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306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系统,包括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所述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接节流阀一端,所述节流阀另一端连接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二氧化碳压缩机进气口和所述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进气口,一部分回到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另一部分进入到第二二氧化碳压缩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制冷效果,成本低,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全自动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系统,属于制冷系统领域。
技术介绍
由于二氧化碳的临界温度低,设计在常温下二氧化碳为制冷剂的制冷装置一般采用复叠结构,即再使用一套其它制冷剂的制冷系统做二氧化碳为制冷剂的制冷装置的冷凝器,高温级采用氨或氟利昂作为制冷剂,低温级采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用高温级的氨或氟利昂蒸发器为低温级的二氧化碳冷凝器降温。这种常规结构不但需要采用两种以上的制冷剂、结构复杂、故障率高、应用范围小,而且造价高、效率低。名称为“一种二氧化碳制冷装置结构”申请号为“201410362401.1”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制冷装置结构,由二氧化碳压缩机、蒸发器、节流阀、冷凝器组成,将二氧化碳压缩机排气口连接冷凝器,冷凝器出口连接节流阀一端,节流阀另一端连接蒸发器,蒸发器另一端连接二氧化碳压缩机进气口。然而,该装置制冷效果仍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全自动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系统,制冷效果,成本低,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系统,包括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所述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接节流阀一端,所述节流阀另一端连接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二氧化碳压缩机进气口和所述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进气口,从而将蒸发器里的气体分为两部分,如高压和低压两部分,一部分回到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另一部分进入到第二二氧化碳压缩机,实现了双级制冷,提高了制冷效率。从蒸发器出来的气体,可以根据气压大小、温度高低、气密度等方式分成两部分。高压制冷剂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到冷凝器中,释放热量后被冷凝成高压的二氧化碳液体,制冷剂二氧化碳被冷凝成液体后,通过节流阀进入到蒸发器中再变回二氧化碳气体,吸热制冷。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二氧化碳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进气口管道相连通,实现气体的二次压缩。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设有冷凝器扁管,所述冷凝器扁管一体成型,所述冷凝器扁管内部设有迂回部,所述迂回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均与所述冷凝器扁管的内壁接触,通过迂回部将冷凝器扁管分隔出多个通道,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热量通过热辐射的形式传递至冷凝器扁管内壁及迂回部上,传递至迂回部上的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递至冷凝器扁管内壁上,再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递至冷凝器扁管外表面,与外部空气进行一次热交换,从而避免离冷凝器扁管管壁较远位置处的大部分热量无法传递至冷凝器扁管管壁处的问题,在不增加冷凝器扁管横截面积的前提下提高了换热效率。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设有蒸发器片,所述蒸发器片由多次迂回的蒸发管组成,所述蒸发器片上设有自上而下均匀分布的翅片,所述翅片与蒸发管焊接在一起,所述蒸发器片整体盘卷成圆柱形,其截面为螺旋形,结构紧凑,导热效果好,且维修方便,使用安装方便。另外,所述冷凝器设置在地下,将冷凝器装置在地表以下,利用地下常温不高于二氧化碳液化临界温度的特点,将冷凝器的热量传导到地表以下,不但解决了冷凝器在超过二氧化碳液化临界温度会导致二氧化碳制冷剂不能液化的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效率。高压制冷剂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到装置于地下的冷凝器中,释放热量后被冷凝成高压的二氧化碳液体,制冷剂二氧化碳被冷凝成液体后,通过节流阀进入到蒸发器中再变回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吸热制冷。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制冷效果,成本低,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系统,包括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1,所述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1的排气口连接冷凝器2,所述冷凝器2的出口连接节流阀3一端,所述节流阀3另一端连接蒸发器4,所述蒸发器4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二氧化碳压缩机5进气口和所述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1进气口,从而将蒸发器里的气体分为两部分,如高压(大于0.5MPa)和低压(小于0..5MPa)两部分,一部分回到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另一部分进入到第二二氧化碳压缩机,实现了双级制冷,提高了制冷效率。从蒸发器出来的气体,可以根据气压大小、温度高低、气密度等方式分成两部分。高压制冷剂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到冷凝器中,释放热量后被冷凝成高压的二氧化碳液体,制冷剂二氧化碳被冷凝成液体后,通过节流阀3进入到蒸发器4中再变回二氧化碳气体,吸热制冷。所述第二二氧化碳压缩机5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1进气口管道相连通,实现气体的二次压缩。所述冷凝器2设有冷凝器扁管21,所述冷凝器扁管一体成型,所述冷凝器扁管内部设有迂回部22,所述迂回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均与所述冷凝器扁管的内壁接触,通过迂回部将冷凝器扁管分隔出多个通道,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热量通过热辐射的形式传递至冷凝器扁管内壁及迂回部上,传递至迂回部上的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递至冷凝器扁管内壁上,再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递至冷凝器扁管外表面,与外部空气进行一次热交换,从而避免离冷凝器扁管管壁较远位置处的大部分热量无法传递至冷凝器扁管管壁处的问题,在不增加冷凝器扁管横截面积的前提下提高了换热效率。所述蒸发器4设有蒸发器片,所述蒸发器片由多次迂回的蒸发管41组成,所述蒸发器片上设有自上而下均匀分布的翅片,所述翅片与蒸发管焊接在一起,所述蒸发器片整体盘卷成圆柱形,其截面为螺旋形,结构紧凑,导热效果好,且维修方便,使用安装方便。另外,所述冷凝器2设置在地下,将冷凝器装置在地表以下,利用地下常温不高于二氧化碳液化临界温度(31.1摄氏度)的特点,将冷凝器的热量传导到地表以下,不但解决了冷凝器在超过二氧化碳液化临界温度(31.1摄氏度)会导致二氧化碳制冷剂不能液化的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效率。高压制冷剂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到装置于地下的冷凝器中,释放热量后被冷凝成高压的二氧化碳液体,制冷剂二氧化碳被冷凝成液体后,通过节流阀进入到蒸发器中再变回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吸热制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所述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接节流阀一端,所述节流阀另一端连接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二氧化碳压缩机进气口和所述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进气口,一部分回到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另一部分进入到第二二氧化碳压缩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所述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接节流阀一端,所述节流阀另一端连接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二氧化碳压缩机进气口和所述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进气口,一部分回到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另一部分进入到第二二氧化碳压缩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设有冷凝器扁管,所述冷凝器扁管一体成型,所述冷凝器扁管内部设有迂回部,所述迂回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均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见磊李春阁荆树坤张帅李法展段小三闫欣欣张峰张新玉何新宾朱辉杜辉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深冷气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