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桥梁伸缩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964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抗震桥梁伸缩缝装置,包括燕尾块一、燕尾块二、燕尾槽一以及燕尾槽二,所述燕尾块一和燕尾块二均设置在大齿板后端且燕尾块一设置在燕尾块二右侧,所述燕尾槽一和燕尾槽二均开设在大齿板前端且燕尾槽一设置在燕尾槽二左侧,该设计通过将一组大齿板上的燕尾块一和燕尾块二分别安插在相邻大齿板上的燕尾槽二和燕尾槽一内,达到两组大齿板快速对接的目的,降低两组大齿板之间连接的难度,解决了多组大齿板组合时缺少对接结构,两组大齿板之间容易发生窜位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震桥梁伸缩缝装置
本技术是抗震桥梁伸缩缝装置,属于伸缩缝

技术介绍
建筑伸缩缝即伸缩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施工缝方向的适当部位设置的一条构造缝,由于桥梁伸缩缝较长,需要多组大齿板与小齿板贴合连接,但缺少对接结构,两组大齿板之间容易发生窜位情况,便捷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抗震桥梁伸缩缝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对接便捷,加工方便,操作简单,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抗震桥梁伸缩缝装置,包括桥梁体一、橡胶垫、大齿板、对接组件、钢条、滑槽、小齿板、不锈钢滑板以及桥梁体二,所述橡胶垫中间位置设有V型褶皱且褶皱将橡胶垫分为左半部和右半部,橡胶垫右半部和桥梁体一上端面相贴合且橡胶垫左半部和桥梁体二上端面右侧相贴合,大齿板安装在橡胶垫上端面,钢条设置在大齿板左端,且钢条左端为梳齿状,桥梁体二设置在桥梁体一左侧,不锈钢滑板固定在橡胶垫上端面,小齿板固定在不锈钢滑板上端面,滑槽开设在小齿板右端且滑槽内设有钢条,所述对接组件包括燕尾块一、燕尾块二、燕尾槽一以及燕尾槽二,所述燕尾块一和燕尾块二均设置在大齿板后端且燕尾块一设置在燕尾块二右侧,所述燕尾槽一和燕尾槽二均开设在大齿板前端且燕尾槽一设置在燕尾槽二左侧。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大齿板上端面右侧加工有多组沉头孔一且沉头孔一内安装内六角螺栓一,所述橡胶垫上端面右侧开设多组通孔一,所述内六角螺栓一穿过沉头孔一和通孔一与桥梁体一相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钢条和滑槽均设有两组以上,两组以上所述钢条等距设置在大齿板左端,两组以上所述滑槽等距开设在小齿板右端。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小齿板上端面加工有多组沉头孔二且沉头孔二内安装内六角螺栓二,所述不锈钢滑板上端面左侧加工多组通孔二且通孔二与沉头孔二相通,所述橡胶垫上端面左侧加工多组通孔三且通孔三与通孔二相通,所述内六角螺栓二穿过沉头孔二、通孔二以及通孔三与桥梁体二相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燕尾块一和燕尾块二规格相同且燕尾块一和燕尾槽二与大齿板均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燕尾槽一和燕尾槽二规格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抗震桥梁伸缩缝装置,因本技术添加了燕尾块一、燕尾块二、燕尾槽一以及燕尾槽二,该设计通过将一组大齿板上的燕尾块一和燕尾块二分别安插在相邻大齿板上的燕尾槽二和燕尾槽一内,达到两组大齿板快速对接的目的,降低两组大齿板之间连接的难度,解决了多组大齿板组合时缺少对接结构,两组大齿板之间容易发生窜位情况,本技术对接便捷,加工方便,操作简单,可靠性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抗震桥梁伸缩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桥梁体一、2-橡胶垫、3-大齿板、4-燕尾块一、5-燕尾块二、6-钢条、7-滑槽、8-小齿板、9-不锈钢滑板、10-桥梁提二、11-燕尾槽一、12-燕尾槽二。具体实施方式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技术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技术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技术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抗震桥梁伸缩缝装置,包括桥梁体一1、橡胶垫2、大齿板3、对接组件、钢条6、滑槽7、小齿板8、不锈钢滑板9以及桥梁体二10,橡胶垫2中间位置设有V型褶皱且褶皱将橡胶垫2分为左半部和右半部,橡胶垫2右半部和桥梁体一1上端面相贴合且橡胶垫2左半部和桥梁体二10上端面右侧相贴合,大齿板3安装在橡胶垫2上端面,钢条6设置在大齿板3左端,且钢条6左端为梳齿状,桥梁体二10设置在桥梁体一1左侧,不锈钢滑板9固定在橡胶垫2上端面,小齿板8固定在不锈钢滑板9上端面,滑槽7开设在小齿板8右端且滑槽7内设有钢条6,通过钢条6在滑槽7内滑动实现桥梁伸缩的功能,降低桥梁断裂的概率。