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尚松专利>正文

一种高聚物粘均分子量测定仪器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2905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1:01
一种高聚物粘均分子量测定仪器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粘均分子量测定仪器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要解决传统的高聚物粘均分子量测定方法存在测量准确性差、取样不方便、测试管不易清洗;在分子量测定过程中人为因素干扰大且伴随着有毒溶剂蒸气的问题。高聚物粘均分子量测定仪器包括外壳、外部箱体、内部箱体、载物板、储料罐、乌式粘度计、水平装置和双向泵;方法:通电;调水平;添加溶液溶剂;设定参数;测定;计算;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高聚物粘均分子量的测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聚物粘均分子量测定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粘均分子量测定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高聚物的分子量是高聚物材料最基本的结构参数之一。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高聚物分子量对其加工成型以及产品的物理性能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因此高聚物分子量的测定是鉴定高聚物性能的一个重要项目。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方法很多,其中粘度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由该方法测得的高聚物分子量为粘均分子量。传统的高聚物粘均分子量测定方法存在测量准确性差、取样不方便、测试管不易清洗等缺点;测量时需要人工目测,实验员不仅需要用眼睛注视刻度线,还需要使用秒表进行测量计时,人为因素干扰大,测量结果会有很大的误差。在分子量测定过程中,人工操作复杂,步骤繁琐,实验员甚至需要饱受有毒溶剂蒸气的毒害。因此,为了解决这些弊端,开发一种全新的高聚物粘均分子量测定仪器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高聚物粘均分子量测定方法存在测量准确性差、取样不方便、测试管不易清洗;在分子量测定过程中人为因素干扰大且伴随着有毒溶剂蒸气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高聚物粘均分子量测定仪器及其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一种高聚物粘均分子量测定仪器包括外壳、外部箱体、内部箱体、载物板、储料罐、乌式粘度计、水平装置和双向泵;所述外壳包括电源开关、可触摸显示器、箱盖、溶液加料口、溶剂加料口、挡板、大多孔栅板、小多孔栅板、废液排出总口和导轨凹槽;所述水平装置包括导轨和水平仪;电源开关位于外壳的后方,可触摸显示器设置在外壳的正面,所述外壳的上方设置有箱盖并配有橡胶圈,所述箱盖上开有通气孔,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可调底角,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外部箱体,所述外壳与外部箱体之间设置有排气孔,所述外部箱体的右侧设置有溶液加料口和溶剂加料口,所述溶液加料口和溶剂加料口对应外壳的位置设置有挡板,所述外壳的后侧设置有大多孔栅板,所述外壳的右侧设置有小多孔栅板,所述外壳的后侧设置有废液排出总口,所述废液排出总口与废液罐相连接;所述导轨凹槽设置在外壳右侧底部,导轨凹槽与导轨相互咬合用于固定水平仪;所述外部箱体和内部箱体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所述内部箱体包括加热板、温度传感器、内壁位置传感器、搅拌器、底板、插管、排水管和排水电磁阀;所述内部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内壁位置传感器;所述内部箱体的内壁均布有加热板;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