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0323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基板、设置在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上的发光层以及设置在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上且覆盖所述发光层的封装层;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与所述封装层接触的一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封装层的部分位于所述凹槽中。有益效果:封装层通过凹槽与薄膜晶体管基板上的无机膜层相互咬合,增加封装层与薄膜晶体管基板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OLED显示面板弯折过程中封装层与薄膜晶体管基板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OLED器件因其较传统LCD相比具有重量轻巧,广视角,响应时间快,耐低温,发光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显示行业一直被视其为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特别是OLED可以在柔性基板上做成能弯曲的柔性显示屏,这更是OLED显示面板的巨大优势。随着当前OLED行业的发展,动态弯折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当前OLED显示面板主要包括基板、阵列基板、发光段和薄膜封装结构,其中薄膜封装结构常采用无机/有机/无机交叠的方式形成膜层结构。然而,由于薄膜封装结构中位于最下层的膜层与阵列基板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密,随着OLED显示面板弯折次数增加,薄膜封装结构与阵列基板极易发生剥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以解决薄膜封装结构与阵列基板极易发生剥离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OLED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基板;设置在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上的发光层;以及设置在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上且覆盖所述发光层的封装层;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与所述封装层接触的一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封装层的部分位于所述凹槽中。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向靠近所述封装层的方向逐渐变窄。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纵截面的整体形状呈正梯形或水滴状。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绕所述发光层设置有至少一圈。进一步的,至少一条所述凹槽的横截面的整体形状呈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的,至少一条所述凹槽的横截面的每条侧边的形状呈波形状。进一步的,至少一条所述凹槽的横截面的每条侧边的形状呈波浪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在衬底基板上形成薄膜晶体管基板;S20、在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上形成发光层;S30、在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的上表面上形成凹槽;S40、在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上形成填充所述凹槽且覆盖所述发光层的封装层。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30中,采用蚀刻液对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进行蚀刻,以形成所述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向靠近所述封装层的方向逐渐变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封装层通过凹槽与薄膜晶体管基板上的无机膜层相互咬合,增加封装层与薄膜晶体管基板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OLED显示面板弯折过程中封装层与薄膜晶体管基板分离,同时提高封装层中各膜层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封装层中的各膜层相互分离,提高OLED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OLED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中OLED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OLED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图4和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中OLED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OLED显示面板的制备步骤示意图;图7至图9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OLED显示面板的制备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10、衬底基板;20、薄膜晶体管基板;21、无机膜层;30、发光层;40、封装层;41、第一无机层;42、有机层;43、第二无机层;50、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专利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OLED显示面板中,随着OLED显示面板弯折次数增加,薄膜封装结构与阵列基板极易发生剥离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OLED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0、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10上的薄膜晶体管基板20、设置在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20上的发光层30,以及,设置在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20上且覆盖所述发光层30的封装层40。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20与所述封装层40接触的一侧上设置有凹槽50,所述封装层40的部分位于所述凹槽50中。其中,所述封装层40包括覆盖所述发光层30的第一无机层41、设置在所述第一无机层41上的有机层42,以及,覆盖所述第一无机层41和有机层42的第二无机层43,所述第二无机层43的部分位于所述凹槽50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20的顶层为无机膜层21,所述凹槽50设置在所述无机膜层21上。封装层40通过凹槽50与薄膜晶体管基板20上的无机膜层21相互结合,增加封装层40与薄膜晶体管基板20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OLED显示面板弯折过程中封装层40与薄膜晶体管基板20分离,同时提高封装层40中各膜层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封装层40中的各膜层相互分离,提高OLED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具体的,所述凹槽50向靠近所述封装层40的方向逐渐变窄。通过凹槽50实现封装层40与无机膜层21相互咬合,从而达到更大的连接强度,防止OLED显示面板弯折过程中封装层40与薄膜晶体管基板20分离。进一步的,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50的纵截面的整体形状呈正梯形。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凹槽50的纵截面的整体形状呈水滴状。如图3所示,所述凹槽50绕所述发光层30设置有至少一圈,并且,所述凹槽50向远离所述发光层30的方向依次排布。通过将凹槽50沿发光层30周侧设置,提高凹槽50的长度,从而进一步增强封装层40与薄膜晶体管基板20的连接强度。需要说明的是,如3中仅示意了凹槽50的数量为2条的情况,在实际实施中,凹槽50的数量也可为3条、4条或更多条。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至少一条所述凹槽50的横截面的整体形状呈平行四边形。如图4和图5所示,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至少一条所述凹槽50的横截面的每条侧边的形状呈波形状。进一步的,至少一条所述凹槽50的横截面的每条侧边的形状呈折线波形状(参见图4)或波浪状(参见图5)。图3中仅示意了所有所述凹槽50的横截面的整体形状呈平行四边形的情况,图4和图5中仅示意了所有所述凹槽50的横截面的每条侧边的形状呈波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中,当凹槽50的数量为两条或更多时,可将不同形状的凹槽50相互组合设置,例如,一条凹槽50的整体形状呈平行四边形,另一条凹槽50的横截面的每条侧边的形状呈波形状。基于上述OLED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如图6所示,所示OLED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在衬底基板10上形成薄膜晶体管基板20;S20、在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20上形成发光层30;S30、在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20的上表面上形成凹槽50;S40、在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20上形成填充所述凹槽50且覆盖所述发光层30的封装层40。如图7所示,在衬底基板10上形成薄膜晶体管基板20后,在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20上形成发光层30。如图8所示,在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20的顶层的无机膜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基板;设置在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上的发光层;以及设置在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上且覆盖所述发光层的封装层;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与所述封装层接触的一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封装层的部分位于所述凹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基板;设置在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上的发光层;以及设置在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上且覆盖所述发光层的封装层;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与所述封装层接触的一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封装层的部分位于所述凹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向靠近所述封装层的方向逐渐变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纵截面的整体形状呈正梯形或水滴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绕所述发光层设置有至少一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所述凹槽的横截面的整体形状呈平行四边形。6.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