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式可穿戴控温辅助行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183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8:33
太阳能式可穿戴控温辅助行走装置,包括上身支架和髋部支架,上身支架的下部与髋部支架的上部固定连接,上身支架的后侧设有背包篮,上身支架上设有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逆变器和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上身支架的顶部,蓄电池、逆变器和太阳能控制器设置在背包篮内;大腿电动缸驱动大腿支杆绕铰接点转动,大腿支杆转动从而辅助大腿完成抬腿或放腿的动作,小腿电动缸驱动小腿支杆绕铰接点转动,小腿支杆转动从而辅助小腿完成屈膝或伸腿的动作,在大腿电动缸和小腿电动缸的配合下,辅助使用者完成形状的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式可穿戴控温辅助行走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式可穿戴控温辅助行走装置。
技术介绍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机械系统智能化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许多行业机械的智能化已经开始逐步实现了,而智能机器人系统是当今世界科技文明成果中最为耀眼的一颗璀璨明珠,机械化、智能化亦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显而易见人力因素在今后的社会文明中将占据越来越少的位置,而智能机械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智能机器人系统由于其天生所具有的优势,在未来的社会中必将大放异彩,成为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装备。但是不得不承认在现在的社会科技文明中,智能机器人系统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仍存在许多的不足,功能的单一,智能系统的不完善,材料的局限性,机体结构的巨大等等,使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的太阳能式可穿戴控温辅助行走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太阳能式可穿戴控温辅助行走装置,包括上身支架和髋部支架,上身支架的下部与髋部支架的上部固定连接,上身支架的后侧设有背包篮,上身支架上设有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逆变器和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上身支架的顶部,蓄电池、逆变器和太阳能控制器设置在背包篮内;髋部支架的下部连接有两组辅助行走机构,两组辅助行走机构左右对称设置;上身支架、髋部支架以及两组辅助行走机构上均连接有连接束带。右侧的辅助行走机构包括大腿支杆、小腿支杆、大腿电动缸和小腿电动缸,大腿支杆和小腿支杆沿竖向方向设置,大腿支杆的上端铰接在髋部支架的右侧,小腿支杆的上端铰接在大腿支杆的下端,小腿支杆的下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足踝板;大腿支杆的上部后侧垂直固定有安装杆,大腿电动缸的缸体铰接在髋部支架前侧,大腿电动缸的推杆铰接在大腿支杆的下部前侧,大腿电动缸倾斜设置且大腿电动缸的缸体端部位于大腿电动缸的推杆端部的前侧,小腿电动缸的缸体铰接在安装杆上,小腿电动缸的推杆铰接在小腿支杆的上部后侧,小腿电动缸倾斜设置且小腿电动缸的缸体端部位于小腿电动缸的推杆端部的后侧;大腿支杆、小腿支杆以及足踝板上均连接有连接束带。太阳能电池板的底部设有照明灯,照明灯通过电线与蓄电池连接。太阳能电池板的底部设有电风扇,电风扇通过电线与蓄电池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包括水平电池板和倾斜电池板,水平电池板水平固定在上身支架的顶部,倾斜电池板呈前高后低倾斜设置,倾斜电池板的前侧与水平电池板的后侧固定连接,上身支架分别与倾斜电池板与水平电池板之间均连接有斜撑杆,斜撑杆位于上身支架的左右两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上身支架通过连接束带连接在使用者的上身,髋部支架通过连接束带连接在使用者的髋部,大腿支杆通过连接束带连接在大腿部,小腿支杆通过连接束带连接在小腿部,足踝板通过连接束带捆绑连接在使用者的脚上,至此完成本装置的安装,使用者携带本装置进行行走,在行走时两组辅助行走机构能够对使用者行进、抬腿进行辅助,具体工作原理是:大腿电动缸驱动大腿支杆绕铰接点转动,大腿支杆转动从而辅助大腿完成抬腿或放腿的动作,小腿电动缸驱动小腿支杆绕铰接点转动,小腿支杆转动从而辅助小腿完成屈膝或伸腿的动作,在大腿电动缸和小腿电动缸的配合下,辅助使用者完成形状的动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太阳能式可穿戴控温辅助行走装置,包括上身支架1和髋部支架2,上身支架1的下部与髋部支架2的上部固定连接,上身支架1的后侧设有背包篮3,上身支架1上设有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为现有常规技术,其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逆变器和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上身支架1的顶部,蓄电池、逆变器和太阳能控制器设置在背包篮3内,背包篮3中还设有控温组件;髋部支架2的下部连接有两组辅助行走机构,两组辅助行走机构左右对称设置;上身支架1、髋部支架2以及两组辅助行走机构上均连接有连接束带,连接束带图中未示出。