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聚氨酯与非金属材料复合板及应用其的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1888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板材技术领域,它涉及一种防静电聚氨酯与非金属材料复合板及应用其的治具,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防静电聚氨酯与非金属材料复合板,包括聚氨酯层和非金属材料板层;所述聚氨酯层与所述非金属材料板层通过热硫化粘合剂粘接固定。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复合板的聚氨酯层和非金属材料板层两者是通过热硫化粘合剂粘接固定,使聚氨酯层与非金属材料板层两者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客户在买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复合板制作治具时,可以根据需要直接将复合板剪裁成相应的形状即可,相对于现有技术,省去了打孔和拧螺栓的操作,提高了制作治具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静电聚氨酯与非金属材料复合板及应用其的治具
本技术涉及板材
,特别涉及一种防静电聚氨酯与非金属材料复合板及应用其的治具。
技术介绍
冲压机器上的治具一般需要使用到聚氨酯板。由于聚氨酯板为柔性板,需要配合硬质的非金属材料板使用,具体来说,聚氨酯板与硬质非金属材料板两者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以形成一种防静电聚氨酯与非金属材料复合板。由于不同客户对于复合板的尺寸要求不同,故聚氨酯板和硬质非金属材料板两者一般均为单独出售。客户在制作治具时,先要根据设计尺寸对聚氨酯板和硬质非金属材料板进行剪裁,然后分别在聚氨酯板和硬质非金属材料板上打孔,并通过螺栓将两者固定在一起。其加工过程相对较繁琐,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防静电聚氨酯与非金属材料复合板,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客户在使用聚氨酯板和硬质非金属材料板制作治具时,需要对聚氨酯板和硬质非金属材料板剪裁、打孔以及拧螺栓操作,导致治具的加工过程相对较繁琐,费时费力。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防静电聚氨酯与非金属材料复合板的治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防静电聚氨酯与非金属材料复合板,包括聚氨酯层和非金属材料板层;所述聚氨酯层与所述非金属材料板层通过热硫化粘合剂粘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复合板的聚氨酯层和非金属材料板层两者是通过热硫化粘合剂粘接固定,使聚氨酯层与非金属材料板层两者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客户在买回本技术的防静电聚氨酯与非金属材料复合板制作治具时,可以根据需要直接将复合板剪裁成相应的形状即可,相对于现有技术,省去了打孔和拧螺栓的操作,提高了制作治具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聚氨酯层为热固性聚氨酯弹性体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聚氨酯层和热硫化粘合剂均为热固性,从而在加工时可以一起加热固化,使聚氨酯层紧紧地固定在非金属材料板层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非金属材料板层为玻纤板层、电木板层或赛钢板层。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非金属材料板层由于其自身的惰性性能,具有优异的防静电性能,能够对电子元器件提供防静电保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非金属材料板层的靠近所述聚氨酯层的一面具有凸点或凹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高非金属材料板层与热硫化粘合剂的接触面积,提高粘接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点或所述凹点的数量为多个,且在所述非金属材料板层的靠近所述聚氨酯层的一面上均匀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提高非金属材料板层与热硫化粘合剂的接触面积,提高粘接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非金属材料板层的靠近所述聚氨酯层的一面上具有内凹的卡槽,所述聚氨酯层上具有卡接在所述卡槽内的卡扣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扣部与卡槽相卡接的方案与前述的热硫化粘合剂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聚氨酯层与非金属材料板层两者的连接稳定性,防止聚氨酯层从非金属材料板层上脱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为燕尾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槽的燕尾具有限位的功能,可以防止聚氨酯层上的卡扣部从卡槽内脱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在所述非金属材料板层上依次间隔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提高聚氨酯层与非金属材料板层两者的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治具,其包括上述任一种所述的防静电聚氨酯与非金属材料复合板。在上述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治具由于设置上述一种防静电聚氨酯与非金属材料复合板的缘故,因此具有装配时间短的优点。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防静电聚氨酯与非金属材料复合板及应用其的治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复合板的聚氨酯层和非金属材料板层两者是通过热硫化粘合剂粘接固定,使聚氨酯层与非金属材料板层两者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客户在买回本技术的防静电聚氨酯与非金属材料复合板制作治具时,可以根据需要直接将复合板剪裁成相应的形状即可,相对于现有技术,省去了打孔和拧螺栓的操作,提高了制作治具的效率。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静电聚氨酯与非金属材料复合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静电聚氨酯与非金属材料复合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静电聚氨酯与非金属材料复合板的制备工艺的流程图。附图标记:1、聚氨酯层;11、卡扣部;2、非金属材料板层;21、凸点;22、卡槽;3、热硫化粘合剂;100、防静电聚氨酯与非金属材料复合板。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防静电聚氨酯与非金属材料复合板100,其包括聚氨酯层1和非金属材料板层2。聚氨酯层1与非金属材料板层2通过热硫化粘合剂3粘接固定。热硫化粘合剂3俗称热硫化胶水,是指通过加热方式使胶水固化,以把两基材粘接固定在一起。根据不同原材料成份,常见的有硅胶热硫化粘合剂、橡胶热硫化粘合剂以及PU聚氨酯热硫化粘合剂等。在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复合板的聚氨酯层和非金属材料板层两者是通过热硫化粘合剂粘接固定,使聚氨酯层与非金属材料板层两者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客户在买回本技术的防静电聚氨酯与非金属材料复合板制作治具时,可以根据需要直接将复合板剪裁成相应的形状即可,相对于现有技术,省去了打孔和拧螺栓的操作,提高了制作治具的效率。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中,前述的聚氨酯层1可以为热固性聚氨酯弹性体层。热固性聚氨酯弹性体(thermesetpolyurethaneelastomer)也可以称之为浇注型聚氨酯预聚体或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CPUE)。顾名思义,“浇注型”是指制品在成型前的物料为液体,可浇筑。呈液态的物料浇筑后反应固化直接成型制品,其是一种化学加工方法。热固性聚氨酯弹性体成型后受热不再熔化,强热则分解,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特别是在高温或低温下的压缩变形性能好。其中,由于上述的聚氨酯层1和热硫化粘合剂3均为热固性,从而在加工时可以一起加热固化,使聚氨酯层1紧紧地固定在非金属材料板层2上。前述的非金属材料板层2可以为玻纤板层、电木板层或赛钢板层等。非金属材料板层2由于其自身的惰性性能,具有优异的防静电性能,能够对电子元器件提供防静电保护。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前述的非金属材料板层2的靠近聚氨酯层1的一面可以具有凸点21或凹点,以提高非金属材料板层2与热硫化粘合剂3的接触面积,提高粘接效果。进一步的,前述凸点21或凹点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在非金属材料板层2的靠近聚氨酯层1的一面上均匀分布,以进一步提高非金属材料板层2与热硫化粘合剂3的接触面积,提高粘接效果。进一步的,前述非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静电聚氨酯与非金属材料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聚氨酯层(1)和非金属材料板层(2);所述聚氨酯层(1)与所述非金属材料板层(2)通过热硫化粘合剂(3)粘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聚氨酯与非金属材料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聚氨酯层(1)和非金属材料板层(2);所述聚氨酯层(1)与所述非金属材料板层(2)通过热硫化粘合剂(3)粘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聚氨酯与非金属材料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层为热固性聚氨酯弹性体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静电聚氨酯与非金属材料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材料板层(2)为玻纤板层、电木板层或赛钢板层。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静电聚氨酯与非金属材料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材料板层(2)的靠近所述聚氨酯层(1)的一面具有凸点(21)或凹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静电聚氨酯与非金属材料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点(2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欢向敏罗烈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力信陆南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