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油性灌浆材料用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1492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氨酯油性灌浆材料用反应釜,包括罐体,罐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胆,罐体的左侧设置有蒸汽进口,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冷凝水出口,内胆的顶部设置有釜盖,釜盖左侧设置有压出管和人孔,釜盖的右侧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式冷凝器,立式冷凝器的顶部设置有导向基座,导向基座的右侧设置有卧式冷凝器,立式冷凝器和卧式冷凝器的外侧均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卧式冷凝器的底部右侧通过导管连通有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输出端通过导管连通有U形管,U形管的左侧输出端通过导管连通有回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蒸汽缓慢加热,和冷凝器散热共同作用提供反应需要的温度环境,提高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氨酯油性灌浆材料用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聚氨酯油性灌浆反应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油性灌浆材料用反应釜。
技术介绍
目前,化学灌浆技术已在我国水电、建筑、交通、和采矿四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已成为应用最广泛、应用量最大的品种之一,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分为聚氨酯水性灌浆材料和聚氨酯油性灌浆材料两大类,聚氨酯油性灌浆材料是由复合聚合多元醇与多元异氰酸酯反应形成,聚氨酯油性灌浆材粘度低,遇水迅速反应且固结膨胀并产生气体二氧化碳,对基层有很强的粘着力、韧性好、不仅可以防水堵漏,更适合于混凝土静缝的防渗堵漏及地基加固、防水堵漏兼备的水池、大坝基础、隧道、矿井、土木建筑工程和水利水电等工程中广泛运用。在聚氨酯油性灌浆材料反应生成时,会需要高温环境和低温环境的共同作用使反应顺利进行,常规的加热是在反应釜釜腔中内盘加热管来提共高温环境,而聚氨酯油性灌浆材料呈粘稠状,并且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聚氨酯油性灌浆材料的浓稠度会越来越高,会对聚氨酯油性灌浆材料造成损坏,使产品产生焦糊,焦糊的产品会附着在加热管上,对加热管有损坏,也影响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氨酯油性灌浆材料用反应釜,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胆(2),所述罐体(1)和内胆(2)之间设置有加热腔(3),所述罐体(1)的左侧设置有蒸汽进口(4),且蒸汽进口(4)的右端伸入加热腔(3)的内部,所述罐体(1)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冷凝水出口(6),且冷凝水出口(6)的顶部伸入加热腔(3)的内部,所述内胆(2)的顶部法兰连接有釜盖(7),所述釜盖(7)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搅拌电机(8),所述搅拌电机(8)的底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搅拌机构(9),且搅拌机构(9)位于内胆(2)的内腔,所述釜盖(7)的左侧设置有压出管(10)和人孔(11),且压出管(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油性灌浆材料用反应釜,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胆(2),所述罐体(1)和内胆(2)之间设置有加热腔(3),所述罐体(1)的左侧设置有蒸汽进口(4),且蒸汽进口(4)的右端伸入加热腔(3)的内部,所述罐体(1)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冷凝水出口(6),且冷凝水出口(6)的顶部伸入加热腔(3)的内部,所述内胆(2)的顶部法兰连接有釜盖(7),所述釜盖(7)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搅拌电机(8),所述搅拌电机(8)的底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搅拌机构(9),且搅拌机构(9)位于内胆(2)的内腔,所述釜盖(7)的左侧设置有压出管(10)和人孔(11),且压出管(10)位于人孔(11)的左侧,所述压出管(10)的输出端伸入内胆(2)的内腔底部,且压出管(10)的左侧壁与内胆(2)的内腔左侧壁贴合,所述釜盖(7)的右侧设置有出气口(12),所述出气口(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式冷凝器(1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正国冯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利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