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机油结焦的网状水道气缸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613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机油结焦的网状水道气缸盖,包括:设置在气缸盖内的用于排出发动机高温废气的排气道与用于机油回流的回油腔,所述排气道与回油腔共用壁面,在所述壁面内还设置有用于形成网状冷却壁的网状水道,所述网状水道的一端与气缸盖的第一水套连接,网状水道的另一端与气缸盖的第二水套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排气道与回油腔共用壁面,使得气缸盖结构紧凑占用体积小;由于采用了网状冷却水道,能够有效增加冷却面积,防止机油结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机油结焦的网状水道气缸盖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防机油结焦的网状水道气缸盖。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气缸盖通风回油腔与排气道大多不共用壁面,导致气缸盖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但设计回油腔与排气道共用壁面时会存在排气道温度过高而导致回油腔内部机油结焦的问题,因此,为了优化气缸盖结构和减小占用体积设置共用壁面是业内公认的矛盾方案而不予采用。如公开号为CN10432918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气缸盖”,所述进气侧设有独立的润滑油回油孔;所述润滑油回油孔一端通至气缸盖顶板,另一端通至气缸盖底面;所述气缸盖顶板形成台阶形式,所述推杆孔周围的顶板部分高于其他部分。此种结构很好地提高了气缸盖的强度,避免了气缸盖在热负荷下开裂的现象,而且有效地组织更多的润滑油通过进气侧润滑油回油孔回到气缸盖,有效降低了排气侧高温对润滑油的加热。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一般考虑规避回油腔与排气道共用壁面,来降低了排气侧高温对润滑油的加热;因而现有技术无法获取回油腔与排气道共用壁面时,带来气缸盖的结构简单、占体积小并且机油不结焦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机油结焦的网状水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机油结焦的网状水道气缸盖,包括:设置在气缸盖内的排气道与回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道与回油腔共用壁面,在所述壁面内还设置有网状水道,所述网状水道的一端与气缸盖的第一水套连接,网状水道的另一端与气缸盖的第二水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机油结焦的网状水道气缸盖,包括:设置在气缸盖内的排气道与回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道与回油腔共用壁面,在所述壁面内还设置有网状水道,所述网状水道的一端与气缸盖的第一水套连接,网状水道的另一端与气缸盖的第二水套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机油结焦的网状水道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洁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