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器人车体之间的连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427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器人车体之间的连接组件,包括主动车体和从动车体,主动车体和从动车体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连接机构包括缓冲组件、插接部和插座部,缓冲组件固定于主动车体上,插座部固定于从动车体上,插接部与缓冲组件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接组件,通过连接组件将主动车体和从动车体连接,使两车体一同行驶,并且分别搭载不同的消防设备,同时进行消防救援工作,提高了消防救援效率。

A Connecting Component for Robot Car Bod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nection component for a robot car body, including an active car body and a driven car body. The connec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active car body and the driven car body is connected by a connection mechanism. The connection mechanism includes a buffer component, a socket part and a socket part. The buffer component is fixed on the active car body, the socket part is fixed on the driven car body, and the socket part is fixed connected with the buffer component. Connecting components connect the active car body and the driven car body through connecting components, so that the two car bodies can drive together, and carry different fire fighting equipment respectively. At the same time,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work is carried out, which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机器人车体之间的连接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机器人车体之间的连接组件。
技术介绍
现今社会中,随着城镇化推进,高楼建设速度加快,但应对高楼消防的设备发展相对滞后,同时,随着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类容易爆炸不适合人类靠近处理的消防事件呈上升趋势。今年来,消防官兵因高楼消防设备滞后、消防过程中近距离处理易爆案件导致伤亡人数不断增多,这一消防上的难题一直未得到解决。目前的消防手段,多是采用云梯消防车来解决高楼消防问题,普通的云梯消防车的有效作业高度为30-50米,再高的可达60-70米。但消防车因体积较大,在出警消防时受到街道通常度限制,难以在狭窄街道通行,常常不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火灾现场,导致火灾进一步恶化。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是“烟囱效应”,即:在底层发生的火灾形成的热空气,因为密度交底,经电梯槽或楼梯通道得以网上流动,就像一个巨大的烟囱中的气流,使高热气体不断在通道得顶部积聚,结果是使火势透过这种空气的对流在大厦的顶层制造另一个火场。而且随着热空气的排出,新鲜空气不断从底部流程吸入,导致火势进一步加剧。这种火灾多是顺着电梯槽或楼道通道蔓延,消防队员不能像处理一般建筑火灾那样从外部进行灭火,只能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火场,通过内部强攻扑救大火。但是,在这些狭窄区域,灭火设备无法有效作业,一旦火灾蔓延到高层楼层,消防员无法携带灭火设备进行扑救,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消防领域内出现了很多解决该问题的消防设备,例如高压水炮、消防机器人等,但是,目前使用的设备均存在功能单一的问题,其进入火灾现场仅能进行单一的工作,影响消防救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消防设备功能单一,救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机器人车体之间的连接组件,包括主动车体和从动车体,所述主动车体和从动车体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其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主动车体上的缓冲组件、与所述缓冲组件固定连接的插接部以及固定于所述从动车体上的插座部;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与所述卡爪相邻且平行的侧面上设置有供连接杆插入外壳内部的第二通孔,所述连接杆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杆处于外壳外部的一端与所述插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插入所述外壳内部的一端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滑轮;所述外壳内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的内壁和所述连接杆之间固定设置有第四弹簧;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两个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与外壳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缓冲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连接杆上的两个第二滑轮分别与外壳内壁和缓冲块的侧面接触;所述缓冲块与第二滑轮接触的侧面为第三斜面;所述插接部包括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一铁芯,所述铁芯与所述空腔之间滑动连接;所述铁芯上与所述铁芯滑动方向垂直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与所述左端面相邻且平行的空腔内壁和所述左端面之间通过两个第一弹簧连接,所述右端面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滑轮;与所述左端面相邻且平行的空腔内壁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弹簧之间固定设置有一电磁铁,与所述右端面相邻且平行的空腔内壁和所述右端面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通过所述连接部上、下两个侧壁上设置的第一通孔伸出所述连接部外界,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一通孔内壁上固定设置的滑块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块相对的端面左侧均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平行,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二斜面接触、且沿所述第二斜面滑动,两个所述连接块相对的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插座部上设置有供所述连接部插入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供所述连接块插入的第二凹槽,所述主动车体和从动车体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块卡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以实现所述主动车体和从动车体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机构将两个车体连接,通过一个驱动元件即可带动两个车体一同行驶,节省元器件,降低成本,而且连接机构通过远程控制即可实现两车体的连接和分离,两车体能够同时进行不同工作,提高了救援效率。