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泵体组件及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858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轴、泵体组件及压缩机,解决了压缩机曲轴泵油入口处易产生涡流从而增加泵油阻力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轴本体,其第一端置于润滑介质中;泵油结构,包括在所述轴本体的第一端的端面上开设的沿轴向设置的输油主孔道,以及在所述轴本体的第一端的外周壁上开设的若干增强泵油孔道,且所述增强泵油孔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输油主孔道,第二端穿透所述轴本体的第一端的外周壁。增强泵油孔道将输油主孔道与轴本体的第一端的外周壁连通,增强泵油孔道在轴本体第一端附近形成部分张力,当轴本体在旋转动力源的驱动下旋转时,可有效减少轴对润滑介质的搅动,减少涡流现象的发生,进而提升润滑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泵体组件及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具体涉及一种轴、泵体组件及压缩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家油品进口越来越依赖进口,油品供应随时中断,进而影响国家发展。而压缩机为了保证充分润滑,保证可靠性,压缩机需要注入大量冷冻油,这与国家发展战略相背。为满足国家发展,压缩机冷冻油减小或被替代已为一大发展趋势。旋转压缩机的曲轴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长轴、偏心轴和短轴。偏心部置于压缩机泵体的气缸内腔,曲轴通过长短轴做同心运动,带动偏心部做旋转运动,和气缸一起形成吸气腔、压缩腔,进而实现压缩气体。现有技术中常见曲轴如图1所示,包括长轴1、短轴2和偏心部3组成。压缩机装配图如图2,下部为油池,主要由泵体、下盖、壳体构成密闭容积,为保证压缩机润滑,冷冻油液面需位于气缸1/2高度以上,曲轴离下盖距离h>10mm,压缩机运行时,泵体运转,油池油量通过曲轴中心向上运动,流至泵体内。若响应国家政策进行减油后,压缩机泵体会存在润滑不足的情况,如此需要将泵体下移,若泵体下移后又极易容易在曲轴下端产生涡流,增加冷冻油流动阻力,从而使得冷冻油无法被充分利用输送到需要润滑的部位,导致压缩机中部件润滑不充分从而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本体(1),其第一端置于润滑介质(3)中;泵油结构,包括在所述轴本体(1)的第一端的端面上开设的沿轴向设置的输油主孔道(131),以及在所述轴本体(1)的第一端的外周壁上开设的若干增强泵油孔道(132),且所述增强泵油孔道(132)的第一端连通所述输油主孔道(131),第二端穿透所述轴本体(1)的第一端的外周壁;所述轴本体(1)在旋转动力源的驱动作用下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所述润滑介质(3)依次经由所述增强泵油孔道(132)的第二端和第一端进入所述输油主孔道(1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本体(1),其第一端置于润滑介质(3)中;泵油结构,包括在所述轴本体(1)的第一端的端面上开设的沿轴向设置的输油主孔道(131),以及在所述轴本体(1)的第一端的外周壁上开设的若干增强泵油孔道(132),且所述增强泵油孔道(132)的第一端连通所述输油主孔道(131),第二端穿透所述轴本体(1)的第一端的外周壁;所述轴本体(1)在旋转动力源的驱动作用下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所述润滑介质(3)依次经由所述增强泵油孔道(132)的第二端和第一端进入所述输油主孔道(1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泵油孔道(132)的第一端向远离所述轴本体(1)的第一端的端面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泵油孔道(132)的中心线与所述输油主孔道(131)的中心轴线具有夹角a,且10°≤a≤9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泵油孔道(132)的中心延长线指向或不指向所述输油主孔道(131)的中心轴线。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主孔道(131)的底部段呈变径孔结构,所述变径孔的小口端远离所述轴本体(1)的第一端的端面方向设置,所述变径孔的孔内壁形成导油面(13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剑国丁学超张洪钰伍文轩彭小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