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式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34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5:31
一种盘式制动器,包括:内衬块及外衬块;按压装置,构成为将所述内衬块及所述外衬块按压于所述制动盘,所述按压装置包括第一按压构件及第二按压构件和框架,该第一按压构件及第二按压构件能够与所述制动盘的旋转轴线平行地移动,该框架是呈框状的刚体,能够在与所述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移动;及壳体,安装于非旋转体,保持所述按压装置,所述壳体包括将所述内衬块及所述外衬块保持为能够在与所述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移动的衬块销,所述衬块销在与所述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的两端部处保持于所述壳体。

disc brake

A disc brake includes: an inner lining block and an outer lining block; a pressing device is composed of a pressing device for pressing the inner lining block and the outer lining block on the brake disc. The press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pressing member and a second pressing member and a frame. The first pressing member and the second pressing member can move parallel to the rotating axis of the brake disc, and the frame is a frame-shaped rigid body. The housing includes a lining pin that keeps the lining block and the outer lining block in a direction parallel to the rotation axis, and the lining pin is maintained at two ends parallel to the rotation axis in the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盘式制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盘式制动器。
技术介绍
在日本实开昭55-175641、日本特开2016-102573、日本特许6001647中记载了一种盘式制动器,该盘式制动器具备(a)与车轮一起旋转的制动盘、(b)位于制动盘的两侧的内衬块及外衬块、(c)将内衬块及外衬块按压于制动盘的按压装置及(d)保持按压装置并且保持内衬块及外衬块的壳体。日本实开昭55-175641所记载的盘式制动器是浮动型的盘式制动器,按压装置包括框架,框架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保持于壳体。另外,内衬块及外衬块经由衬块销而保持于壳体,但衬块销在一端部处保持于壳体,另一端部处于自由的状态。日本特开2016-102573、日本特许6001647所记载的盘式制动器是对向型的盘式制动器,按压装置设置于壳体。另外,在壳体的制动盘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缸膛,内活塞、外活塞分别以液密且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通过内活塞将内衬块按压于制动盘,通过外活塞将外衬块按压于制动盘。需要说明的是,日本特许6001647所记载的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利用碳纤维增强树脂来制造。由此,谋求盘式制动器的轻量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按压装置具备框架的浮动型的盘式制动器的改良。例如在于,使得能够将内衬块及外衬块稳定地保持于壳体,使得浮动型的盘式制动器能够良好地发挥作用,等等。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的盘式制动器包括:内衬块及外衬块,位于隔着与车轮一起旋转的制动盘的位置;按压装置,构成为将所述内衬块及所述外衬块按压于所述制动盘,所述按压装置包括第一按压构件、第二按压构件及框架,所述第一按压构件能够与所述制动盘的旋转轴线平行地朝向所述制动盘移动,所述第二按压构件能够向离开所述制动盘的方向移动,所述框架是呈框状的刚体,具有第一边部和第二边部,且能够在与所述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边部与所述外衬块对向,所述第二边部在与所述制动盘的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上从所述第一边部分离,并与所述第二按压构件卡合;及壳体,安装于非旋转体,保持所述按压装置并且保持所述内衬块及所述外衬块,所述壳体包括将所述内衬块及所述外衬块保持为能够在与所述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移动的衬块销,所述衬块销在与所述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的两端部处保持于所述壳体。根据第一方案,能够使得内衬块及外衬块稳定地保持于壳体。在第一方案中,可以是,所述壳体包括保持所述按压装置的主壳体部和从所述主壳体部越过所述制动盘而向所述主壳体部的隔着制动盘的相反侧伸出的桥部,所述衬块销的一端部保持于所述主壳体部,另一端部保持于所述桥部。