桨和底部传动装置,搅拌桨底部设置有螺纹,在底板上开有两个与搅拌桨底部螺纹相互咬合的搅拌桨固定槽,所述搅拌桨固定槽与底部传动装置相连接;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第一废液排出口插孔、第二废液排出口插孔和玻璃导管插孔;所述排水电磁阀设置在排水管的下端;所述储料罐包括溶液储料罐和溶剂储料罐;所述溶液储料罐和溶剂储料罐并排设置;所述溶液储料罐包括第一出料口、第一排气口、第一进料口、第一废液排出口、第一出料口电磁阀、第一排气口电磁阀、第一进料口电磁阀、第一废液排出口电磁阀和溶液位置传感器;所述溶剂储料罐包括第二出料口、第二排气口、第二进料口、第二废液排出口、第二出料口电磁阀、第二排气口电磁阀、第二进料口电磁阀、第二废液排出口电磁阀和溶剂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出料口、第一排气口、第一进料口设置在溶液储料罐上部,所述第一废液排出口设置在溶液储料罐下部并插入第一废液排出口插孔,所述第一出料口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出料口电磁阀,所述第一排气口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排气口电磁阀,所述第一进料口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电磁阀,所述第一废液排出口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废液排出口电磁阀和溶液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二出料口、第二排气口和第二进料口设置在溶剂储料罐上部,所述第二废液排出口设置在溶剂储料罐下部并插入第二废液排出口插孔,所述第二出料口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出料口电磁阀,所述第二排气口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排气口电磁阀,所述第二进料口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进料口电磁阀,所述第二废液排出口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废液排出口电磁阀和溶剂位置传感器;所述乌式粘度计包括放空管、测量管和储液壶组成;所述测量管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测量管电磁阀、侧端口、储液球、第二位置传感器、计时球、第三位置传感器和悬挂液柱球,所述储液球的外侧设置有第一位置传感器;放空管下端从悬挂液柱球接出,所述放空管的上部设置有放空管电磁阀;所述悬挂液柱球的下部通过锥形管与储液壶相连通,所述储液壶的上表面设置有第四位置传感器,所述储液壶的上部设置有储液壶排气口,所述储液壶的下部设置有溶液进料口、溶剂进料口和储液壶废液排出口,所述储液壶排气口的管路上设置有储液壶排气口电磁阀,所述储液壶废液排出口的管路上从上向下依次设置储液壶废液排出口电磁阀和第五位置传感器;所述载物板横置在内部箱体内,所述载物板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带有螺纹的螺杆,在内部箱体上设置有与该螺杆配合的凹槽;所述载物板的另一端沿长度方向开有第一横向孔道、第二横向孔道和第三横向孔道,在内部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相配合的插管;所述载物板沿厚度方向上竖直开有的第一贯穿孔道、第二贯穿孔道、第三贯穿孔道、第一半贯穿孔道、第二半贯穿孔道、第三半贯穿孔道、第四半贯穿孔道和第五贯穿孔道,所述载物板内沿宽度方向开有水平孔道,所述第一半贯穿孔道设置在载物板的上半部分,所述第二半贯穿孔道、第三半贯穿孔道、第四半贯穿孔道和第五贯穿孔道设置在载物板的下半部分;所述水平孔道将第二半贯穿孔道和第四半贯穿孔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横向孔道将溶液加料口和第三半贯穿孔道相连通;所述第二横向孔道一端将水平孔道与第一半贯穿孔道相连通,第二横向孔道另一端与排气孔相连通;所述第三横向孔道将溶剂加料口和第五贯穿孔道相连通;所述第一贯穿孔道与玻璃导管插孔通过玻璃导管连通;所述第一出料口、第一排气口和第一进料口分别插入第二贯穿孔道、第二半贯穿孔道和第三半贯穿孔道;所述第二出料口、第二排气口和第二进料口分别插入第三贯穿孔道、第四半贯穿孔道和第五贯穿孔道;所述溶液进料口、溶剂进料口和储液壶废液排出口分别从另一侧插入第二贯穿孔道、第三贯穿孔道和第一贯穿孔道;所述储液壶排气口与第一半贯穿孔道通过管路相连通,所述侧端口与双向泵通过双向泵接口相连接。