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隧道用钻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704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钻孔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式隧道用钻孔机,包括底座,所述支撑杆的外壁上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空槽的内部插接有与限位槽相匹配的限位杆,所述支撑杆的外侧上部套接有横板,所述滑槽的一侧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与限位槽相匹配的螺栓,所述横板的上端中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横板连接有钻杆,所述通孔的下端开设有集尘槽,所述底座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有集尘箱和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和运输,还能够根据需要来调节钻孔的深度,精确性更高,具有强大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隧道用钻孔机
本技术涉及钻孔机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隧道用钻孔机。
技术介绍
钻孔机是指利用比目标物更坚硬、更锐利的工具通过旋转切削或旋转挤压的方式,在目标物上留下圆柱形孔洞的机械和设备的统称。也称为钻机、打孔机等。为了隧道的安全通行,需要定期常对隧道进行检查。在检测隧道结构时,经常会使用到钻孔机。然而现有的钻孔机大都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在打孔过程中,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精确调节钻孔的深度,只能根据工人的经验来进行把控,孔洞的深度把握不好,很容易对墙体造成破坏,而且打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具有较大的使用局限性。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便携式隧道用钻孔机来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隧道用钻孔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便携式隧道用钻孔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壁上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撑杆的外侧下部滑动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内部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的内部插接有与限位槽相匹配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侧套接有与空槽相匹配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外壁和空槽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且所述弹簧套接于限位杆的外侧,所述支撑杆的外侧上部套接有横板,且所述横板的上端两侧对称开设有与支撑杆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一侧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与限位槽相匹配的螺栓,所述横板的上端中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横板连接有钻杆,且所述底座的上端开设有与钻杆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下端开设有集尘槽,所述集尘槽的内壁两侧分别设有集尘罩,所述底座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有集尘箱和风机,所述集尘箱和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所述风机的进风口通过连接管与集尘罩相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槽均匀设置,且两个相邻的所述限位槽之间的间距为1-2cm。优选的,所述限位杆远离限位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外侧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上端设有把手。优选的,所述集尘箱的外壁一侧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中部开设有观察窗。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隧道用钻孔机,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电机带动钻杆转动,可以进行钻孔作业,通过转动螺栓使其从限位槽中脱离后,可以推动横板移动,加深钻孔的深度,通过向两侧拉动限位杆,使得限位杆从限位槽中退出并压缩弹簧,此时可以上下移动定位块,调节定位块的位置,调节完成后弹簧带动限位杆重新限位槽中,可以将定位块固定,通过改变定位块的位置,可以控制横板的移动距离,从而可以精准控制钻孔的深度,且横板只能沿着支撑杆,可以保证钻孔的精度,不会出现偏移,通过集尘罩、集尘箱和风机的配合可以将钻孔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吸收,避免污染环境,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对比现有的技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和运输,还能够根据需要来调节钻孔的深度,精确性更高,具有强大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隧道用钻孔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隧道用钻孔机中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隧道用钻孔机中集尘箱的侧视图。