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修复黄土路基的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520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修复黄土路基的套管,解决现有技术中向路基中注水的管道会被堵塞的技术问题。该用于修复黄土路基的套管包括底端封闭顶端开口的外套管,外套管内设有注水管,注水管包括注水孔段,注水孔段的管壁上设有多个注水孔,注水孔段外包覆有纱网,外套管和注水管之间设有防脱离结构,当套管沿钻好的孔下沉时,注水孔段被外套管保护,避免下沉过程中注水孔段上的注水孔被泥土堵塞,当注水时,纱网可保护注水孔段,防止孔中的泥浆堵塞注水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修复黄土路基的套管
本技术涉及公路维护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修复黄土路基的套管。
技术介绍
筑路工程的路基修建中,很多时候规划的路线所在的地面高低不平,各路段存在落差,并不能直接作为路基,需要对原地面低处进行填方,从而将规划的路线修成平坦的路基。在路基施工完成后,一方面受地质、地形、水文及气候等自然环境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路基自身荷载和车辆动载的作用,导致路基一般都会有一定的自然沉降。对于路基的下沉,如果路基整体沉降,且下沉数据一致的话,则并不会影响路面使用,但实际上多数公路的下沉量是不一致的,特别是在填土或填石高度较大的高填方区段,原地面的土体路基通车后沉降较小,而高填方路基通车后沉降经常发生且不可控,导致原地面的土体路基和高填方路基之间出现较大的沉降差,路基差异沉降会影响路面使用质量,引起路面平整度、标高指标变化,甚至会引起路面开裂网裂等病害。对于发生沉降差的路基,后期需要修复维护才能使道路继续使用,目前,国内外的路基沉降控制理念,主要集中在高填方路基下沉后的“补差”,路基下沉一点需要补上一点,这种方式需要长期、反复进行,施工较为被动,费工、费力且严重影响正常通行。在我国西北黄土地区,路基渗透性远较水平方向大,各向抗剪强度有明显差别,易遭冲刷和冲蚀,具有湿陷性质,道路更加容易发生沉降差导致无法继续通行。公开号为CN105970911A的中国技术专利记载了一种大厚度湿陷性黄土的处理方法,其步骤为:1)在土层中沉入小直径钢护筒形成桩孔,桩孔的深度等于或者小于湿陷性黄土地层的厚度;2)在桩孔内插入①1-6根排水板或②带有多个排水孔的中空水管或③带有多个喷嘴的中空钢管至桩孔底端;3)重复进行步骤1)和2)直至整个场地内布满有注水装置的桩孔;4)向桩孔内的注水装置中注水或者加压注水,使湿陷性黄土在浸水后进行自重湿陷性沉降;5)对地基土体的湿陷性沉降量进行观测记录,直至地基土体的湿陷变形稳定;6)采用填料挤密法或者强夯法对地基上层土体进行加固处理。该专利文献记载了在黄土路基上钻孔后插入带有多个排水孔的中空水管,然后通过中空水管向路基中注水,从而使湿陷性黄土在浸水后进行自重湿陷性沉降。该过程存在以下问题:(一)黄土在沉降过程中,中空水管周围充满泥土,会导致中空水管上的排水孔堵塞而无法继续注水,若继续注水,则需将中空水管从路基中拉出清理,待排水孔疏通后继续插入路基注水,导致反复施工,且排水孔还会被堵塞;(二)该方法粗放盲目向路基中注水,路基沉降不可控,在向路基中注水过程中可能导致注水过多而沉降过大,或注水过少而沉降过低,无法准确改善路基的沉降差。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改善沉降差、适于黄土路的路基沉降修复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修复黄土路基的套管,解决现有技术中向路基中注水的管道会被堵塞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用于修复黄土路基的套管,包括底端封闭顶端开口的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内设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包括注水孔段,所述注水孔段的管壁上设有多个注水孔,所述注水孔段外包覆有纱网,所述外套管和注水管之间设有防脱离结构。优选的,所述防脱离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注水管底端外壁面的外凸缘,以及设于所述外套管顶端内壁面的内凸缘。优选的,所述注水管的上端为扩径段,所述注水孔段和扩径段之间为锥形过渡段,所述内凸缘的上表面为相应的锥面,所述注水孔段位于所述外套管内时,所述锥形过渡段与所述锥面贴合。优选的,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注水管的顶端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管的顶端壁面上设有吊孔。优选的,所述注水管的底端设有防水垫,所述防水垫与所述外套管的内壁面相匹配;所述外套管的底端为尖端。