本专利技术一种高聚物粘均分子量测定仪器的使用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一、电源通电,打开电源开关;二、水平调节:调节底角,观察水平仪使高聚物粘均分子量测定仪器保持水平;三、注水:向高聚物粘均分子量测定仪器中加水,控制内壁位置传感器开始工作;当水位达到内壁位置传感器位置,停止加水,关闭箱盖;四、添加溶液:打开第一排气口电磁阀和第一进料口电磁阀,向溶液加料口加入纯溶液;溶液添加完成后,关闭第一排气口电磁阀和第一进料口电磁阀;五、添加溶剂:打开第二排气口电磁阀和第二进料口电磁阀,向溶剂加料口加入溶剂;溶剂添加完成后,关闭第二排气口电磁阀和第二进料口电磁阀;六、设定实验参数:实验参数包括:溶剂名称;高聚物溶液名称;高聚物溶液的初始浓度(g/mL):c0;实验恒温温度(℃):T;恒温时间(min):th;搅拌器搅拌速度(r/min);溶剂润洗次数:Y1;测定次数Z;允许的最大误差t;溶液润洗次数:Y2;溶液测定时溶剂分别加入体积为V1,V2,……,Vj-1,Vj;高聚物在该温度和溶剂下的K值以及α值;七、溶剂润洗:控制加热板、搅拌器和温度传感器工作,当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聚物粘均分子量测定仪器,其特征在于高聚物粘均分子量测定仪器包括外壳(1)、外部箱体(2)、内部箱体(3)、载物板(4)、储料罐、乌式粘度计(5)、水平装置(6)和双向泵;所述外壳(1)包括电源开关、可触摸显示器(101)、箱盖(102)、溶液加料口、溶剂加料口、挡板(105)、大多孔栅板(106)、小多孔栅板(107)、废液排出总口(108)和导轨凹槽;所述水平装置(6)包括导轨(61)和水平仪(62);电源开关位于外壳(1)的后方,可触摸显示器(101)设置在外壳(1)的正面,所述外壳(1)的上方设置有箱盖(102)并配有橡胶圈,所述箱盖(102)上开有通气孔,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可调底角,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外部箱体(2),所述外壳(1)与外部箱体(2)之间设置有排气孔(110),所述外部箱体(2)的右侧设置有溶液加料口和溶剂加料口,所述溶液加料口和溶剂加料口对应外壳(1)的位置设置有挡板(105),所述外壳(1)的后侧设置有大多孔栅板(106),所述外壳(1)的右侧设置有小多孔栅板(107),所述外壳(1)的后侧设置有废液排出总口(108),所述废液排出总口(108)与废液罐相连接;所述导轨凹槽设置在外壳(1)右侧底部,导轨凹槽与导轨(61)相互咬合用于固定水平仪(62);所述外部箱体(2)和内部箱体(3)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所述内部箱体(3)包括加热板(31)、温度传感器(32)、内壁位置传感器(33)、搅拌器(34)、底板(35)、插管(36)、排水管(37)和排水电磁阀(38);所述内部箱体(3)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2)和内壁位置传感器(33);所述内部箱体(3)的内壁均布有加热板(31);所述搅拌器(34)包括搅拌桨和底部传动装置,搅拌桨底部设置有螺纹,在底板(35)上开有两个与搅拌桨底部螺纹相互咬合的搅拌桨固定槽(354),所述搅拌桨固定槽(354)与底部传动装置相连接;所述底板(35)上还设置有第一废液排出口插孔(351)、第二废液排出口插孔(352)和玻璃导管插孔(353);所述排水电磁阀(38)设置在排水管(37)的下端;所述储料罐包括溶液储料罐(7)和溶剂储料罐(8);所述溶液储料罐(7)和溶剂储料罐(8)并排设置;所述溶液储料罐(7)包括第一出料口(71)、第一排气口(72)、第一进料口(73)、第一废液排出口(74)、第一出料口电磁阀(75)、第一排气口电磁阀(76)、第一进料口电磁阀(77)、第一废液排出口电磁阀(78)和溶液位置传感器(79);所述溶剂储料罐(8)包括第二出料口(81)、第二排气口(82)、第二进料口(83)、第二废液排出口(84)、第二出料口电磁阀(85)、第二排气口电磁阀(86)、第二进料口电磁阀(87)、第二废液排出口电磁阀(88)和溶剂位置传感器(89);所述第一出料口(71)、第一排气口(72)、第一进料口(73)设置在溶液储料罐(7)上部,所述第一废液排出口(74)设置在溶液储料罐(7)下部并插入第一废液排出口插孔(351),所述第一出料口(71)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