控温组件为半导体制冷器,半导体制冷器能够根据情况调节装置周围环境的温度。右侧的辅助行走机构包括大腿支杆4、小腿支杆5、大腿电动缸6和小腿电动缸7,大腿支杆4和小腿支杆5沿竖向方向设置,大腿支杆4的上端铰接在髋部支架2的右侧,小腿支杆5的上端铰接在大腿支杆4的下端,小腿支杆5的下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足踝板8,足踝板8由软质材料制成;大腿支杆4的上部后侧垂直固定有安装杆9,大腿电动缸6的缸体铰接在髋部支架2前侧,大腿电动缸6的推杆铰接在大腿支杆4的下部前侧,大腿电动缸6倾斜设置且大腿电动缸6的缸体端部位于大腿电动缸6的推杆端部的前侧,小腿电动缸7的缸体铰接在安装杆9上,小腿电动缸7的推杆铰接在小腿支杆5的上部后侧,小腿电动缸7倾斜设置且小腿电动缸7的缸体端部位于小腿电动缸7的推杆端部的后侧;大腿支杆4、小腿支杆5以及足踝板8上均连接有连接束带。太阳能电池板的底部设有照明灯10,照明灯10通过电线与蓄电池连接,使用者在光线不足时,可以打开照明灯10进行照明。太阳能电池板的底部设有电风扇11,电风扇11通过电线与蓄电池连接,使用者根据所处炎热环境,可以自行打开电风扇11进行吹风散热。太阳能电池板包括水平电池板12和倾斜电池板13,水平电池板12水平固定在上身支架1的顶部,倾斜电池板13呈前高后低倾斜设置,倾斜电池板13的前侧与水平电池板12的后侧固定连接,上身支架1分别与倾斜电池板13与水平电池板12之间均连接有斜撑杆14,斜撑杆14位于上身支架1的左右两侧。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上身支架1通过连接束带连接在使用者的上身,髋部支架2通过连接束带连接在使用者的髋部,大腿支杆4通过连接束带连接在大腿部,小腿支杆5通过连接束带连接在小腿部,足踝板8通过连接束带捆绑连接在使用者的脚上,至此完成本装置的安装,使用者携带本装置进行行走,在行走时两组辅助行走机构能够对使用者行进、抬腿进行辅助,具体工作原理是:大腿电动缸6驱动大腿支杆4绕铰接点转动,大腿支杆4转动从而辅助大腿完成抬腿或放腿的动作,小腿电动缸7驱动小腿支杆5绕铰接点转动,小腿支杆5转动从而辅助小腿完成屈膝或伸腿的动作,在大腿电动缸6和小腿电动缸7的配合下,辅助使用者完成形状的动作。本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太阳能式可穿戴控温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身支架和髋部支架,上身支架的下部与髋部支架的上部固定连接,上身支架的后侧设有背包篮,上身支架上设有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逆变器和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上身支架的顶部,蓄电池、逆变器和太阳能控制器设置在背包篮内;背包篮中还设有控温组件,控温组件为半导体制冷器;髋部支架的下部连接有两组辅助行走机构,两组辅助行走机构左右对称设置;上身支架、髋部支架以及两组辅助行走机构上均连接有连接束带;太阳能电池板的底部设有照明灯,照明灯通过电线与蓄电池连接;太阳能电池板的底部设有电风扇,电风扇通过电线与蓄电池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太阳能式可穿戴控温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身支架和髋部支架,上身支架的下部与髋部支架的上部固定连接,上身支架的后侧设有背包篮,上身支架上设有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逆变器和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上身支架的顶部,蓄电池、逆变器和太阳能控制器设置在背包篮内;背包篮中还设有控温组件,控温组件为半导体制冷器;髋部支架的下部连接有两组辅助行走机构,两组辅助行走机构左右对称设置;上身支架、髋部支架以及两组辅助行走机构上均连接有连接束带;太阳能电池板的底部设有照明灯,照明灯通过电线与蓄电池连接;太阳能电池板的底部设有电风扇,电风扇通过电线与蓄电池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式可穿戴控温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右侧的辅助行走机构包括大腿支杆、小腿支杆、大腿电动缸和小腿电动缸,大腿支杆和小腿支杆沿竖向方向设置,大腿支杆的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芹张平张荣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天之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