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增光专利>正文

一种高铁动车自动上下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1772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铁动车自动上下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站前:动车车厢在主车道进行分离,分为动车厢与下客车厢,动车厢以原有的速度向前行驶,下客车厢进行减速行驶,同时停靠在站台内的上客车厢开始启动;进站时:动车厢在主车道匀速向前行驶,下客车厢减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铁动车自动上下客方法,通过将下车乘客与未到站乘客分离在不同的车厢,在到站时车厢分离,下车乘客进行下车,而未到站乘客继续前运动,两者相互不影响,既能满足乘客上下客的需求,同时还能提高高铁的运输速度,乘客能够在不需要停靠沿途站台的情况下到达终点站,大大节省乘客的坐车时间,其次,能够大幅度降低能源的消耗,从而节省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铁动车自动上下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铁动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铁动车自动上下客方法。
技术介绍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基础设施设计速度标准高、可供火车在轨道上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列车运营速度在200km/h以上,动车、全称动力车辆,是指轨道交通系统中装有动力装置的车辆,包括机车和动力车厢两大类。动车装配有驱动车轮,而与之相对应地无驱动装置车辆就是拖车;传统的高铁动车自动上下客方法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1)、由于传统的高铁在到站时,需要所有的车厢进行停车上下客,而高铁重新启动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进行提速;(2)、传统的上下客方法,在到站时需要车厢整体进行停靠,同时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等待上下客,既浪费时间也容易造成车辆磨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铁动车自动上下客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铁动车自动上下客方法,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铁动车自动上下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进站前:动车车厢在主车道进行分离,分为动车厢与下客车厢,动车厢以原有的速度向前行驶,下客车厢进行减速行驶,同时停靠在站台内的上客车厢开始启动;(2)、进站时:动车厢在主车道匀速向前行驶,下客车厢减速,并变更到站台车道,停靠在站台;(3)、车厢对接:上客车厢变道驶入主车道,上客车厢与动车厢之间的对接装置开始对接;(4)、对接后:动车厢进行驱动,上客车厢停止驱动,对接完成后,乘务员将对接处的车门打开。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动车厢、下客车厢和上客车厢均连接有动车车头,动车车厢由后到前第3-5节车厢之间均安装有对接装置,可根据情况进行增减,上客车厢启动前,乘务员根据动车厢所在位置,提前将上客车厢车门关闭。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在车厢分离前,需要下车的乘客向车厢后方移动,移动到下客车厢中,其他乘客移动到动车厢,乘务员根据待上车乘客与下车乘客的人数选择车厢分离位置,同时将分离处的车门关闭。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车厢分离时,检测车厢与站台之间的距离,车厢分离处亮起指示灯,并将控制分离处的对接装置分离。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下客车厢停靠在站台靠出站口的位置,待车辆停稳后,乘务员将车厢车门打开。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上客车厢从站台出发,在站台车道上,逐渐加速,加速到与动车厢速度一致时停止加速,开始进行匀速行驶,在上客车厢达到匀速时,动车厢刚好从主车道驶过变道口,上客车厢跟随在动车厢后进入主车道后,开始加速,并在主车道与动车厢的后端对接。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对接时,动车厢后端的销钉插入到上客车厢前端的锥孔中,再由对接装置内部的自动锁进行锁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下车乘客与未到站乘客分离在不同的车厢,在到站时车厢分离,下车乘客进行下车,而未到站乘客继续前运动,两者相互不影响,既能满足乘客上下客的需求,同时还能提高高铁的运输速度,乘客能够在不需要停靠沿途站台的情况下到达终点站,大大节省乘客的坐车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铁动车自动上下客方法整体结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铁动车自动上下客方法中动车厢与下客车厢分离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铁动车自动上下客方法进站时动车厢、下客车厢与上客车厢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铁动车自动上下客方法出站时动车厢与上客车厢位置示意图。