出料口电磁阀(75),所述第一排气口(72)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排气口电磁阀(76),所述第一进料口(73)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电磁阀(77),所述第一废液排出口(74)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废液排出口电磁阀(78)和溶液位置传感器(79);所述第二出料口(81)、第二排气口(82)和第二进料口(83)设置在溶剂储料罐(8)上部,所述第二废液排出口(84)设置在溶剂储料罐(8)下部并插入第二废液排出口插孔(352),所述第二出料口(81)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出料口电磁阀(85),所述第二排气口(82)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排气口电磁阀(86),所述第二进料口(83)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进料口电磁阀(87),所述第二废液排出口(84)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废液排出口电磁阀(88)和溶剂位置传感器(89);所述乌式粘度计(5)包括放空管(51)、测量管(52)和储液壶(53)组成;所述测量管(52)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测量管电磁阀(521)、侧端口(522)、储液球(523)、第二位置传感器(525)、计时球(526)、第三位置传感器(527)和悬挂液柱球(528),所述储液球(523)的外侧设置有第一位置传感器(524);放空管(51)下端从悬挂液柱球(528)接出,所述放空管(51)的上部设置有放空管电磁阀(511);所述悬挂液柱球(528)的下部通过锥形管与储液壶(53)相连通,所述储液壶(53)的上表面设置有第四位置传感器(531),所述储液壶(53)的上部设置有储液壶排气口(532),所述储液壶的下部设置有溶液进料口(533)、溶剂进料口(534)和储液壶废液排出口(535),所述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聚物粘均分子量测定仪器,其特征在于高聚物粘均分子量测定仪器包括外壳(1)、外部箱体(2)、内部箱体(3)、载物板(4)、储料罐、乌式粘度计(5)、水平装置(6)和双向泵;所述外壳(1)包括电源开关、可触摸显示器(101)、箱盖(102)、溶液加料口、溶剂加料口、挡板(105)、大多孔栅板(106)、小多孔栅板(107)、废液排出总口(108)和导轨凹槽;所述水平装置(6)包括导轨(61)和水平仪(62);电源开关位于外壳(1)的后方,可触摸显示器(101)设置在外壳(1)的正面,所述外壳(1)的上方设置有箱盖(102)并配有橡胶圈,所述箱盖(102)上开有通气孔,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可调底角,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外部箱体(2),所述外壳(1)与外部箱体(2)之间设置有排气孔(110),所述外部箱体(2)的右侧设置有溶液加料口和溶剂加料口,所述溶液加料口和溶剂加料口对应外壳(1)的位置设置有挡板(105),所述外壳(1)的后侧设置有大多孔栅板(106),所述外壳(1)的右侧设置有小多孔栅板(107),所述外壳(1)的后侧设置有废液排出总口(108),所述废液排出总口(108)与废液罐相连接;所述导轨凹槽设置在外壳(1)右侧底部,导轨凹槽与导轨(61)相互咬合用于固定水平仪(62);所述外部箱体(2)和内部箱体(3)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所述内部箱体(3)包括加热板(31)、温度传感器(32)、内壁位置传感器(33)、搅拌器(34)、底板(35)、插管(36)、排水管(37)和排水电磁阀(38);所述内部箱体(3)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2)和内壁位置传感器(33);所述内部箱体(3)的内壁均布有加热板(31);所述搅拌器(34)包括搅拌桨和底部传动装置,搅拌桨底部设置有螺纹,在底板(35)上开有两个与搅拌桨底部螺纹相互咬合的搅拌桨固定槽(354),所述搅拌桨固定槽(354)与底部传动装置相连接;所述底板(35)上还设置有第一废液排出口插孔(351)、第