进料口26倒进反应釜13内,启动电机1,电机1带动传动轴2旋转,第一齿轮3与传动轴2连接,第一齿轮3与第二齿轮4啮合,所以传动轴2旋转带动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旋转,同时带动与传动轴2一端外侧连接的螺旋叶14旋转,第二齿轮4与第三齿轮7通过第一转轴6连接,且第三齿轮7与第四齿轮8啮合,所以第二齿轮4旋转带动第三齿轮7第四齿轮8旋转,第四齿轮8与开设在第一转筒9一端的齿轮槽啮合,连接有搅拌棒15的旋转架12一端连接在第一转筒9一端,所以第四齿轮8旋转带动第一转筒9、旋转架12和搅拌棒15旋转,旋转时会导致部分硅树脂和催化剂因为旋转力沉淀在反应釜13底部不能充分混合,螺旋叶14旋转时的旋转力会将底部和出料口21内沉淀的树脂翻起,再由旋转的搅拌棒15进行搅拌,起到加快蒸馏速度的作用;保温层18两侧通过第一弹簧11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树脂脱低装置,包括电机(1)、传动轴(2)、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4)、固定块(5)、第一转轴(6)、第三齿轮(7)、第四齿轮(8)、第一转筒(9)、第二转轴(10)、第一弹簧(11)、旋转架(12)、反应釜(13)、螺旋叶(14)、搅拌棒(15)、进油口(16)、第二转筒(17)、保温层(18)、支撑筒(19)、出油口(20)、出料口(21)、脚架(22)、弹簧板(23)、第二弹簧(24)、固定板(25)、进料口(26)和加热层(27),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一端与传动轴(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2)另一端穿过第一齿轮(3)和第一转筒(9)与反应釜(13)内部设置的第二转筒(17)通过轴承连接,所述传动轴(2)另一端安装有螺旋叶(14),所述第一齿轮(3)与第二齿轮(4)啮合,所述第二齿轮(4)与第三齿轮(7)通过第一转轴(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6)贯穿安装在反应釜(13)顶部一侧的固定块(5),所述第三齿轮(7)与第四齿轮(8)啮合,所述第四齿轮(8)通过第二转轴(10)安装在反应釜(13)顶部内壁,所述第一转筒(9)贯穿反应釜(13)顶部,且底部两侧焊接有旋转架(12)一端,所述旋转架(12)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转筒(17)两侧,所述旋转架(12)一侧固定安装有搅拌棒(15),所述进料口(26)安装在反应釜(13)顶部一侧,所述加热层(27)设置在反应釜(13)一端外侧,所述加热层(27)外侧安装有保温层(18),所述进油口(16)穿过保温层(18)安装在加热层(27)外部一侧,所述加热层(27)外侧通过第一弹簧(11)连接有支撑筒(19),所述支撑筒(19)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5),所述固定板(25)顶部通过第二弹簧(24)连接在弹簧板(23)底部,所述弹簧板(23)顶部通过脚架(22)与保温层(18)底部外侧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树脂脱低装置,包括电机(1)、传动轴(2)、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4)、固定块(5)、第一转轴(6)、第三齿轮(7)、第四齿轮(8)、第一转筒(9)、第二转轴(10)、第一弹簧(11)、旋转架(12)、反应釜(13)、螺旋叶(14)、搅拌棒(15)、进油口(16)、第二转筒(17)、保温层(18)、支撑筒(19)、出油口(20)、出料口(21)、脚架(22)、弹簧板(23)、第二弹簧(24)、固定板(25)、进料口(26)和加热层(27),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一端与传动轴(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2)另一端穿过第一齿轮(3)和第一转筒(9)与反应釜(13)内部设置的第二转筒(17)通过轴承连接,所述传动轴(2)另一端安装有螺旋叶(14),所述第一齿轮(3)与第二齿轮(4)啮合,所述第二齿轮(4)与第三齿轮(7)通过第一转轴(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6)贯穿安装在反应釜(13)顶部一侧的固定块(5),所述第三齿轮(7)与第四齿轮(8)啮合,所述第四齿轮(8)通过第二转轴(10)安装在反应釜(13)顶部内壁,所述第一转筒(9)贯穿反应釜(13)顶部,且底部两侧焊接有旋转架(12)一端,所述旋转架(12)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转筒(17)两侧,所述旋转架(12)一侧固定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东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兴胜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