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生产组装的D-SUB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0734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于生产组装的D‑SUB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金属外壳、多个金属中空管以及多个导电端子;该绝缘本体的前后两端贯穿形成有多个插孔;该金属外壳套设于绝缘本体的周侧面外;该多个金属中空管分别镶嵌成型固定在对应的插孔中;每一导电端子均包括有一体成型连接的连接柱和铆接部。通过将多个金属中空管分别镶嵌成型固定在对应的插孔中,本产品在生产组装时,可将多个导电端子的连接柱一次分别插入对应之金属中空管的尾端并与金属中空管紧密配合,然后,再将线材的导体排布在对应的铆接部上,然后使用机器一次将各个导电端子的铆接部分别与对应的线材导体铆接固定,从而有效提高了生产组装效率,为生产作业带来便利。

D-SUB connector for easy production and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_SUB connector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production and assembly, including an insulating body, a metal shell, a plurality of metal hollow tubes and a plurality of conductive terminals; the front and rear ends of the insulating body penetrate into a plurality of sockets; the metal shell is set outside the circumferential side of the insulating body; the plurality of metal hollow tubes are respectively embedded and formed and fixed in the corresponding sockets; The electric terminals include a connecting column and a riveting part which are integrally formed and connected. By inserting several metal hollow tubes into the corresponding sockets, the connecting pillars of the conductive terminals can be inserted into the tail end of the corresponding metal hollow tubes at one time and closely cooperated with the metal hollow tubes. Then, the conductors of the wires are arranged on the corresponding riveting parts, and the riveting of the conductive terminals is carried out at one time by a machine. Some parts are riveted and fix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wire conductors, which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production and assembly, and brings convenience to production oper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生产组装的D-SUB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便于生产组装的D-SUB连接器。
技术介绍
D-SUB连接器是连接器的一种。D-SUB连接器生产设计的D-SUB连接器具有多种型号、选项及附件,是一类非常经济的互连解决方案。包括高低频混装、大电流和高密度的D-SUB连接器、连接器,其主要用于显示器的连接。现有的D-SUB连接器,其与外部的线材导体连接普遍采用焊接的方式,这种方式需要将线材与导电端子进行逐一焊接,效率非常低;也有通过铆接的方式,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铆接方式普遍是先将各个导电端子逐一与线材铆接导通,然后再将各个导电端子逐一插装在绝缘本体上,同样的,这种结构方式也使得产品的生产组装效率非常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生产组装的D-SUB连接器,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D-SUB连接器生产组装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生产组装的D-SUB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金属外壳、多个金属中空管以及多个导电端子;该绝缘本体的前后两端贯穿形成有多个插孔;该金属外壳套设于绝缘本体的周侧面外;该多个金属中空管分别镶嵌成型固定在对应的插孔中;每一导电端子均包括有一体成型连接的连接柱和铆接部,多个导电端子的连接柱分别插入对应之金属中空管的尾端并与金属中空管紧密配合,多个导电端子的铆接部均伸出绝缘本体的后端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孔为九个,对应的,该金属中空管、导电端子均为九个,九个插孔呈上下两排排布,其中一排为四个,另一排为五个,且两排插孔彼此错位。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中空管的尾端向后伸出绝缘本体的后端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柱为实心体,其后端面与金属中空管的后端面平齐。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铆接部包括有两轴向依次一体成型连接的U形片。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外壳的外周侧面延伸出有裙边,该裙边的两端均开设有固定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将多个金属中空管分别镶嵌成型固定在对应的插孔中,本产品在生产组装时,可将多个导电端子的连接柱一次分别插入对应之金属中空管的尾端并与金属中空管紧密配合,然后,再将线材的导体排布在对应的铆接部上,然后使用机器一次将各个导电端子的铆接部分别与对应的线材导体铆接固定,从而有效提高了生产组装效率,为生产作业带来便利。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附图标识说明:10、绝缘本体11、插孔20、金属外壳21、裙边22、固定孔30、金属中空管40、导电端子41、连接柱42、铆接部421、U形片。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绝缘本体10、金属外壳20、多个金属中空管30以及多个导电端子40。该绝缘本体10的前后两端贯穿形成有多个插孔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孔11为九个,对应的,该金属中空管30、导电端子40均为九个,九个插孔11呈上下两排排布,其中一排为四个,另一排为五个,且两排插孔11彼此错位。该金属外壳20套设于绝缘本体10的周侧面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外壳20的外周侧面延伸出有裙边21,该裙边21的两端均开设有固定孔22,以便与外部设备固定安装。该多个金属中空管30分别镶嵌成型固定在对应的插孔11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中空管30的尾端向后伸出绝缘本体10的后端面。每一导电端子40均包括有一体成型连接的连接柱41和铆接部42,多个导电端子40的连接柱41分别插入对应之金属中空管30的尾端并与金属中空管30紧密配合,多个导电端子40的铆接部42均伸出绝缘本体10的后端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柱41为实心体,其后端面与金属中空管30的后端面平齐。并且,所述铆接部42包括有两轴向依次一体成型连接的U形片421。详述本实施例的组装过程如下:组装时,首先,将多个金属中空管30放入注塑模具中注塑成型出绝缘本体10,使得多个金属中空管30均与绝缘本体10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接着,一次将多个导电端子40的连接柱41分别插入对应之金属中空管30的尾端紧密配合连接,从而使得多个导电端子40分别与对应的金属中空管30导通连接,然后,将金属外壳20套设于绝缘本体10的周侧面外。使用时,将线材的导体排布在对应的铆接部42上,然后使用机器一次将各个导电端子40的铆接部42分别与对应的线材导体铆接固定,从而实现导通;当外部连接器与本技术对插后,外部导电端子插入插孔11中并与金属中空管30的前端内壁紧密配合,从而实现导通连接。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将多个金属中空管分别镶嵌成型固定在对应的插孔中,本产品在生产组装时,可将多个导电端子的连接柱一次分别插入对应之金属中空管的尾端并与金属中空管紧密配合,然后,再将线材的导体排布在对应的铆接部上,然后使用机器一次将各个导电端子的铆接部分别与对应的线材导体铆接固定,从而有效提高了生产组装效率,为生产作业带来便利。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生产组装的D‑SU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绝缘本体、金属外壳、多个金属中空管以及多个导电端子;该绝缘本体的前后两端贯穿形成有多个插孔;该金属外壳套设于绝缘本体的周侧面外;该多个金属中空管分别镶嵌成型固定在对应的插孔中;每一导电端子均包括有一体成型连接的连接柱和铆接部,多个导电端子的连接柱分别插入对应之金属中空管的尾端并与金属中空管紧密配合,多个导电端子的铆接部均伸出绝缘本体的后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生产组装的D-SU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绝缘本体、金属外壳、多个金属中空管以及多个导电端子;该绝缘本体的前后两端贯穿形成有多个插孔;该金属外壳套设于绝缘本体的周侧面外;该多个金属中空管分别镶嵌成型固定在对应的插孔中;每一导电端子均包括有一体成型连接的连接柱和铆接部,多个导电端子的连接柱分别插入对应之金属中空管的尾端并与金属中空管紧密配合,多个导电端子的铆接部均伸出绝缘本体的后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生产组装的D-SU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为九个,对应的,该金属中空管、导电端子均为九个,九个插孔呈上下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华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