图中:底座1、支撑杆2、限位槽3、定位块4、空槽5、限位杆6、限位环7、弹簧8、拉环9、横板10、滑槽11、螺栓孔12、螺栓13、电机14、钻杆15、通孔16、集尘槽17、集尘罩18、安装槽19、集尘箱20、风机21、保护罩22、把手23、合页24、箱门25、观察窗2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便携式隧道用钻孔机,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杆2,支撑杆2的外壁上对称开设有限位槽3,限位槽3均匀设置,且两个相邻的限位槽之间的间距为1-2cm,这种设定,方便精确控制钻孔的深度,无需额外测量,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支撑杆2的外侧下部滑动连接有定位块4,定位块4的内部开设有空槽5,空槽5的内部插接有与限位槽3相匹配的限位杆6,限位杆6远离限位槽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9,可以方便拉动限位杆6进行移动,提高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限位杆6的外侧套接有与空槽5相匹配的限位环7,限位环7的外壁和空槽5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8,且弹簧8套接于限位杆6的外侧,支撑杆2的外侧上部套接有横板10,且横板10的上端两侧对称开设有与支撑杆2相匹配的滑槽11,滑槽11的一侧开设有螺栓孔12,螺栓孔1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与限位槽3相匹配的螺栓13,横板10的上端中部安装有电机14,电机14的外侧设有保护罩22,保护罩22的上端设有把手23,保护罩22可以起到对电机14的保护作用,延长电机14的使用寿命,把手23则可以方便提动装置进行移动,提高了装置的便携性。电机14的输出轴贯穿横板10连接有钻杆15,且底座1的上端开设有与钻杆15配合使用的通孔16,通孔16的下端开设有集尘槽17,集尘槽17的内壁两侧分别设有集尘罩18,底座1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安装槽19,安装槽19的内部设有集尘箱20和风机21,集尘箱20和风机21的出风口相连接,风机21的进风口通过连接管与集尘罩18相连接,集尘箱20的外壁一侧通过合页24铰接有箱门25,箱门25的中部开设有观察窗26,打开箱门25时,可以方便对集尘箱20的内部进行清理,通过观察窗26观察内部粉尘的数量,无需每次都打开箱门25。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电机14带动钻杆15转动,可以进行钻孔作业,通过转动螺栓13使其从限位槽3中脱离后,可以推动横板10移动,加深钻孔的深度,通过向两侧拉动限位杆6,使得限位杆6从限位槽3中退出并压缩弹簧8,此时可以上下移动定位块4,调节定位块4的位置,调节完成后弹簧8带动限位杆6重新限位槽3中,可以将定位块4固定,通过改变定位块4的位置,可以控制横板10的移动距离,从而可以精准控制钻孔的深度,且横板10只能沿着支撑杆2,可以保证钻孔的精度,不会出现偏移,通过集尘罩18、集尘箱20和风机21的配合可以将钻孔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吸收,避免污染环境,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隧道用钻孔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外壁上对称开设有限位槽(3),所述支撑杆(2)的外侧下部滑动连接有定位块(4),所述定位块(4)的内部开设有空槽(5),所述空槽(5)的内部插接有与限位槽(3)相匹配的限位杆(6),所述限位杆(6)的外侧套接有与空槽(5)相匹配的限位环(7),所述限位环(7)的外壁和空槽(5)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8),且所述弹簧(8)套接于限位杆(6)的外侧,所述支撑杆(2)的外侧上部套接有横板(10),且所述横板(10)的上端两侧对称开设有与支撑杆(2)相匹配的滑槽(11),所述滑槽(11)的一侧开设有螺栓孔(12),所述螺栓孔(1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与限位槽(3)相匹配的螺栓(13),所述横板(10)的上端中部安装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输出轴贯穿横板(10)连接有钻杆(15),且所述底座(1)的上端开设有与钻杆(15)配合使用的通孔(16),所述通孔(16)的下端开设有集尘槽(17),所述集尘槽(17)的内壁两侧分别设有集尘罩(18),所述底座(1)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安装槽(19),所述安装槽(19)的内部设有集尘箱(20)和风机(21),所述集尘箱(20)和风机(21)的出风口相连接,所述风机(21)的进风口通过连接管与集尘罩(18)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隧道用钻孔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外壁上对称开设有限位槽(3),所述支撑杆(2)的外侧下部滑动连接有定位块(4),所述定位块(4)的内部开设有空槽(5),所述空槽(5)的内部插接有与限位槽(3)相匹配的限位杆(6),所述限位杆(6)的外侧套接有与空槽(5)相匹配的限位环(7),所述限位环(7)的外壁和空槽(5)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8),且所述弹簧(8)套接于限位杆(6)的外侧,所述支撑杆(2)的外侧上部套接有横板(10),且所述横板(10)的上端两侧对称开设有与支撑杆(2)相匹配的滑槽(11),所述滑槽(11)的一侧开设有螺栓孔(12),所述螺栓孔(1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与限位槽(3)相匹配的螺栓(13),所述横板(10)的上端中部安装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输出轴贯穿横板(10)连接有钻杆(15),且所述底座(1)的上端开设有与钻杆(15)配合使用的通孔(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志刚姚永春王涛秦国华杨嵩桥张颖冯永福张艳萍郭夏妍崔永妹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西路桥集团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