在第一方案中,可以是,所述壳体包括保持所述按压装置的主壳体部和设置于所述主壳体部的多个被卡合部,所述框架包括能够卡合于所述多个被卡合部的多个卡合部,通过使所述多个卡合部卡合于所述多个被卡合部而保持于所述主壳体部,在所述多个卡合部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多个被卡合部中的至少一个之间分别设置有作为弹性构件的第一弹性构件。在第一方案中,可以是,所述第一弹性构件的腐蚀电位是所述框架的腐蚀电位与所述壳体的腐蚀电位之间的高度。在第一方案中,可以是,所述壳体包括保持所述按压装置的主壳体部和在所述主壳体部的与所述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上的两侧的部分分别以在与所述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上隔开的方式设置的各多个被卡合部,所述框架包括以互相在与所述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上隔开的方式设置且分别将所述第一边部与所述第二边部连结的第三边部及第四边部和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边部和所述第四边部各自的互相对向的部分且能够卡合于所述各多个被卡合部的各多个卡合部,所述框架通过使所述各多个卡合部分别卡合于所述各多个被卡合部而保持于所述主壳体部,在所述框架的侧视图中,所述框架的重心位于所述各多个被卡合部中的位于两端的被卡合部之间。在第一方案中,可以是,所述框架具有凸部,该凸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边部的与所述第二按压构件对向的部分,在与所述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突出,所述第二按压构件具有凹部,该凹部设置于与所述凸部对应的部分,在与所述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上凹陷,在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之间设置有作为弹性构件的第二弹性构件,所述第二边部经由所述第二弹性构件而卡合于所述第二按压构件。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所述凸部在所述制动盘的周向上呈由曲面规定的形状。在第一方案中,可以是,所述框架包括第三边部及第四边部,该第三边部及该第四边部以互相在与所述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上隔开的方式设置,分别将所述第一边部与所述第二边部连接,且以不越过所述内衬块和所述外衬块的方式越过所述制动盘。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若将与基准线正交且包含中心线的面设为中心基准面,则所述第三边部和所述第四边部各自的与所述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的多个截面各自的矩心分别位于所述中心基准面上,所述基准线是与所述中心线和所述制动盘的旋转轴线正交的直线,所述中心线是通过所述第一按压构件的中心和所述第二按压构件的中心的直线。在第一方案中,可以是,若将与基准线正交且包含所述中心线的面设为中心基准面,则所述第一边部及所述第二边部各自的与多个所述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的截面各自的矩心分别位于所述中心基准面上,所述基准线是与所述中心线和所述制动盘的旋转轴线正交的直线,所述中心线是通过所述第一按压构件的中心和所述第二按压构件的中心的直线。在第一方案中,可以是,所述壳体包括多个所述衬块销,多个所述衬块销分别在与所述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的两端部处保持于所述壳体。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的盘式制动器包括:内衬块及外衬块,位于隔着与车轮一起旋转的制动盘的位置;按压装置,构成为将所述内衬块及所述外衬块按压于所述制动盘;及壳体,安装于非旋转体,保持所述按压装置并且保持所述内衬块及所述外衬块。所述按压装置包括:第一按压构件,能够与所述制动盘的旋转轴线平行地朝向所述制动盘移动;第二按压构件,能够与所述制动盘的旋转轴线平行地向离开所述制动盘的方向移动;及框架,是呈框状的刚体,具有第一边部、第二边部、第三边部及第四边部,且能够在与所述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边部与所述外衬块对向,所述第二边部在与所述车轮的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上从所述第一边部分离,且卡合于所述第二按压构件,所述第三边部及所述第四边部互相在与所述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上隔开,且在与所述第一边部及所述第二边部交叉的方向上延伸,若将与基准线正交且包含中心线的面设为中心基准面,则所述第三边部及所述第四边部各自的与多个所述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各自的矩心分别位于所述中心基准面上,所述基准线是与所述中心线和所述制动盘的旋转轴线正交的直线,所述中心线是通过所述第一按压构件的中心和所述第二按压构件的中心的直线。根据第二方案,能够抑制盘式制动器的作用状态下的框架的变形,能够良好地抑制由框架的变形等引起的按压力的下降。需要说明的是,在日本实开昭55-175641中,没有框架的第三边部及第四边部的与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的多个截面各自的矩心位于中心基准面上的意思的记载。在第二方案中,可以是,所述第一边部及所述第二边部各自的与所述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多个截面各自的矩心分别位于所述中心基准面上。