二废液排出口插孔(352)和玻璃导管插孔(353);所述排水电磁阀(38)设置在排水管(37)的下端;所述储料罐包括溶液储料罐(7)和溶剂储料罐(8);所述溶液储料罐(7)和溶剂储料罐(8)并排设置;所述溶液储料罐(7)包括第一出料口(71)、第一排气口(72)、第一进料口(73)、第一废液排出口(74)、第一出料口电磁阀(75)、第一排气口电磁阀(76)、第一进料口电磁阀(77)、第一废液排出口电磁阀(78)和溶液位置传感器(79);所述溶剂储料罐(8)包括第二出料口(81)、第二排气口(82)、第二进料口(83)、第二废液排出口(84)、第二出料口电磁阀(85)、第二排气口电磁阀(86)、第二进料口电磁阀(87)、第二废液排出口电磁阀(88)和溶剂位置传感器(89);所述第一出料口(71)、第一排气口(72)、第一进料口(73)设置在溶液储料罐(7)上部,所述第一废液排出口(74)设置在溶液储料罐(7)下部并插入第一废液排出口插孔(351),所述第一出料口(71)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出料口电磁阀(75),所述第一排气口(72)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排气口电磁阀(76),所述第一进料口(73)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电磁阀(77),所述第一废液排出口(74)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废液排出口电磁阀(78)和溶液位置传感器(79);所述第二出料口(81)、第二排气口(82)和第二进料口(83)设置在溶剂储料罐(8)上部,所述第二废液排出口(84)设置在溶剂储料罐(8)下部并插入第二废液排出口插孔(352),所述第二出料口(81)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出料口电磁阀(85),所述第二排气口(82)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排气口电磁阀(86),所述第二进料口(83)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进料口电磁阀(87),所述第二废液排出口(84)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废液排出口电磁阀(88)和溶剂位置传感器(89);所述乌式粘度计(5)包括放空管(51)、测量管(52)和储液壶(53)组成;所述测量管(52)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测量管电磁阀(521)、侧端口(522)、储液球(523)、第二位置传感器(525)、计时球(526)、第三位置传感器(527)和悬挂液柱球(528),所述储液球(523)的外侧设置有第一位置传感器(524);放空管(51)下端从悬挂液柱球(528)接出,所述放空管(51)的上部设置有放空管电磁阀(511);所述悬挂液柱球(528)的下部通过锥形管与储液壶(53)相连通,所述储液壶(53)的上表面设置有第四位置传感器(531),所述储液壶(53)的上部设置有储液壶排气口(532),所述储液壶的下部设置有溶液进料口(533)、溶剂进料口(534)和储液壶废液排出口(535),所述储液壶排气口(532)的管路上设置有储液壶排气口电磁阀(536),所述储液壶废液排出口(535)的管路上从上向下依次设置储液壶废液排出口电磁阀(538)和第五位置传感器(537);所述载物板(4)横置在内部箱体(3)内,所述载物板(4)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带有螺纹的螺杆(413),在内部箱体(3)上设置有与该螺杆配合的凹槽(39);所述载物板(4)的另一端沿长度方向开有第一横向孔道(409)、第二横向孔道(410)和第三横向孔道(411),在内部箱体(3)的内壁上设置有相配合的插管(36);所述载物板(4)沿厚度方向上竖直开有的第一贯穿孔道(401)、第二贯穿孔道(402)、第三贯穿孔道(405)、第一半贯穿孔道(408)、第二半贯穿孔道(403)、第三半贯穿孔道(404)、第四半贯穿孔道(406)和第五贯穿孔道(407),所述载物板(4)内沿宽度方向开有水平孔道(412),所述第一半贯穿孔道(408)设置在载物板(4)的上半部分,所述第二半贯穿孔道(403)、第三半贯穿孔道(404)、第四半贯穿孔道(406)和第五贯穿孔道(407)设置在载物板(4)的下半部分;所述水平孔道(412)将第二半贯穿孔道(403)和第四半贯穿孔道(406)相连通;所述第一横向孔道(409)将溶液加