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纤维压制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165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8:11
一种纺织纤维压制成型装置,包括上模具、下模具与外套筒,其中,上模具包括上模体与上模腔,下模具包括下模体与下模腔,上、下模腔上下对接成一个成型腔,外套筒的高度大于上/下模具的高度之和,上模体底面上围绕上模腔的部位上设置有同心的上内/外滑轨,下模体顶面上围绕下模腔的部位上设置有同心的下内/外滑槽,下内滑槽与插入其内部的上内滑轨滑动配合,下外滑槽与插入其内部的上外滑轨滑动配合,上模体内设置有多根与上模腔相通的上通气道,下模体内设置有多根与下模腔相通的下通气道,下通气道的外端经进气区与喷气装置的出气口相通。本设计不仅能不限制纤维棉的形状,提高材料利用率,而且可调性较强,能提高产品的内部均匀度。

A Textile Fiber Compression Molding Device

A textile fiber pressing and forming device includes an upper die, a lower die and an outer sleeve. The upper die includes an upper die and an upper die cavity. The lower die includes a lower die and a lower die cavity. The upper and lower die cavities are butted together to form a forming cavity. The height of the outer sleeve is higher than the sum of the upper and lower dies. Concentric inner/outer sliding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upper die body around the upper die cavity. A concentric lower inner/outer sliding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lower mould around the lower mould cavity, the lower inner sliding groove is sliding matching with the upper inner sliding rail inserted into the lower mould cavity, the lower outer sliding groove is sliding matching with the upper outer sliding rail inserted into the inner mould, the upper mould body is provided with multiple upper airway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mould cavity, the lower mould body is provided with multiple lower airway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mould cavity and the lower airway. The outer end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outlet of the jet device through the intake area. This design can not only not limit the shape of fiber cotton,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materials, but also has strong adjustability, and can improve the internal uniformity of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纤维压制成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纤维棉的制造工艺,属于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织纤维压制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纤维棉是指由各种纺织纤维制作而成的一种成型棉,纺织纤维包括自然纤维与化学纤维,现有的制作工艺多是先将纺织纤维依次经原料开松、梳理成网之后再进行各种加工,如经纬编织、层层叠加、垂直/水平铺网或它们的结合,最后进行烘燥冷却以获得成型棉,不仅加工流程长、工序繁多,而且大大限制了纤维棉的形状,导致制作后续产品时,必须对已得到的纤维棉进行较多的形状改变,如裁剪,从而产生大量的废料,降低纤维棉的材料利用率。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限制纤维棉的形状、降低材料利用率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不限制纤维棉的形状、提高材料利用率的纺织纤维压制成型装置。