对接组件包括燕尾块一4、燕尾块二5、燕尾槽一11以及燕尾槽二12,燕尾块一4和燕尾块二5均设置在大齿板3后端且燕尾块一4设置在燕尾块二5右侧,燕尾槽一11和燕尾槽二12均开设在大齿板3前端且燕尾槽一11设置在燕尾槽二12左侧,在将两块大齿板3进行组合时,将一组大齿板3上的燕尾块一4和燕尾块二5分别同时插入另一块大齿板3上的燕尾槽二12和燕尾槽一11内,从而一组大齿板3的后端面与另一组大齿板3的前端面相贴合,达到两组大齿板3对接的目的,防止两组大齿板3之间发生左右方向的窜位。大齿板3上端面右侧加工有多组沉头孔一且沉头孔一内安装内六角螺栓一,橡胶垫2上端面右侧开设多组通孔一,内六角螺栓一穿过沉头孔一和通孔一与桥梁体一1相连接,将内六角螺栓一穿过通孔一拧入桥梁体一1内,达到固定大齿板3与橡胶垫2右端的目的。滑槽7设有两组以上,两组以上滑槽7等距开设在小齿板8右端,梳齿状的钢条6与滑槽7相互配合提高桥梁伸缩的稳定性。小齿板8上端面加工有多组沉头孔二且沉头孔二内安装内六角螺栓二,不锈钢滑板9上端面左侧加工多组通孔二且通孔二与沉头孔二相通,橡胶垫2上端面左侧加工多组通孔三且通孔三与通孔二相通,内六角螺栓二穿过沉头孔二、通孔二以及通孔三与桥梁体二10相连接,将内六角螺栓二穿过沉头孔二、通孔二以及通孔三拧入桥梁体二10内,完成橡胶垫2左端、不锈钢滑板9以及小齿板8的固定安装。燕尾块一4和燕尾块二5规格相同且燕尾块一4和燕尾槽二12与大齿板3均为一体成型结构,燕尾槽一11和燕尾槽二12规格相同,规格相同便于加工,一体成型降低生产难度。本文所描述的概念在不偏离其精神和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实施成其它形式。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应被视为例示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技术的范围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而不是根据之前的这些描述进行确定。在权利要求的字面意义及等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属于这些权利要求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桥梁伸缩缝装置,包括桥梁体一、橡胶垫、大齿板、对接组件、钢条、滑槽、小齿板、不锈钢滑板以及桥梁体二,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中间位置设有V型褶皱且褶皱将橡胶垫分为左半部和右半部,橡胶垫右半部和桥梁体一上端面相贴合且橡胶垫左半部和桥梁体二上端面右侧相贴合,大齿板安装在橡胶垫上端面,钢条设置在大齿板左端,且钢条左端为梳齿状,桥梁体二设置在桥梁体一左侧,不锈钢滑板固定在橡胶垫上端面,小齿板固定在不锈钢滑板上端面,滑槽开设在小齿板右端且滑槽内设有钢条;所述对接组件包括燕尾块一、燕尾块二、燕尾槽一以及燕尾槽二,所述燕尾块一和燕尾块二均设置在大齿板后端且燕尾块一设置在燕尾块二右侧,所述燕尾槽一和燕尾槽二均开设在大齿板前端且燕尾槽一设置在燕尾槽二左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桥梁伸缩缝装置,包括桥梁体一、橡胶垫、大齿板、对接组件、钢条、滑槽、小齿板、不锈钢滑板以及桥梁体二,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中间位置设有V型褶皱且褶皱将橡胶垫分为左半部和右半部,橡胶垫右半部和桥梁体一上端面相贴合且橡胶垫左半部和桥梁体二上端面右侧相贴合,大齿板安装在橡胶垫上端面,钢条设置在大齿板左端,且钢条左端为梳齿状,桥梁体二设置在桥梁体一左侧,不锈钢滑板固定在橡胶垫上端面,小齿板固定在不锈钢滑板上端面,滑槽开设在小齿板右端且滑槽内设有钢条;所述对接组件包括燕尾块一、燕尾块二、燕尾槽一以及燕尾槽二,所述燕尾块一和燕尾块二均设置在大齿板后端且燕尾块一设置在燕尾块二右侧,所述燕尾槽一和燕尾槽二均开设在大齿板前端且燕尾槽一设置在燕尾槽二左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桥梁伸缩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齿板上端面右侧加工有多组沉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新丁晔赵帅傅博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民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