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挡器挡位锁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2834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50
一种换挡器挡位锁止装置,包括主挡杆、下套筒、解锁销和主壳体。主挡杆底部连接下套筒,下套筒通过解锁销固定在主壳体上。解锁销包括位于解锁销的两端且沿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段和第二定位段。下套筒和主壳体上分别设有供第一定位段穿入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主壳体上设有供第二定位段卡入的定位槽。通过将解锁销卡入在主壳体的定位槽中,有效解决解锁销容易松脱及松脱导致的定位不准和入挡卡滞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挡器挡位锁止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换挡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挡器挡位锁止装置。
技术介绍
换挡是“变速杆操作方法”的简称,是指驾驶员改变变速杆位置的操作过程。在长期的驾车过程中,使用频次非常高,直接影响着人们驾车的安全。汽车变速箱每个挡位都有不同的传动比,驾驶员通过操作换挡器,完成对车辆变速器的操作。当点火开关接通时,解锁销必须伸出才能使锁定解除,故还需要同时按下换挡手柄上的按钮。点火开关断开时,换挡锁定执行器对换挡手柄锁定,使换挡手柄不能从P挡退出。制动踏板未踩下而点火开关按通时,由于没有电流流入换挡锁定执行器而使P挡保持锁定位置,即使点火开关接通,也不能使换挡手柄从P挡换入其他挡。制动踏板踩下、点火开关接通时,换挡锁定执行器中的继电器线圈通电,使锁止杆移动,解锁销伸出,此时P挡可以换入其他挡。当需要解除换挡锁定时,可以把点火钥匙插入紧急按钮,这时锁止杆下移,使解锁自由移动,使换挡手柄可以自动换挡。现有的一种换挡器挡位锁止装置通过一沿汽车Z向(即汽车高度方向)延伸的解锁销将与主挡杆相连的下套筒固定至主壳体上,此结构仅能在汽车的X向和Y向(即汽车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准确定位主挡杆,而换挡器所需的定位位置一般都在1、2挡的选挡位置中间,此时主挡杆偏向1、2挡的位置,但并不沿汽车Z向,在解锁销发生Z向松脱时,主挡杆会在选挡回位力的作用下偏移1、2挡位置。在解锁销部分松脱的情况下,连接软轴与换挡器会导致主挡杆选挡定位与变速器选挡入位位置偏差,引起入挡卡滞。在解锁销完全松脱时甚至会引起选挡位置入挡错乱,例如1、2挡位置偏移到3、4挡,无法换到R挡等现象。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解锁销不易发生松脱的换挡器挡位锁止装置。本技术提供的换挡器挡位锁止装置,包括主挡杆、下套筒、解锁销和主壳体,所述主挡杆底部连接所述下套筒,所述下套筒通过所述解锁销固定在所述主壳体上。进一步地,所述解锁销包括位于所述解锁销的两端且沿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段和第二定位段,所述下套筒和所述主壳体上分别设有供所述第一定位段穿入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主壳体上设有供所述第二定位段卡入的定位槽。进一步地,所述解锁销的所述第一定位段沿汽车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解锁的所述第二定位段沿汽车的长度方向延伸。进一步地,所述下套筒包括套筒部及由所述套筒部向外延伸的凸耳部,所述主挡杆底部插入所述套筒部内,所述第一定位孔设于所述凸耳部上。进一步地,所述解锁销还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定位段的第一延伸段、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定位段的第二延伸段。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段与所述第二延伸段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定位段与所述第一延伸段相互平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段、第一延伸段、第二延伸段及第二定位段位于同一平面内。进一步地,所述解锁销为一条经连续弯折的金属杆。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槽呈C型,其开口方向朝向汽车的宽度方向。本技术通过改变解锁销形状和在主壳体上增加用于卡固解锁销的定位槽,有效解决可解锁销容易松脱及松脱导致的定位不准和入挡卡滞的问题,即使人为取下还可以重新复位,反复使用后定位依然准确;结构改动简单,仅需要改变定位销的形状,并在换挡器底座模具上微调即可实现,易生产加工,优化成本低。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换挡器挡位锁止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换挡器挡位锁止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换挡器挡位锁止装置的解锁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的换挡器挡位锁止装置包括主挡杆1、下套筒2、解锁销3和主壳体4。