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纺织纤维压制成型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模具与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包括上模体及其内部开设的上模腔,下模具包括下模体及其内部开设的下模腔,且上模腔、下模腔上下对接成一个成型腔;所述压制成型装置还包括中空的外套筒,该外套筒套装于上模具、下模具的外部,外套筒的高度大于上模具、下模具的高度之和,外套筒的内壁的宽度大于上模具、下模具的宽度;所述上模体的顶面与下压轴相连接,上模体的底面上围绕上模腔的部位上设置有同心的上内滑轨、上外滑轨,上内滑轨、上外滑轨均为环形结构,所述下模体的顶面上围绕下模腔的部位上设置有同心的下内滑槽、下外滑槽,下内滑槽、下外滑槽均为环形结构,下内滑槽与插入其内部的上内滑轨进行滑动配合,下外滑槽与插入其内部的上外滑轨进行滑动配合;所述上模体内设置有多根与上模腔相通的上通气道,上通气道的外端与上模具的外部环境相通,所述下模体内设置有多根与下模腔相通的下通气道,下通气道的外端与下模具底面上设置的进气区相通,进气区的正下方设置有喷气装置的出气口。所述上内滑轨、上外滑轨的结构一致,均包括轨直柱与轨滚球,所述轨直柱的顶端与上模体的底面相连接,轨直柱的底端与轨滚球相连接,且轨滚球的直径大于轨直柱的宽度;所述下内滑槽、下外滑槽的结构一致,均包括槽直腔与槽球腔,所述槽球腔的直径大于槽直腔的宽度,所述槽直腔的顶部与下模体的顶面相连接,槽直腔的底部与槽球腔的顶部相通,槽球腔的底部位于下模体的内部,所述轨直柱与槽直腔进行插入配合,轨滚球与槽球腔进行插入配合。所述槽球腔的底部与底座腔相通,所述底座腔为环形结构,底座腔的横截面为矩形,底座腔的宽度小于槽球腔的直径。所述下模体的顶面上夹于下内滑槽、下外滑槽之间的部位上开设有内凹的隔断槽,所述隔断槽为环形结构,隔断槽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通的隔断直腔、隔断内凹腔、隔断底腔,且隔断直腔、隔断底腔的宽度均大于隔断内凹腔的最大宽度。所述上通气道包括上横气道、上竖气道与上斜气道,所述上横气道的外端与上模体的侧面相通,上竖气道的外端与上模体的顶面相通,上斜气道位于上横气道、上竖气道之间。所述下通气道包括下横气道与下竖气道,所述下横气道的外端与下模体的侧面相通,下竖气道的外端与进气区相通,且下横气道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或0度角。所述喷气装置包括出气口、外环盘与容气罩,所述容气罩为上宽下窄的圆锥体结构,容气罩的底端与进气管道相连接,容气罩的顶端与出气口相连接,出气口的外部套设有外环盘,所述外环盘的顶面上围绕出气口的部位上设置有同心的内气滑轨、外气滑轨,内气滑轨、外气滑轨均为环形结构,所述下模体的底面上围绕进气区的部位上设置有同心的气内滑槽、气外滑槽,气内滑槽、气外滑槽均为环形结构,且气内滑槽与插入其内部的内气滑轨进行滑动配合,气外滑槽与插入其内部的外气滑轨进行滑动配合。所述内气滑轨、外气滑轨的结构一致,均包括气直柱与气滚球,所述气直柱的底端与外环盘的顶面相连接,气直柱的顶端与气滚球相连接,气滚球的直径大于气直柱的宽度;所述气内滑槽、气外滑槽的结构一致,均包括气直腔与气球腔,所述气球腔的直径大于气直腔的宽度,所述气直腔的底部与下模体的底面相连接,气直腔的顶部与气球腔的底部相通,气球腔的顶部位于下模体的内部,气直柱与气直腔进行插入配合,气滚球与气球腔进行插入配合。所述进气管道包括输出管、热风管与冷风管,所述输出管的一端与容气罩的底端相连接,输出管的另一端与热风管、冷风管的内端同时连接,热风管的外端与热风输出装置相连接,冷风管的外端与冷风输出装置相连接,热风管的内部设置有热风单向阀,冷风管的内部设置有冷风单向阀。所述外套筒包括成对设置的左半套筒与右半套筒,所述左半套筒的左侧部与左驱动装置相连接,左半套筒的右侧部与右半套筒的左侧部对接成外套筒,右半套筒的右侧部与右驱动装置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一种纺织纤维压制成型装置中,包括外套筒、上模具与下模具,外套筒套装于上模具、下模具的外部,上、下模具上下正对设置,上、下模腔上下对接成一个成型腔,应用时,先在成型腔内充填有被上、下模腔压制的纺织纤维,再通过喷气装置的出气口向成型腔内输送热空气或冷空气(出气口经下通气道进入成型腔),以对成型腔内纺织纤维进行加热或冷却,使得纺织纤维相互熔接为一体,以得到与成型腔形状相同的纤维棉,由此可见,纤维棉的形状由成型腔的形状而定,而成型腔则可以根据不用的产品需求设计为不同的形状,使得在获取纤维棉之后避免较多的形状修剪,大大降低了废料量,提高了纺织纤维的利用率。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限制纤维棉的形状,能提高材料利用率。2、本专利技术一种纺织纤维压制成型装置中,纺织纤维在输入空气(热空气或冷空气)作用下,并成为纤维棉的过程中,提供外来能量的中介为流动的空气,即风,该种中介不仅穿透能力较强,能够确保成型腔内的纺织纤维全面、无遗漏、全方位的受热或冷却,以提高后续产品纤维棉的内部均匀度,而且在进风的同时,风力能对成型腔内的纺织纤维进行轻拂、振动,使得纺织纤维在整体微震动的状态下进行受热或受冷,从而对纤维棉的整体松紧度、疏密度进行调整,以获得更均匀、更高质量的纤维棉。因此,本专利技术能提高纤维棉的均匀度,以获得高质量的成型棉。3、本专利技术一种纺织纤维压制成型装置中,上模体内设置有多根与上模腔相通的上通气道,下模体内设置有多根与下模腔相通的下通气道,应用时,下通气道主要负责外来空气的进入,上通气道主要负责外来空气的排出,以确保成型腔内气体流动的通畅,避免成型腔内气体的堵塞,以损害纤维棉的内部结构,甚至发生爆炸,此外,上通气道、下通气道的布置位置及疏密度还能对外来空气进入成型腔的流量以及滞留时间进行调控,以对纤维棉的内部结构进行控制,从而满足各种产品需求。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仅安全性较高,而且可调性较强。