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件加工用高效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1770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铸件加工用高效打磨装置,包括工作箱,盛装座,底座,支撑腿,可固定式万向轮,高效打磨轮结构,可调节操控爪结构,辅助除粉罩结构,刷子,机油盒,固定杆,支架,滚轮,轴承和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支撑杆,控制电机,横向轴,砂轮,挡块和固定架的设置,有利于提高铸件打磨效率;螺栓,螺母,Y型机械爪和可伸缩杆的设置,有利于避免人工手持铸件进行打磨容易造成伤害;排放管,通风管罩,风扇电机,连接杆和扇叶的设置,有利于将打磨铸件时产生的金属粉尘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件加工用高效打磨装置
本技术属于打磨
,尤其涉及一种铸件加工用高效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工件打磨装置在工件实际生产或加工过程中经常使用,其主要用于对工件生产中遗留在表面的毛刺进行打磨,传统的打磨方式是通过人力操作打磨机对工件进行逐一打磨,这种传统的打磨方式费事费力,打磨效率低,现有中也有一些自动打磨装置,但其结构复杂,使用成本高,而且,由于工件体积大小不一,现有中的打磨装置不具备调节功能,无法满足不同体积的工件打磨需求,存在较大弊端,需要改进。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866711A,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高效的打磨装置,包括机座、固定在所述机座上的打磨架,所述打磨架前端和后端联通设置,且所述打磨架左右端壁内侧设置有上下伸长的导接槽,所述导接槽中可滑接地安装有滑接板,所述机座上端面中设置有前后伸长的传运槽,所述传运槽中安装有传运机,所述滑接板中设置有槽口朝下的滑接腔,所述滑接腔两侧壁中还可运转地安装有转接轴,所述转接轴右端与固定安装在所述滑接腔右侧壁中的第二电转机连接,所述转接轴上固定安装有凸圆轮,所述滑接腔可上下滑接地安装有推压架,所述推压架上端固定设置有横条部,所述推压架下端中部处固定安装有打磨机;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运行稳定,使用方便。但是现有的打磨装置还存在着铸件打磨效率低,人工手持铸件进行打磨容易造成伤害和打磨铸件时产生的金属粉尘到处飞扬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铸件加工用高效打磨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铸件加工用高效打磨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打磨装置还存在着铸件打磨效率低,人工手持铸件进行打磨容易造成伤害和打磨铸件时产生的金属粉尘到处飞扬的问题。一种铸件加工用高效打磨装置,包括工作箱,盛装座,底座,支撑腿,可固定式万向轮,高效打磨轮结构,可调节操控爪结构,辅助除粉罩结构,刷子,机油盒,固定杆,支架,滚轮,轴承和电机,所述的工作箱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上部,所述的支撑腿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下表面四角位置;所述的可固定式万向轮螺栓连接在支撑腿的下部;所述的高效打磨轮结构安装在底座的上部左侧中后部;所述的可调节操控爪结构安装在底座的上部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辅助除粉罩结构安装在工作箱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刷子放置在机油盒的内部;所述的机油盒活动卡接在盛装座的内部;所述的固定杆横向贯穿滚轮的内部并插接在轴承与轴承之间的内部;所述的支架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上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轴承分别镶嵌在支架与支架的上部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电机螺栓连接在支架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盛装座螺栓连接在工作箱的内侧左下部;所述的高效打磨轮结构包括支撑杆,控制电机,横向轴,砂轮,挡块和固定架,所述的控制电机螺栓连接在支撑杆的右侧上部;所述的横向轴螺纹连接在控制电机的输出轴右侧;所述的砂轮横向套接在横向轴的外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挡块纵向贯穿螺纹连接在横向轴的右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架一端螺栓连接在控制电机的下部右侧,另一端螺栓连接在支撑杆的右侧上部。