主挡杆1底部连接下套筒2,下套筒2通过解锁销3固定在主壳体4上。进一步地,下套筒2包括套筒部22及由套筒部22向外延伸的凸耳部23。主挡杆1的底部插入套筒部22内,与下套筒2同轴设置。凸耳部23上开设有供解锁销3的一端穿入的第一定位孔21。主壳体4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21对应的第二定位孔41以及设有供解锁销3的另一端卡入的定位槽42。第一定位孔21和第二定位孔41的轴向平行于汽车Z向(即汽车的高度方向),定位槽42呈C型,其长度方向朝向汽车Y向(即汽车的长度方向),开口方向朝向汽车X向(即汽车的宽度方向)。请一并参阅图3,解锁销3为一条经连续弯折的金属杆,其包括位于解锁销3的两端且沿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段31和第二定位段33、以及位于第一定位段31和第二定位段33之间的第一延伸段32和第二延伸段34。其中,第一定位段31沿汽车Z向延伸,解锁销3的第二定位段33沿汽车Y向延伸,第一延伸段32由第一定位段31的一端沿垂直于第一定位段31的方向延伸,第二延伸段34由第一延伸段32的末端沿垂直于第一延伸段32和第二定位段33的方向延伸。易于理解地,经连续弯折后,解锁销3金属杆的各段结构仍位于同一平面内,使第一定位段31与第二延伸段34相互平行,第二定位段33与第一延伸段32相互平行。需要说明的是,解锁销3金属杆的各段结构所形成的角度关系,可以是垂直的,也可以是与垂直近似或略有误差的角度,只要能达到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效果即可。组装时,将解锁销3的第一定位段31依次通过下套筒2和主壳体4的第一定位孔21和第二定位孔41,使解锁销3的第一定位段31沿Z向贯穿主壳体4,从而准确定位解锁销3的X、Y方向,并定位与下套筒2同轴的主挡杆1。接着,将解锁销3的第二定位段33卡入主壳体4的定位槽42内,准确定位解锁销3的Z方向,如此,即可沿X、Y、Z三个方向定位解锁销。当需要解锁解锁销3时,沿相反的步骤和方向操作即可完成解锁销3的解锁。在重复定位安装时可保证定位位置不产生偏差,在松脱或人为拉脱后可恢复原定位位置。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改变解锁销3形状和在主壳体4上增加用于卡固解锁销3的定位槽42,有效解决了解锁销3容易松脱及松脱导致的定位不准和入挡卡滞的问题,即使人为取下还可以重新复位,反复使用后定位依然准确;结构改动简单,仅需要改变解锁销3的形状,并在换挡器底座模具上微调即可实现,易生产加工,优化成本低。本结构的应用相对于传统换挡器挡位锁止装置仅需修改主壳体的注塑模具,在注塑模具上形成解锁销3卡槽,即可匹配改进的解锁销3使用,对长周期的主壳体模具只需要微调,无需更改拔模方向或做其他大改动,修模周期短可快速实现。且可同时进行解锁销3的匹配更改,优化方案周期短更改成本低。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挡器挡位锁止装置,包括主挡杆(1)、下套筒(2)、解锁销(3)和主壳体(4),所述主挡杆(1)底部连接所述下套筒(2),所述下套筒(2)通过所述解锁销(3)固定在所述主壳体(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销(3)包括位于所述解锁销(3)的两端且沿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段(31)和第二定位段(33),所述下套筒(2)和所述主壳体(4)上分别设有供所述第一定位段(31)穿入的第一定位孔(21)和第二定位孔(41),所述主壳体(4)上设有供所述第二定位段(33)卡入的定位槽(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挡器挡位锁止装置,包括主挡杆(1)、下套筒(2)、解锁销(3)和主壳体(4),所述主挡杆(1)底部连接所述下套筒(2),所述下套筒(2)通过所述解锁销(3)固定在所述主壳体(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销(3)包括位于所述解锁销(3)的两端且沿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段(31)和第二定位段(33),所述下套筒(2)和所述主壳体(4)上分别设有供所述第一定位段(31)穿入的第一定位孔(21)和第二定位孔(41),所述主壳体(4)上设有供所述第二定位段(33)卡入的定位槽(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器挡位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销(3)的所述第一定位段(31)沿汽车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解锁销(3)的所述第二定位段(33)沿汽车的长度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器挡位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套筒(2)包括套筒部(22)及由所述套筒部(22)向外延伸的凸耳部(23),所述主挡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凌超李盖华汤小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