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用于修复黄土路基的套管将注水管设在外套管中,注水管的注水孔段外包覆有纱网,当套管沿钻好的孔下沉时,注水孔段被外套管保护,避免下沉过程中注水孔段上的注水孔被泥土堵塞,当注水时,纱网可保护注水孔段,防止孔中的泥浆堵塞注水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修复黄土路基的套管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图2为图1中注水管和外套管装配后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注水管从外套管拉出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用于修复黄土路基的套管一实施例中连接管的起吊示意图;图5为采用本技术用于修复黄土路基的套管修复黄土路的流程图;图6为采用本技术用于修复黄土路基的套管修复黄土路时,套管在路基上埋设的示意图;图7为采用本技术用于修复黄土路基的套管修复黄土路时,套管在路基中埋设深度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示意为:外套管11、尖端111、内凸缘112、锥面113、注水管12、注水孔段121、锥形过渡段122、扩径段123、注水孔124、外凸缘125、纱网126、防水垫127、上内螺纹128、连接管13、下外螺纹131、吊孔132、钢丝绳141、挂钩142、套管21、注水区域22、黄土路基23、路面2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4。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修复黄土路基的套管包括外套管11、注水管12和连接管13,其中,注水管12位于外套管11内,连接管13的下端和注水管12的顶端相连接,外套管11的底端为尖端111,套管整体用于下沉到路基上钻的孔中,通过套管向路基中注水。注水管12由下至上依次为注水孔段121、锥形过渡段122、扩径段123,注水孔段121上设有多个注水孔124,在本实施例中,注水孔段121高1000mm,内径为32mm,锥形过渡段122高150mm,扩径段123的内径为50mm,长度1000mm的注水孔段121上纵向间距100mm设置8排、每排环向6个的注水孔124,注水管12的壁厚20mm,以保证有足够的强度,防止下沉到路基上的孔中时弯折。注水管12套设在外套管11内时,注水孔段121完全位于外套管11内,并且注水孔段121可从外套管11内拉出,在将套管下沉到孔中时,外套管11对注水管12形成保护,防止注水管12上的注水孔124被泥土堵塞,当套管下沉到规定深度后,将注水孔段121从外套管11内拉出,通过套管向路基中注水。如图3所示,在注水管12底端外壁面设有外凸缘125,在外套管11顶端内壁面设有内凸缘112,当注水孔段121的下端拉到外套管11顶端时,外凸缘125和内凸缘112相接触,防止注水管12和外套管11脱离。在注水管12底端设有外螺纹,外凸缘125为拧在注水管12底端的螺母,螺母厚度50mm。内凸缘112的上表面为与锥形过渡段122相应的锥面113,注水孔段121位于外套管11内时,锥形过渡段122与锥面113贴合,避免套管沿路基下沉过程中,外套管11内进入泥土。本实施例中,外套管11的总高度为1262mm,内径50mm,管壁厚度为20mm,尖端111高度为42mm,内凸缘112的高度为150mm,尖端111夹角为118°。注水孔段121外包覆有1-2层纱网126,当注水孔段121从外套管11拔出向路基的孔中注水后,孔中冲面泥浆,层纱网126可防止泥浆堵塞注水孔124。在注水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修复黄土路基的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端封闭顶端开口的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内设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包括注水孔段,所述注水孔段的管壁上设有多个注水孔,所述注水孔段外包覆有纱网,所述外套管和注水管之间设有防脱离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修复黄土路基的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端封闭顶端开口的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内设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包括注水孔段,所述注水孔段的管壁上设有多个注水孔,所述注水孔段外包覆有纱网,所述外套管和注水管之间设有防脱离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修复黄土路基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离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注水管底端外壁面的外凸缘,以及设于所述外套管顶端内壁面的内凸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修复黄土路基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学周鹏赵兵高金仓黄涛张宝宝张景伟郜新军刘建伟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