图中:1、主车道;2、站台车道;3、动车厢;4、下客车厢;5、上客车厢;6、站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对比例高铁动车进站前,先进行变更到站台车道,之后不断的减速,并停靠在站台,确认停稳后打开车门,进行上下客,停靠一定时间后,关闭车门,动车开始启动,行驶出站台车道,完成上下客。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高铁动车自动上下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进站前:在车厢分离前,需要下车的乘客向车厢后方移动,移动到下客车厢4中,其他乘客移动到动车厢3,乘务员根据待上车乘客与下车乘客的人数选择车厢分离位置,同时将分离处的车门关闭,动车车厢在主车道1进行分离,车厢分离时,检测车厢与站台6之间的距离,车厢分离处亮起指示灯,并将控制分离处的对接装置分离,分为动车厢3与下客车厢4,动车厢3以原有的速度向前行驶,下客车厢4进行减速行驶,同时停靠在站台6内的上客车厢5开始启动,动车厢3、下客车厢4和上客车厢5均连接有动车车头,动车车厢由后到前第3节车厢之间均安装有对接装置,可根据情况进行增减,上客车厢5启动前,乘务员根据动车厢3所在位置,提前将上客车厢5车门关闭;(2)、进站时:动车厢3在主车道1匀速向前行驶,下客车厢4减速,并变更到站台车道2,停靠在站台6,下客车厢4停靠在站台6靠出站口的位置,待车辆停稳后,乘务员将车厢车门打开;(3)、车厢对接:上客车厢5从站台6出发,在站台车道2上,逐渐加速,加速到与动车厢3速度一致时停止加速,开始进行匀速行驶,在上客车厢5达到匀速时,动车厢3刚好从主车道1驶过变道口,上客车厢5跟随在动车厢3后进入主车道1后,开始加速,并在主车道1与动车厢3的后端对接,对接时,动车厢3后端的销钉插入到上客车厢5前端的锥孔中,再由对接装置内部的自动锁进行锁紧;(4)、对接后:动车厢3进行驱动,上客车厢5停止驱动,对接完成后,乘务员将对接处的车门打开。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高铁动车自动上下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进站前:在车厢分离前,需要下车的乘客向车厢后方移动,移动到下客车厢4中,其他乘客移动到动车厢3,乘务员根据待上车乘客与下车乘客的人数选择车厢分离位置,同时将分离处的车门关闭,动车车厢在主车道1进行分离,车厢分离时,检测车厢与站台6之间的距离,车厢分离处亮起指示灯,并将控制分离处的对接装置分离,分为动车厢3与下客车厢4,动车厢3以原有的速度向前行驶,下客车厢4进行减速行驶,同时停靠在站台6内的上客车厢5开始启动,动车厢3、下客车厢4和上客车厢5均连接有动车车头,动车车厢由后到前第4节车厢之间均安装有对接装置,可根据情况进行增减,上客车厢5启动前,乘务员根据动车厢3所在位置,提前将上客车厢5车门关闭;(2)、进站时:动车厢3在主车道1匀速向前行驶,下客车厢4减速,并变更到站台车道2,停靠在站台6,下客车厢4停靠在站台6靠出站口的位置,待车辆停稳后,乘务员将车厢车门打开;(3)、车厢对接:上客车厢5从站台6出发,在站台车道2上,逐渐加速,加速到与动车厢3速度一致时停止加速,开始进行匀速行驶,在上客车厢5达到匀速时,动车厢3刚好从主车道1驶过变道口,上客车厢5跟随在动车厢3后进入主车道1后,开始加速,并在主车道1与动车厢3的后端对接,对接时,动车厢3后端的销钉插入到上客车厢5前端的锥孔中,再由对接装置内部的自动锁进行锁紧;(4)、对接后:动车厢3进行驱动,上客车厢5停止驱动,对接完成后,乘务员将对接处的车门打开。实施例3如图1所示,一种高铁动车自动上下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进站前:在车厢分离前,需要下车的乘客向车厢后方移动,移动到下客车厢4中,其他乘客移动到动车厢3,乘务员根据待上车乘客与下车乘客的人数选择车厢分离位置,同时将分离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铁动车自动上下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进站前:动车车厢在主车道进行分离,分为动车厢与下客车厢,动车厢以原有的速度向前行驶,下客车厢进行减速行驶,同时停靠在站台内的上客车厢开始启动;(2)、进站时:动车厢在主车道匀速向前行驶,下客车厢减速,并变更到站台车道,停靠在站台;(3)、车厢对接:上客车厢变道驶入主车道,上客车厢与动车厢之间的对接装置开始对接;(4)、对接后:动车厢进行驱动,上客车厢停止驱动,对接完成后,乘务员将对接处的车门打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铁动车自动上下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进站前:动车车厢在主车道进行分离,分为动车厢与下客车厢,动车厢以原有的速度向前行驶,下客车厢进行减速行驶,同时停靠在站台内的上客车厢开始启动;(2)、进站时:动车厢在主车道匀速向前行驶,下客车厢减速,并变更到站台车道,停靠在站台;(3)、车厢对接:上客车厢变道驶入主车道,上客车厢与动车厢之间的对接装置开始对接;(4)、对接后:动车厢进行驱动,上客车厢停止驱动,对接完成后,乘务员将对接处的车门打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动车自动上下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动车厢、下客车厢和上客车厢均连接有动车车头,动车车厢由后到前第3-5节车厢之间均安装有对接装置,可根据情况进行增减,上客车厢启动前,乘务员根据动车厢所在位置,提前将上客车厢车门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动车自动上下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车厢分离前,需要下车的乘客向车厢后方移动,移动到下客车厢中,其他乘客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增光
申请(专利权)人:张增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