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导引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236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动导引运输车,为降低柔性管破损的风险而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自动导引运输车包括:车体,在车体的端部和/或侧部设有柔性管,在所述柔性管上安装有检测所述柔性管内部气压变化的气压传感器,在所述柔性管外部套设有柔性保护套。所述自动导引运输车上安装有所述的碰撞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对自动导引运输车的碰撞检测防护。

An Automatic Guided Transport Vehicle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guided transport vehicle, which is invented to reduce the risk of flexible pipe breakage. The automatic guided transporter comprises a body, a flexible tube is arranged at the end and/or side of the body, a pressure sensor is installed on the flexible tube to detect the change of air pressure inside the flexible tube, and a flexible protective sleeve is arrang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flexible tube. The collision detection device is installed on the automatic guided transport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collision detection and protection of an automatic guided transport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导引运输车
本技术涉及碰撞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导引运输车。
技术介绍
自动导引运输车(AGV,AutomatedGuidedVehicle)是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它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自动导引运输车属于轮式移动机器人(WMR,WheeledMobileRobot)的范畴。目前用于AGV碰撞检测的结构,采用单路气管安装在AGV车头或车尾,由于裸露安装,长久碰撞的情况下,气管破损风险较高,一旦破损会导致传感器失效,发生碰撞时无法及时有效触发停止并报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导引运输车,能够降低柔性管破损的风险。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导引运输车,包括:车体,在车体的端部和/或侧部设有柔性管,在所述柔性管上安装有检测所述柔性管内部气压变化的气压传感器,在所述柔性管外部套设有柔性保护套。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柔性保护套包括:保护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保护部的一侧并与所述保护部相连,所述柔性保护套通过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车体的端部和/或侧部;所述保护部内部具有穿设所述柔性管的通道,所述柔性管穿设在所述通道中。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安装部包括沿所述柔性保护套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所述车体的端部和/或侧部具有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保护套安装位,所述柔性保护套通过所述凹槽卡设在所述保护套安装位上。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保护部的材质的柔韧度大于安装部的材质的柔韧度。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柔性管包括第一柔性管和第二柔性管,第一柔性管和第二柔性管并排设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柔性管包括第一柔性管和第二柔性管,第一柔性管和第二柔性管并排设置;所述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并排设置;第一柔性管穿设在第一通道中,第二柔性管穿设在第二通道中。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相隔离。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气压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柔性管一端,所述柔性管另一端安装有堵头。本技术实施例自动导引运输车,在柔性管上安装有检测所述柔性管内部气压变化的气压传感器,在所述柔性管外部套设有柔性保护套,能够避免障碍物与柔性管直接接触,起到保护柔性管的作用,降低柔性管破损的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自动导引运输车中套设有柔性保护套的柔性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柔性保护套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自动导引运输车中套设有柔性保护套的柔性管的结构示意图,参看图1,本技术实施例自动导引运输车,包括:车体(图中未示出),在车体的端部和/或侧部设有柔性管1,在所述柔性管1上安装有检测所述柔性管1内部气压变化的气压传感器2,在所述柔性管1外部套设有柔性保护套3。本实施例中,车体的端部包括车体的头部和尾部。在车体的端部设置柔性管时,可在车体的头部和/或尾部设置所述柔性管,即可在车体的至少一个端部设置所述柔性管。所述柔性管可由橡胶制成,柔性管内具有气体,柔性管受外力作用产生挤压变形时,其内部气压会增大,所述气压传感器通过检测所述柔性管内部气压的变化,可确定所述柔性管是否受到了外力作用产生挤压变形,由此可检测到是否发生了碰撞。柔性保护套套设在柔性管外部,能够避免障碍物与柔性管直接接触,起到保护柔性管的作用,降低柔性管破损的风险。所述柔性保护套3可为一柔性套管,套设在所述柔性管1的外部。在对所述柔性管1起保护作用的同时,为了便于柔性保护套3的定位安装,可在柔性保护套3上设置安装部,具体地,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保护套3可包括:保护部31和安装部32,所述安装部32位于所述保护部31的一侧并与所述保护部31相连,所述柔性保护套3通过所述安装部32安装在所述车体的端部和/或侧部;所述保护部31内部具有穿设所述柔性管1的通道,所述柔性管1穿设在所述通道中。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32包括沿所述柔性保护套3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4,所述车体的端部和/或侧部具有与所述凹槽4相配合的保护套安装位,所述柔性保护套通过所述凹槽4卡设在所述保护套安装位上,其中,所述车体上的保护套安装位可以是设在车体上的安装板或安装条。本技术实施例不限于此,所述柔性保护套上的安装部32除了采用凹槽的结构形式外,也可为卡勾或卡扣结构,还可为穿设如螺钉、螺栓等紧固件的安装孔,相应地,所述车体上的保护套安装位则可以是卡扣或卡勾结构,或是安装孔等其它结构。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部31的材质的柔韧度大于安装部32的材质的柔韧度。可选地,所述保护部31的材质可为发泡橡胶,所述安装部32的材质可为普通实心橡胶。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部31的材质采用发泡橡胶,容易较快地将外部的碰撞作用力传导给所述柔性管,使得所述气压传感器2能够更加快速和准确地检测到碰撞的发生。所述柔性管可为单根管。为了避免单根的柔性管破损后导致碰撞检测功能的失效,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管可为两根,具体地,所述柔性管包括第一柔性管11和第二柔性管12,第一柔性管11和第二柔性管12并排设置。这样,即使其中一根柔性管发生破损,仍能通过另一根柔性管实现碰撞检测功能。其中,所述柔性保护套3中的所述通道可为一个通道,第一柔性管11和第二柔性管12并排穿设在该通道中。本技术实施例不限于此,参看图2,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保护套3中的所述通道可为两个通道,第一柔性管11和第二柔性管12并排设置,并分别穿设在该两个通道中。具体地,所述柔性管包括第一柔性管11和第二柔性管12,第一柔性管11和第二柔性管12并排设置;所述通道包括第一通道51和第二通道52,第一通道51和第二通道52并排设置;第一柔性管11穿设在第一通道51中,第二柔性管12穿设在第二通道52中。本实施例中,第一柔性管11和第二柔性管12并排设置,并分别穿设在该两个通道中,这样可对第一柔性管11和第二柔性管12分别进行单独防护,防护效果更好。其中,第一通道51和第二通道52可为相互连通的通道,为进一步提高防护效果,所述第一通道51和第二通道52相隔离,即第一通道51和第二通道52之间不相互连通。所述气压传感器2可安装在所述柔性管1的任意位置。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气压传感器2通过异型管6安装在所述柔性管1一端,所述柔性管1另一端安装有堵头7,在所述柔性管1内部形成封闭空间。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导引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在车体的端部和/或侧部设有柔性管,在所述柔性管上安装有检测所述柔性管内部气压变化的气压传感器,在所述柔性管外部套设有柔性保护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导引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在车体的端部和/或侧部设有柔性管,在所述柔性管上安装有检测所述柔性管内部气压变化的气压传感器,在所述柔性管外部套设有柔性保护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导引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保护套包括:保护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保护部的一侧并与所述保护部相连,所述柔性保护套通过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车体的端部和/或侧部;所述保护部内部具有穿设所述柔性管的通道,所述柔性管穿设在所述通道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导引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沿所述柔性保护套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所述车体的端部和/或侧部具有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保护套安装位,所述柔性保护套通过所述凹槽卡设在所述保护套安装位上。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巨明姜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