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消融闭合微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1074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射频消融闭合微导管,包括导管和环绕所述导管的加热电阻;所述射频消融闭合微导管还设有环绕所述导管的光纤光栅。所述加热电阻是内外双层环绕所述导管的单回路片状加热电阻。所述光纤光栅包括内层光纤光栅和外层光纤光栅。所述导管的前端设有超声探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微型超声探头成像,实时观察热消融治疗过程中血管或腔体的状态;采用缠绕在导管上的光纤光栅,探测热消融治疗过程中的温度和应力应变,采用片状加热电阻,可显著提高热消融装置的检测和控制功能,并有效控制射频消融闭合微导管的结构尺寸;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显著提高热消融治疗过程中控制能力和治疗效果,降低治疗风险。

Closed Microcatheter by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closed microcatheter, comprising a catheter and a heating resistance surrounding the catheter; the 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closed microcatheter is also provided with an optical fiber grating surrounding the catheter. The heating resistance is a single circuit sheet heating resistance with inner and outer double layers surrounding the conduit. The fiber grating comprises an inner fiber grating and an outer fiber grating. The front end of the catheter is provided with an ultrasonic probe.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vention are as follows: using micro-ultrasonic probe imaging to observe the state of blood vessel or cavity in real-time during thermal ablation treatment; using fiber grating wound on catheter to detect temperature, stress and strain during thermal ablation treatment; adopting sheet heating resistance, the detection and control function of thermal ablation device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closed microconductance of 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The structure and size of the tub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ontrol ability and therapeutic effect in the process of thermal ablation treatment, and reduce the treatment ris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射频消融闭合微导管
本专利技术属于血管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射频消融闭合微导管。
技术介绍
人的下肢血管系统主要包括表面血管系统和深层血管系统,以及连接这两个系统的各贯穿血管。表面系统包括长或大的隐静脉和短的隐静脉。深层血管系统包括前部和后部胫静脉,它们联合构成踝静脉,后者本身在由短隐静脉连接之后又成为股骨静脉。血管系统包括大量单向瓣膜,用于引导血液流回心脏。各血管瓣膜通常是双凹劈瓣膜,每一凹劈形成一血液的袋囊或储囊,在逆行血液压力下,血液迫使各凹劈的自由表面收拢在一起以防止血液的逆行流动而只允许顺行血液流向心脏。当一不合格的瓣膜出现在流动路径之中时,此瓣膜不能闭合,因为各凹劈不构成适当的密封,而血液的逆行流动不可停止。当一血管瓣膜失效时,加大的变形和压力出现在下部血管各段和居上的各组织之内,有时导致附加的瓣膜失效。经常由瓣膜失效造成的两种血管状况是由曲张静脉和较有代表性的慢性血管不适。曲张静脉状况包括下肢表面血管的扩张(dilation)和扭曲(tortuosity),从而造成难看的褪色、疼痛、肿胀和可能的溃烂。曲张静脉往往涉及一或多个血管瓣膜的不合格,这样使得血液可能在表面系统之内回流。这也可能使得深层血管回流和穿孔(perforator)回流更加严重。血管不适的当前治疗包括一些外科疗法,诸如血管剥离(stripping)、热消融和偶尔的血管分段移植。热消融是利用一种电极装置(一般是一个导管)施加的电能来烧灼或凝结血管的腔道。这种电极装置被插进血管腔道予以定位,并超声下观察,以及参照电极装置(导管)外露的有刻度的部分,来判断电极装置是否到达预定的治疗部位。然后在超声成像的帮助下,在电极装置与周围组织之间注射肿胀液,随着肿胀液的不断注射,使得周围组织与血管壁之间形成一个环绕血管周围的肿胀液通道,这个肿胀液环形通道主要是为了防止电极装置(导管)在进行烧灼血管的时候,灼伤血管周围的人体组织,同时注射肿胀液也可以将被消融的血管腔道进行初步压缩。然后,在血管腔道对应的上方外部皮肤上施加一个压力,促使血管壁与电极装置(导管)紧密接触。之后,开启与电极装置连接的RF(射频)发生器,输出射频信号(电流或电压)到电极装置的电阻回路(加热单元),加热单元迅速升温,将电极装置(导管)周围的血管进行烧灼,血管组织加热至一定的温度(70℃,120℃或其它温度限值),进行蛋白质变性,直至血管壁收缩并固定。然后移动电极装置至下一个需要进行管壁收缩的位置,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所有需要进行血管壁收缩的部位全部进行了收缩,并对收缩的部位的外部器官(如腿)用固定物(如绷带)进行缠绕固定,防止被收缩的血管张开。在上述过程中,目前使用的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血管或腔体器官在加热的过程不够精准,一般设置一个固定的(根据临床医生的经验)加热时间(比如20秒钟的时间)进行加热。这样带来的问题是,有可能加热时间不够,不能将血管或腔体进行有效收缩,还有可能加热时间太长(即血管或腔体已经被有效收缩,而机器仍然在传送能量给患者,增加治疗风险的机会)。