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观检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外观检测
,具体的涉及一种外观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电芯在生产过程中,无法避免会对部分产品的外观造成一定的缺陷影响,例如划痕、凹凸点等,而电芯的外观缺陷不仅会影响其美观,也会对电芯的使用安全造成影响,必须要对电芯的外观进行检测。现有技术中,电芯外观的检测是通过人工检查的方式,此种方式容易造成视觉疲劳,造成误判,同时人工检查速度慢,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观检测设备。一种外观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传输机构、芯面检测机构以及极耳侧边检测机构;传输机构带动工作台移动,工作台依次经过芯面检测机构以及极耳侧边检测机构;其中,工作台用于电芯的承载,芯面检测机构用于电芯的正面或反面的外观检测,极耳侧边检测机构用于电芯的极耳及侧边的外观检测。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芯面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成像检测件以及第一成像光源;第一成像检测件的成像端正对电芯的正面或反面,第一成像光源面向电芯;第一成像检测件用于电芯的正面或反面的成像检测;第一成像光源用于提供电芯的正面或反面成像时的照明。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第一成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传输机构(2)、芯面检测机构(3)以及极耳侧边检测机构(4);所述传输机构(2)带动所述工作台(1)移动,所述工作台(1)依次经过所述芯面检测机构(3)以及极耳侧边检测机构(4);其中,所述工作台(1)用于电芯的承载,所述芯面检测机构(3)用于所述电芯的正面或反面的外观检测,所述极耳侧边检测机构(4)用于所述电芯的极耳及侧边的外观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传输机构(2)、芯面检测机构(3)以及极耳侧边检测机构(4);所述传输机构(2)带动所述工作台(1)移动,所述工作台(1)依次经过所述芯面检测机构(3)以及极耳侧边检测机构(4);其中,所述工作台(1)用于电芯的承载,所述芯面检测机构(3)用于所述电芯的正面或反面的外观检测,所述极耳侧边检测机构(4)用于所述电芯的极耳及侧边的外观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面检测机构(3)包括第一成像检测件(31)以及第一成像光源(32);所述第一成像检测件(31)的成像端正对所述电芯的正面或反面,所述第一成像光源(32)面向所述电芯;所述第一成像检测件(31)用于所述电芯的正面或反面的成像检测;所述第一成像光源(32)用于提供所述电芯的正面或反面成像时的照明。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像光源(3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至少一个的所述第一成像光源(32)形成的光线围绕所述第一成像检测件(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侧边检测机构(4)包括极耳检测组件(41)、头部检测组件(42)、尾部检测组件(43)以及长侧边检测组件(44);所述极耳检测组件(41)面向于所述电芯极耳的正面或反面,其用于所述电芯极耳的正面或反面的外观检测;所述头部检测组件(42)面向于所述电芯的头部,其用于所述电芯的头部的外观检测;所述尾部检测组件(43)面向于所述电芯的尾部,其用于所述电芯的尾部的外观检测;所述长侧边检测组件(44)面向于所述电芯的长侧边,其用于所述电芯的长侧边的外观检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检测组件(41)包括第二成像检测件(411)以及环形光源(412);所述第二成像检测件(411)的成像端与所述电芯的极耳正对,所述环形光源(412)围绕所述电芯的极耳;所述第二成像检测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武杰,黄新政,巴骄,洪耀林,周俊雄,周俊杰,杜义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