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操控爪结构包括螺栓,螺母,Y型机械爪,可伸缩杆,承重杆,固定螺栓和滑槽,所述的螺栓纵向贯穿螺纹连接在螺母的内部;所述的Y型机械爪螺纹连接在可伸缩杆的左部;所述的可伸缩杆通过固定螺栓滑动安装在滑槽的中上部;所述的滑槽开设在承重杆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螺母分别镶嵌在Y型机械爪的左部内侧上下两壁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辅助除粉罩结构包括排放管,通风管罩,风扇电机,连接杆,扇叶和防护网,所述的排放管螺纹连接在通风管罩的上部;所述的风扇电机螺栓连接在连接杆与连接杆之间;所述的连接杆分别螺栓连接在通风管罩的内侧上部左右两壁中间位置;所述的扇叶螺纹连接在风扇电机的输出轴下部;所述的防护网横向螺栓连接在通风管罩的内壁下部。优选的,所述的工作箱具体采用正表面带有开口的长方形不锈钢箱。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杆的左部贯穿轴承螺纹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右侧;所述的固定杆与滚轮焊接设置;所述的固定杆与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优选的,所述的滚轮采用长度为二十厘米至二十五厘米的外部设置有钢丝刷的圆柱形不锈钢轮。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杆与底座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的砂轮与横向轴焊接设置;所述的砂轮采用长度为十五厘米至二十厘米的圆柱形CBN立方氮化硼平型轮;所述的砂轮与Y型机械爪前后之间的间距设置在十厘米至十五厘米之间。优选的,所述的可伸缩杆采用伸缩长度为二十厘米至二十五厘米的不锈钢伸缩杆。优选的,所述的承重杆与底座螺栓连接设置。优选的,所述的通风管罩与工作箱贯穿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的排放管与通风管罩连通设置;所述的排放管具体采用直径为二十厘米至三十厘米的铝箔伸缩软管。优选的,所述的防护网采用目数为十六目至二十目的不锈钢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支撑杆,控制电机,横向轴,砂轮,挡块和固定架的设置,有利于提高铸件打磨效率。2.本技术中,所述的螺栓,螺母,Y型机械爪和可伸缩杆的设置,有利于避免人工手持铸件进行打磨容易造成伤害。3.本技术中,所述的承重杆,固定螺栓和滑槽的设置,有利于根据铸件的大小调节合适的高度进行打磨。4.本技术中,所述的排放管,通风管罩,风扇电机,连接杆和扇叶的设置,有利于将打磨铸件时产生的金属粉尘排出。5.本技术中,所述的防护网的设置,有利于阻隔打磨铸件时弹射出的颗粒物,防止颗粒物对扇叶造成损坏。6.本技术中,所述的工作箱具体采用正表面带有开口的长方形不锈钢箱的设置,有利于操作空间广阔,方便打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高效打磨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可调节操控爪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辅助除粉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箱;2、盛装座;3、底座;4、支撑腿;5、可固定式万向轮;6、高效打磨轮结构;61、支撑杆;62、控制电机;63、横向轴;64、砂轮;65、挡块;66、固定架;7、可调节操控爪结构;71、螺栓;72、螺母;73、Y型机械爪;74、可伸缩杆;75、承重杆;76、固定螺栓;77、滑槽;8、辅助除粉罩结构;81、排放管;82、通风管罩;83、风扇电机;84、连接杆;85、扇叶;86、防护网;9、刷子;10、机油盒;11、固定杆;12、支架;13、滚轮;14、轴承;15、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铸件加工用高效打磨装置,包括工作箱1,盛装座2,底座3,支撑腿4,可固定式万向轮5,高效打磨轮结构6,可调节操控爪结构7,辅助除粉罩结构8,刷子9,机油盒10,固定杆11,支架12,滚轮13,轴承14和电机15,所述的工作箱1螺栓连接在底座3的上部,所述的支撑腿4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3的下表面四角位置;所述的可固定式万向轮5螺栓连接在支撑腿4的下部;所述的高效打磨轮结构6安装在底座3的上部左侧中后部;所述的可调节操控爪结构7安装在底座3的上部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辅助除粉罩结构8安装在工作箱1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刷子9放置在机油盒10的内部;所述的机油盒10活动卡接在盛装座2的内部;所述的固定杆11横向贯穿滚轮13的内部并插接在轴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件加工用高效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铸件加工用高效打磨装置包括工作箱(1),盛装座(2),底座(3),支撑腿(4),可固定式万向轮(5),高效打磨轮结构(6),可调节操控爪结构(7),辅助除粉罩结构(8),刷子(9),机油盒(10),固定杆(11),支架(12),滚轮(13),轴承(14)和电机(15),所述的工作箱(1)螺栓连接在底座(3)的上部,所述的