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及技术上和工业上的意义将会在下面参照附图来进行说明,在这些附图中,相同标号表示相同要素,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盘式制动器的立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内衬块及外衬块,位于隔着与车轮一起旋转的制动盘的位置;按压装置,构成为将所述内衬块及所述外衬块按压于所述制动盘,所述按压装置包括第一按压构件、第二按压构件及框架,所述第一按压构件能够与所述制动盘的旋转轴线平行地朝向所述制动盘移动,所述第二按压构件能够与所述制动盘的旋转轴线平行地向离开所述制动盘的方向移动,所述框架是呈框状的刚体,具有第一边部和第二边部,且能够在与所述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边部与所述外衬块对向,所述第二边部在与所述制动盘的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上从所述第一边部分离,且与所述第二按压构件卡合;及壳体,安装于非旋转体,保持所述按压装置并且保持所述内衬块及所述外衬块,所述壳体包括将所述内衬块及所述外衬块保持为能够在与所述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移动的衬块销,所述衬块销在与所述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的两端部处保持于所述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08 JP 2017-2358241.一种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内衬块及外衬块,位于隔着与车轮一起旋转的制动盘的位置;按压装置,构成为将所述内衬块及所述外衬块按压于所述制动盘,所述按压装置包括第一按压构件、第二按压构件及框架,所述第一按压构件能够与所述制动盘的旋转轴线平行地朝向所述制动盘移动,所述第二按压构件能够与所述制动盘的旋转轴线平行地向离开所述制动盘的方向移动,所述框架是呈框状的刚体,具有第一边部和第二边部,且能够在与所述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边部与所述外衬块对向,所述第二边部在与所述制动盘的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上从所述第一边部分离,且与所述第二按压构件卡合;及壳体,安装于非旋转体,保持所述按压装置并且保持所述内衬块及所述外衬块,所述壳体包括将所述内衬块及所述外衬块保持为能够在与所述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移动的衬块销,所述衬块销在与所述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的两端部处保持于所述壳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保持所述按压装置的主壳体部和从所述主壳体部越过所述制动盘而向所述主壳体部的隔着制动盘的相反侧伸出的桥部,所述衬块销的一端部保持于所述主壳体部,另一端部保持于所述桥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保持所述按压装置的主壳体部和设置于所述主壳体部的多个被卡合部,所述框架包括能够卡合于所述多个被卡合部的多个卡合部,通过使所述多个卡合部卡合于所述多个被卡合部而保持于所述主壳体部,在所述多个卡合部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多个被卡合部中的至少一个之间分别设置有作为弹性构件的第一弹性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构件的腐蚀电位是所述框架的腐蚀电位与所述壳体的腐蚀电位之间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保持所述按压装置的主壳体部和在所述主壳体部的与所述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上的两侧的部分分别以在与所述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上隔开的方式设置的各多个被卡合部,所述框架包括以互相在与所述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上隔开的方式设置且分别将所述第一边部与所述第二边部连结的第三边部及第四边部和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边部和所述第四边部各自的互相对向的部分且能够卡合于所述各多个被卡合部的各多个卡合部,所述框架通过使所述各多个卡合部分别卡合于所述各多个被卡合部而保持于所述主壳体部,在所述框架的侧视图中,所述框架的重心位于所述各多个被卡合部中的位于两端的被卡合部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具有凸部,该凸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边部的与所述第二按压构件对向的部分,在与所述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突出,所述第二按压构件具有凹部,该凹部设置于与所述凸部对应的部分,在与所述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凹陷,在所述凸部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山智宏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