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主动车体和从动车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缓冲组件剖视图。图3是插接部与插座部插接结构剖视图。图中:1、插接部;2、插座部;3、缓冲组件;4、连接部;5、空腔;6、铁芯;7、左端面;8、右端面;9、第一弹簧;10、第一斜面;11、第一滑轮;12、电磁铁;13、连接块;14、第一通孔;15、第二斜面;16、第二弹簧;17、第一凹槽;18、第二凹槽;19、外壳;20、第二通孔;21、第二滑轮;22、第四弹簧;23、缓冲块;24、第三弹簧;25、连接杆;26、主动车体;27、从动车体。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具体含义。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消防机器人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机器人车体之间的连接组件,包括主动车体26和从动车体27,主动车体26和从动车体27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其中,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于主动车体26上的缓冲组件3、与缓冲组件3固定连接的插接部1以及固定于从动车体27上的插座部2。缓冲组件3包括外壳19,外壳19上与卡爪相邻且平行的侧面上设置有供连接杆25插入外壳19内部的第二通孔20,连接杆25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对称设置;连接杆25处于外壳19外部的一端与插接部1固定连接,连接杆25插入外壳19内部的一端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滑轮21;外壳19内与第二通孔20相对的内壁和连接杆25之间固定设置有第四弹簧22;外壳19内设置有两个缓冲块23,缓冲块23与外壳19内壁滑动连接,两个缓冲块2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24;连接杆25上的两个第二滑轮21分别与外壳19内壁和缓冲块23的侧面接触;缓冲块23与第二滑轮21接触的侧面为第三斜面(附图中为标记)。插接部1包括与连接杆25固定连接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器人车体之间的连接组件,包括主动车体和从动车体, 所述主动车体和从动车体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主动车体上的缓冲组件、与所述缓冲组件固定连接的插接部以及固定于所述从动车体上的插座部;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与所述卡爪相邻且平行的侧面上设置有供连接杆插入外壳内部的第二通孔,所述连接杆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杆处于外壳外部的一端与所述插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插入所述外壳内部的一端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滑轮;所述外壳内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的内壁和所述连接杆之间固定设置有第四弹簧;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两个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与外壳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缓冲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连接杆上的两个第二滑轮分别与外壳内壁和缓冲块的侧面接触;所述缓冲块与第二滑轮接触的侧面为第三斜面;所述插接部包括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一铁芯,所述铁芯与所述空腔之间滑动连接;所述铁芯上与所述铁芯滑动方向垂直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与所述左端面相邻且平行的空腔内壁和所述左端面之间通过两个第一弹簧连接,所述右端面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滑轮;与所述左端面相邻且平行的空腔内壁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弹簧之间固定设置有一电磁铁,与所述右端面相邻且平行的空腔内壁和所述右端面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通过所述连接部上、下两个侧壁上设置的第一通孔伸出所述连接部外界,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一通孔内壁上固定设置的滑块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块相对的端面左侧均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平行,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二斜面接触、且沿所述第二斜面滑动,两个所述连接块相对的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插座部上设置有供所述连接部插入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供所述连接块插入的第二凹槽,所述主动车体和从动车体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块卡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以实现所述主动车体和从动车体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器人车体之间的连接组件,包括主动车体和从动车体,所述主动车体和从动车体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主动车体上的缓冲组件、与所述缓冲组件固定连接的插接部以及固定于所述从动车体上的插座部;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与所述卡爪相邻且平行的侧面上设置有供连接杆插入外壳内部的第二通孔,所述连接杆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杆处于外壳外部的一端与所述插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插入所述外壳内部的一端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滑轮;所述外壳内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的内壁和所述连接杆之间固定设置有第四弹簧;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两个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与外壳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缓冲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连接杆上的两个第二滑轮分别与外壳内壁和缓冲块的侧面接触;所述缓冲块与第二滑轮接触的侧面为第三斜面;所述插接部包括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一铁芯,所述铁芯与所述空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夏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丁子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