支撑腿(4)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3)的下表面四角位置;所述的可固定式万向轮(5)螺栓连接在支撑腿(4)的下部;所述的高效打磨轮结构(6)安装在底座(3)的上部左侧中后部;所述的可调节操控爪结构(7)安装在底座(3)的上部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辅助除粉罩结构(8)安装在工作箱(1)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刷子(9)放置在机油盒(10)的内部;所述的机油盒(10)活动卡接在盛装座(2)的内部;所述的固定杆(11)横向贯穿滚轮(13)的内部并插接在轴承(14)与轴承(14)之间的内部;所述的支架(12)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3)的上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轴承(14)分别镶嵌在支架(12)与支架(12)的上部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电机(15)螺栓连接在支架(12)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盛装座(2)螺栓连接在工作箱(1)的内侧左下部;所述的高效打磨轮结构(6)包括支撑杆(61),控制电机(62),横向轴(63),砂轮(64),挡块(65)和固定架(66),所述的控制电机(62)螺栓连接在支撑杆(61)的右侧上部;所述的横向轴(63)螺纹连接在控制电机(62)的输出轴右侧;所述的砂轮(64)横向套接在横向轴(63)的外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挡块(65)纵向贯穿螺纹连接在横向轴(63)的右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架(66)一端螺栓连接在控制电机(62)的下部右侧,另一端螺栓连接在支撑杆(61)的右侧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件加工用高效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铸件加工用高效打磨装置包括工作箱(1),盛装座(2),底座(3),支撑腿(4),可固定式万向轮(5),高效打磨轮结构(6),可调节操控爪结构(7),辅助除粉罩结构(8),刷子(9),机油盒(10),固定杆(11),支架(12),滚轮(13),轴承(14)和电机(15),所述的工作箱(1)螺栓连接在底座(3)的上部,所述的支撑腿(4)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3)的下表面四角位置;所述的可固定式万向轮(5)螺栓连接在支撑腿(4)的下部;所述的高效打磨轮结构(6)安装在底座(3)的上部左侧中后部;所述的可调节操控爪结构(7)安装在底座(3)的上部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辅助除粉罩结构(8)安装在工作箱(1)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刷子(9)放置在机油盒(10)的内部;所述的机油盒(10)活动卡接在盛装座(2)的内部;所述的固定杆(11)横向贯穿滚轮(13)的内部并插接在轴承(14)与轴承(14)之间的内部;所述的支架(12)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3)的上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轴承(14)分别镶嵌在支架(12)与支架(12)的上部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电机(15)螺栓连接在支架(12)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盛装座(2)螺栓连接在工作箱(1)的内侧左下部;所述的高效打磨轮结构(6)包括支撑杆(61),控制电机(62),横向轴(63),砂轮(64),挡块(65)和固定架(66),所述的控制电机(62)螺栓连接在支撑杆(61)的右侧上部;所述的横向轴(63)螺纹连接在控制电机(62)的输出轴右侧;所述的砂轮(64)横向套接在横向轴(63)的外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挡块(65)纵向贯穿螺纹连接在横向轴(63)的右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架(66)一端螺栓连接在控制电机(62)的下部右侧,另一端螺栓连接在支撑杆(61)的右侧上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件加工用高效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节操控爪结构(7)包括螺栓(71),螺母(72),Y型机械爪(73),可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焕正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津泊福利铸造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