另外,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医生无法观察血管内的情况和手术的过程和效果。对于需要插入血管的射频消融闭合微导管来说,其尺寸空间极为有限,普通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影像观察设备无法安装在微导管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射频消融闭合微导管的技术方案,更加准确的检测和控制热消融的治疗过程,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风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射频消融闭合微导管,包括导管和环绕所述导管的加热电阻;所述射频消融闭合微导管还设有环绕所述导管的光纤光栅。更进一步,为了提高加热效果并减小径向尺寸,所述加热电阻是片状加热电阻。更进一步,为了消除电磁干扰,所述加热电阻是内外双层环绕所述导管的单回路片状加热电阻。更进一步,作为双层片状加热电阻的折返结构,所述加热电阻是在前端折返的双层片状加热电阻,或所述加热电阻是在前端焊接的双层片状加热电阻。更进一步,为了提高加热效率并使导管减少受热,所述加热电阻是在前端焊接的双层片状加热电阻,所述双层片状加热电阻的外层片状加热电阻的阻值大于内层片状加热电阻的阻值。更进一步,增加结构刚性并使两层片状加热电阻之间绝缘,在所述双层片状加热电阻之间设有绝缘套管。更进一步,另一种两层片状加热电阻之间绝缘的结构,所述加热电阻是设有绝缘涂层的片状加热电阻。更进一步,为了更准确的检测温度和应力,所述光纤光栅包括内层光纤光栅和外层光纤光栅,所述内层光纤光栅环绕在所述导管和所述加热电阻之间,所述外层光纤光栅环绕在所述加热电阻的外表面。更进一步,较佳的光纤光栅的连接方式是,所述内层光纤光栅附着在所述加热电阻的内表面,所述外层光纤光栅附着在所述加热电阻的外表面。更进一步,为了实时观察热消融治疗过程中的状态,所述导管的前端设有超声探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微型超声探头成像,实时观察热消融治疗过程中血管或腔体的状态;采用缠绕在导管上的光纤光栅,探测热消融治疗过程中的温度和应力应变,采用片状加热电阻,可显著提高热消融装置的检测和控制功能,并有效控制射频消融闭合微导管的结构尺寸;内外双层环绕在所述导管上的单回路片状加热电阻,可以有效抵消来外界的共模的电磁干扰,避免电阻片上的电压或电流的突变,使隔热过程更为稳定。本专利技术可显著提高热消融治疗过程中控制能力和治疗效果,降低治疗风险。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外形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加热电阻和光纤光栅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前端局部结构图,双层加热电阻在前端焊接;图4是本专利技术局部剖视结构图;图5是图4的A部放大图,是导管前端局部剖视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设有绝缘套管的结构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前端局部剖视图,设有绝缘套管;图8是本专利技术应用静脉曲张治疗的示意图,示意热消融过程;图9是本专利技术应用静脉曲张治疗的示意图,示意热消融完成后的状态。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一种射频消融闭合微导管,包括导管10和环绕所述导管的加热电阻20;所述射频消融闭合微导管还设有环绕所述导管的光纤光栅(31、32)。所述加热电阻是片状加热电阻。所述加热电阻是内外双层环绕所述导管的单回路片状加热电阻。所述加热电阻是在前端折返21的双层片状加热电阻,如图1所示;或所述加热电阻是在前端焊接22的双层片状加热电阻,如图3所示。如图3所示,所述加热电阻是在前端焊接的双层片状加热电阻,所述双层片状加热电阻的外层片状加热电阻20a的阻值大于内层片状加热电阻20b的阻值。在所述双层片状加热电阻之间设有绝缘套管70。所述加热电阻是设有绝缘涂层的片状加热电阻。所述光纤光栅包括内层光纤光栅31和外层光纤光栅32,所述内层光纤光栅环绕在所述导管和所述加热电阻之间,所述外层光纤光栅环绕在所述加热电阻的外表面。所述内层光纤光栅附着在所述加热电阻的内表面,所述外层光纤光栅附着在所述加热电阻的外表面。所述导管的前端设有超声探头40。所述导管的侧壁设有热电偶50。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一种射频消融闭合微导管,包括导管10,在所述导管上缠绕有加热电阻20。导管是高分子材料的导管,导管的外径d=1.0mm,导管的壁厚S=0.15mm。加热电阻是片状加热电阻,有两层片状加热电阻内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射频消融闭合微导管,包括导管和环绕所述导管的加热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消融闭合微导管还设有环绕所述导管的光纤光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消融闭合微导管,包括导管和环绕所述导管的加热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消融闭合微导管还设有环绕所述导管的光纤光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频消融闭合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阻是片状加热电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射频消融闭合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阻是内外双层环绕所述导管的单回路片状加热电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射频消融闭合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阻是在前端折返的双层片状加热电阻,或所述加热电阻是在前端焊接的双层片状加热电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射频消融闭合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阻是在前端焊接的双层片状加热电阻,所述双层片状加热电阻的外层片状加热电阻的阻值大于内层片状加热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福义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海康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