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壳结构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聚合物基柔性复合薄膜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复合材料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核-壳结构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聚合物基柔性复合薄膜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微电子集成与组装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子电路向小型化、轻量化以及高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这对材料的电性能、机械性能、生产成本、可加工性等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高性能的电介质材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其在许多电子电路的无源元件,如电容器、电阻器和电感器等元件中有广泛的应用。电容器通常用于信号转换、解耦、滤波、动态随机存储器以及能量存储器等。随着电子封装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的小型化使所述无源元件逐渐由原来的表面安装演变为被嵌入的基板中。具有高介电常数的电介质材料是嵌入式电容器用以实现小尺寸而减小寄生电感所必不可少的材料。另外,在高功率应用中,电介质电容器在电能存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存储和提取电能,实现能量的快速存储和释放。这对传统的电池和电气双层电容器(超级电容器)来说,通常是难以实现的。在众多储能技术路线中,介电储能技术由于其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壳结构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由同轴的核与壳组成,所述核为铁氧体纤维,所述壳为陶瓷纤维;所述核层的基体材料为铁酸钴,所述壳层的纤维基体材料为钛酸钡、锆钛酸铅、二氧化钛、锂镧钛氧中的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壳结构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由同轴的核与壳组成,所述核为铁氧体纤维,所述壳为陶瓷纤维;所述核层的基体材料为铁酸钴,所述壳层的纤维基体材料为钛酸钡、锆钛酸铅、二氧化钛、锂镧钛氧中的一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氧体纤维具有磁性,可以使复合纤维在0.8T的永磁铁下被吸起;所述陶瓷纤维的介电常数高于1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的直径为100nm~1μm,长度为1μm~1mm;其中复合纤维中核与壳的体积比为1:3~3:1。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复合纤维纺丝的前躯体溶胶;(2)将所述纺丝前躯体溶胶转移至注射器中,在1.3~1.5kV/cm的电压下同轴静电纺丝,采用滚筒接受的方式得到复合纤维的前躯体;(3)将所述复合纤维前躯体在20~650℃下如处理烧制纤维,以10℃/min升温,在400℃时保温30min,继续升温,在650℃时保温40min得到烧后复合纤维。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复合纤维在聚合物基柔性复合薄膜中的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君,马昆杰,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