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道局部缩口的三通式气缸盖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613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气缸盖领域,具体是一种排气道局部缩口的三通式气缸盖冷却结构,包括气缸盖上的进气道和排气道之间的鼻梁区水道,喷油器安装护套,与鼻梁区水道连通的主射水道,从气缸盖底部向上设置的与主射水道连接的上水孔,排气道在鼻梁区水道的底部位置向内侧设置有缩口部,鼻梁区水道延伸至缩口部的外侧形成冷却通道,冷却通道和缩口部设置在排气道和喷油器安装护套结合处;上水孔向上延伸设置有旁通水道,旁通水道与与主射水道上方的上部水道连通,主射水道的内径大于旁通水道的内径;解决喷油器安装孔凸台与排气道结合处热量聚集问题和鼻梁区射水道水流指向性单一的问题,使鼻梁区之外的其他部位冷却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气道局部缩口的三通式气缸盖冷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气缸盖领域,具体是一种排气道局部缩口的三通式气缸盖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发动机增压技术已普遍应用于发动机上,增压技术的技术路线能大大提高升功率,发动机的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爆发压力和燃烧温度会大大增加,缸盖承受的热负荷增大,因此对冷却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的喷油器安装孔凸台与排气道粘连,该粘连部位的局部金属堆积较多,如中国专利CN104295394A,公开了柴油机气缸盖,包括:气缸盖本体以及开设在该气缸盖本体内的水腔,气缸盖本体的气缸盖排气道下方开设有与水腔相通的上水孔,气缸盖本体的排气道壁右侧布设有朝向喷油器安装孔的导流板;气缸盖本体的排气管安装面和推杆孔壁之间开设有排气道外侧过水通道,排气道外侧过水通道为排气道外侧的冷却通道,直接与出水口相连,同时局部设有桥接通道,将气缸盖本体的排气道壁和排气管安装螺孔凸台隔离。由该文献的附图2可知,该柴油机气缸盖将排气道壁和排气管螺孔凸台分隔,有效降低排气管安装面及螺栓的温度,保证冷却效果。但是该结构在喷油器安装孔凸台与排气道结合处金属堆积严重,容易造成热量聚集局部冷却不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气道局部缩口的三通式气缸盖冷却结构,包括气缸盖上的进气道(7)和排气道(6)之间的鼻梁区水道(1),喷油器安装护套(4),与所述鼻梁区水道(1)连通的主射水道(2),从气缸盖底部向上设置的与主射水道(2)连接的上水孔(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气道(6)和所述喷油器安装护套(4)结合处所述排气道(6)向内侧设置有缩口部(5),所述鼻梁区水道(1)沿所述缩口部(5)的外侧延伸形成冷却通道(8);所述上水孔(3)向上延伸设置有旁通水道(9),所述旁通水道(9)与所述主射水道(2)上方的上部水道(10)连通,所述主射水道(2)的内径大于所述旁通水道(9)的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道局部缩口的三通式气缸盖冷却结构,包括气缸盖上的进气道(7)和排气道(6)之间的鼻梁区水道(1),喷油器安装护套(4),与所述鼻梁区水道(1)连通的主射水道(2),从气缸盖底部向上设置的与主射水道(2)连接的上水孔(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气道(6)和所述喷油器安装护套(4)结合处所述排气道(6)向内侧设置有缩口部(5),所述鼻梁区水道(1)沿所述缩口部(5)的外侧延伸形成冷却通道(8);所述上水孔(3)向上延伸设置有旁通水道(9),所述旁通水道(9)与所述主射水道(2)上方的上部水道(10)连通,所述主射水道(2)的内径大于所述旁通水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余晓强李壮石峰魏威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