料口和第三半贯穿孔道(404)相连通;所述第二横向孔道(410)一端将水平孔道(412)与第一半贯穿孔道(408)相连通,第二横向孔道(410)另一端与排气孔(110)相连通;所述第三横向孔道(411)将溶剂加料口和第五贯穿孔道(407)相连通;所述第一贯穿孔道(401)与玻璃导管插孔(353)通过玻璃导管连通;所述第一出料口(71)、第一排气口(72)和第一进料口(73)分别插入第二贯穿孔道(402)、第二半贯穿孔道(403)和第三半贯穿孔道(404);所述第二出料口(81)、第二排气口(82)和第二进料口(83)分别插入第三贯穿孔道(405)、第四半贯穿孔道(406)和第五贯穿孔道(407);所述溶液进料口(533)、溶剂进料口(534)和储液壶废液排出口(535)分别从另一侧插入第二贯穿孔道(402)、第三贯穿孔道(405)和第一贯穿孔道(401);所述储液壶排气口(532)与第一半贯穿孔道(408)通过管路相连通,所述侧端口(522)与双向泵通过双向泵接口(111)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聚物粘均分子量测定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还设置有USB接口、打印机接口,USB接口位于外壳(1)的前侧,打印机接口位于外壳(1)的后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聚物粘均分子量测定仪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高聚物粘均分子量测定仪器的使用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一、电源通电,打开电源开关;二、水平调节:调节底角,观察水平仪(62)使高聚物粘均分子量测定仪器保持水平;三、注水:向高聚物粘均分子量测定仪器中加水,控制内壁位置传感器(33)开始工作;当水位达到内壁位置传感器(33)位置,停止加水,关闭箱盖(102);四、添加溶液:打开第一排气口电磁阀(76)和第一进料口电磁阀(77),向溶液加料口加入纯溶液;溶液添加完成后,关闭第一排气口电磁阀(76)和第一进料口电磁阀(77);五、添加溶剂:打开第二排气口电磁阀(86)和第二进料口电磁阀(87),向溶剂加料口加入溶剂;溶剂添加完成后,关闭第二排气口电磁阀(86)和第二进料口电磁阀(87);六、设定实验参数:实验参数包括:溶剂名称;高聚物溶液名称;高聚物溶液的初始浓度(g/mL):c0;实验恒温温度(℃):T;恒温时间(min):th;搅拌器(34)搅拌速度(r/min);溶剂润洗次数:Y1;测定次数Z;允许的最大误差t;溶液润洗次数:Y2;溶液测定时溶剂分别加入体积为V1,V2,……,Vj-1,Vj;高聚物在该温度和溶剂下的K值以及α值;七、溶剂润洗:控制加热板(31)、搅拌器(34)和温度传感器(32)工作,当水温上升至实验恒温温度T℃时,维持水温恒定tmin,润洗实验仪器;打开第二出料口电磁阀(85)和第二排气口电磁阀(86),启动双向泵正转,溶剂在乌式粘度计(5)液面上升;当溶剂液面上升至乌式粘度计(5)的第一位置传感器(524)时,双向泵停止工作,关闭第二出料口电磁阀(85)和第二排气口电磁阀(86),打开储液壶排气口电磁阀(536),启动双向泵反转,溶剂液面下降;当溶剂液面下降至第四位置传感器(531)时,双向泵停止工作;从双向泵正转开始到双向泵反转结束记为一次润洗;第一次润洗结束后,开始第二次润洗过程,双向泵停歇3秒后开始正转,溶剂液面上升,当溶剂液面上升至第一位置传感器(524)时,双向泵停止工作,停歇3秒后开始反转,溶剂液面下降;当纯溶剂液面下降至第四位置传感器(531)时,双向泵停止工作,第二次润洗过程结束;重复润洗操作,直至润洗Y1次;打开储液壶废液排出口电磁阀(538),启动双向泵反转,当液面下降至第五位置传感器(537)时,双向泵停止工作,关闭储液壶废液排出口电磁阀(538),仪器溶剂润洗过程结束;八、测定溶剂流经两刻度线的时间;打开第二出料口电磁阀(85)和第二排气口电磁阀(86),启动双向泵正转,溶剂在乌式粘度计(5)液面上升;当溶剂液面上升至第一位置传感器(524)时,双向泵停止工作,关闭第二出料口电磁阀(85)和第二排气口电磁阀(86),打开放空管电磁阀(511)和测量管电磁阀(521);当溶剂液面下降至第二位置传感器(525)时,开始计时,当溶剂液面下降至第三位置传感器(527)时,结束计时,经历时间为tc1;由开始计时到结束计时记为一次测定;第一次测定结束,开始第二次测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尚松单宇行
申请(专利权)人:李尚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