4、本专利技术一种纺织纤维压制成型装置中,上模体的底面上围绕上模腔的部位上设置有同心的上内滑轨、上外滑轨,下模体的顶面上围绕下模腔的部位上设置有同心的下内滑槽、下外滑槽,下内滑槽与插入其内部的上内滑轨进行滑动配合,下外滑槽与插入其内部的上外滑轨进行滑动配合,应用时,可驱动上内滑轨、上外滑轨与对应的下内滑槽、下外滑槽进行相对滑动,以实现上模具、下模具的相对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纤维压制成型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模具(2)与下模具(3),所述上模具(2)包括上模体(21)及其内部开设的上模腔(22),下模具(3)包括下模体(31)及其内部开设的下模腔(32),且上模腔(22)、下模腔(32)上下对接成一个成型腔(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成型装置还包括中空的外套筒(4),该外套筒(4)套装于上模具(2)、下模具(3)的外部,外套筒(4)的高度大于上模具(2)、下模具(3)的高度之和,外套筒(4)的内壁的宽度大于上模具(2)、下模具(3)的宽度;所述上模体(21)的顶面与下压轴(20)相连接,上模体(21)的底面上围绕上模腔(22)的部位上设置有同心的上内滑轨(23)、上外滑轨(24),上内滑轨(23)、上外滑轨(24)均为环形结构,所述下模体(31)的顶面上围绕下模腔(32)的部位上设置有同心的下内滑槽(33)、下外滑槽(34),下内滑槽(33)、下外滑槽(34)均为环形结构,下内滑槽(33)与插入其内部的上内滑轨(23)进行滑动配合,下外滑槽(34)与插入其内部的上外滑轨(24)进行滑动配合;所述上模体(21)内设置有多根与上模腔(22)相通的上通气道(25),上通气道(25)的外端与上模具(2)的外部环境相通,所述下模体(31)内设置有多根与下模腔(32)相通的下通气道(35),下通气道(35)的外端与下模具(3)底面上设置的进气区(30)相通,进气区(30)的正下方设置有喷气装置(5)的出气口(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纤维压制成型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模具(2)与下模具(3),所述上模具(2)包括上模体(21)及其内部开设的上模腔(22),下模具(3)包括下模体(31)及其内部开设的下模腔(32),且上模腔(22)、下模腔(32)上下对接成一个成型腔(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成型装置还包括中空的外套筒(4),该外套筒(4)套装于上模具(2)、下模具(3)的外部,外套筒(4)的高度大于上模具(2)、下模具(3)的高度之和,外套筒(4)的内壁的宽度大于上模具(2)、下模具(3)的宽度;所述上模体(21)的顶面与下压轴(20)相连接,上模体(21)的底面上围绕上模腔(22)的部位上设置有同心的上内滑轨(23)、上外滑轨(24),上内滑轨(23)、上外滑轨(24)均为环形结构,所述下模体(31)的顶面上围绕下模腔(32)的部位上设置有同心的下内滑槽(33)、下外滑槽(34),下内滑槽(33)、下外滑槽(34)均为环形结构,下内滑槽(33)与插入其内部的上内滑轨(23)进行滑动配合,下外滑槽(34)与插入其内部的上外滑轨(24)进行滑动配合;所述上模体(21)内设置有多根与上模腔(22)相通的上通气道(25),上通气道(25)的外端与上模具(2)的外部环境相通,所述下模体(31)内设置有多根与下模腔(32)相通的下通气道(35),下通气道(35)的外端与下模具(3)底面上设置的进气区(30)相通,进气区(30)的正下方设置有喷气装置(5)的出气口(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纤维压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滑轨(23)、上外滑轨(24)的结构一致,均包括轨直柱(231)与轨滚球(232),所述轨直柱(231)的顶端与上模体(21)的底面相连接,轨直柱(231)的底端与轨滚球(232)相连接,且轨滚球(232)的直径大于轨直柱(231)的宽度;所述下内滑槽(33)、下外滑槽(34)的结构一致,均包括槽直腔(331)与槽球腔(332),所述槽球腔(332)的直径大于槽直腔(331)的宽度,所述槽直腔(331)的顶部与下模体(31)的顶面相连接,槽直腔(331)的底部与槽球腔(332)的顶部相通,槽球腔(332)的底部位于下模体(31)的内部,所述轨直柱(231)与槽直腔(331)进行插入配合,轨滚球(232)与槽球腔(332)进行插入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纺织纤维压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球腔(332)的底部与底座腔(333)相通,所述底座腔(333)为环形结构,底座腔(333)的横截面为矩形,底座腔(333)的宽度小于槽球腔(332)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纺织纤维压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体(31)的顶面上夹于下内滑槽(33)、下外滑槽(34)之间的部位上开设有内凹的隔断槽(36),所述隔断槽(36)为环形结构,隔断槽(36)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通的隔断直腔(361)、隔断内凹腔(362)、隔断底腔(363),且隔断直腔(361)、隔断底腔(363)的宽度均大于隔断内凹腔(362)的最大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纺织纤维压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通气道(25)包括上横气道(2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明王佳伟徐巧梅顺齐姬巧玲肖人彬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