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油机用缸头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878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缸头技术领域的一种汽油机用缸头冲压模具,所述上模具底部设置有模座,所述模座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孔,所述模座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栓,所述上模具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腔均设置有L型杆,所述L型杆顶部均设置有握杆,所述L型杆顶部外壁均设置有复位弹簧,该缸头冲压模具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两组握杆向下按压L型杆,通过L型杆下滑带动出模板下滑将上模具内的缸头顶出,方便快捷,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该缸头冲压模具通过板体左右两侧的卡扣和卡槽的相互配合与缓冲柱和橡胶球的相互配合对其进行多次缓冲,预防冲压的压力过大导致模座损坏的情况发生,极大的降低了成本损耗,满足了使用需求。

A Stamping Die for Cylinder Head of Gasoline Eng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amping die for the cylinder head of a gasoline engine in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cylinder head. The bottom of the upper die is provided with a die base,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die base are provided with positioning holes,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die base are provided with fixed bolts,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upper die are provided with sliding grooves,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slid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L-shaped rods, and the top of the L-shaped rod is provided with grip rods. The top outer wall of the L-shaped rod is equipped with a reset spring. The cylinder head stamping die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By pressing the L-shaped rod downward through two groups of grip rods, the cylinder head in the upper die is pushed out by sliding down the template through the L-shaped rod, which is convenient and fast,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The cylinder head stamping die cooperates and slows down through the clamping of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plate body and the clamping grooves. The combination of punch column and rubber ball cushions it many times to prevent the damage of die base caused by excessive pressure of stamping,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cost loss and meets the needs of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油机用缸头冲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缸头
,具体为一种汽油机用缸头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缸头也称作缸盖,是汽油机、发动机等不可缺少的一步分,缸头在生产时基本分为冲压成型和注塑成型,现有的缸头冲压模具在冲压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现有缸头冲压模具在冲压完成后缸头容易卡在冲压模具内腔,不便于取出,极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现有的缸头冲压模具的模座在冲压过程中容易因压力过大导致模座损耗,极大的增加了成本损耗,导致无法满足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油机用缸头冲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油机用缸头冲压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油机用缸头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具,所述上模具底部设置有模座,所述模座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辅助滑槽,两组所述辅助滑槽通过板体活动连接,所述板体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扣,所述辅助滑槽内腔均设置有与卡扣相匹配的卡槽,所述板体底部均匀设置有缓冲柱,相邻所述缓冲柱之间均匀填充有橡胶球,所述模座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孔,所述上模具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杆,所述模座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栓,所述上模具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腔均设置有L型杆,两组所述L型杆相对一侧底部通过出模板活动连接,且出模板位于上模具内腔顶部,所述L型杆顶部均设置有握杆,所述L型杆顶部外壁均设置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顶部均与握杆连接。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均通过间隙配合套接于L型杆外壁,且复位弹簧外壁均设置有橡胶套筒,所述握杆底部与上模具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复位弹簧相匹配的凹槽,且复位弹簧均通过过盈配合卡接于凹槽内腔。优选的,所述卡扣为弹性橡胶卡扣,且弹性橡胶卡扣均为半圆形结构,所述板体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卡扣相匹配的凹槽,且凹槽内腔均设置有辅助弹簧,两组所述卡扣相对一侧均与辅助弹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定位杆均通过过盈配合插接于定位孔内腔,且定位杆顶部外壁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上模具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定位杆相匹配的连接孔,且定位杆均通过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螺接于连接孔内腔。优选的,所述板体顶部通过玻璃胶粘接有橡胶防滑垫,且板体内腔均匀设置有多组加强杆,相邻加强杆之间均通过加强筋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柱为弹性橡胶缓冲柱。优选的,相邻所述橡胶球均通过棉线固定连接,且多组橡胶球均组成正方形结构,所述橡胶球与缓冲柱之间均留有缝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缸头冲压模具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当缸头冲压完成后,通过两组握杆向下按压L型杆,当两组L型杆下滑时带动出模板进行下滑将上模具内的缸头顶出,方便快捷,当缸头取出完成后放开两组握杆,通过复位弹簧的张力带动L型杆和出模板进行复位,省时省力,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2、该缸头冲压模具通过板体左右两侧的卡扣和卡槽的相互配可以将冲压时的压力进行初步缓冲,当板体下滑时通过缓冲柱和橡胶球的相互配合对其进行二次缓冲,预防冲压的压力过大导致模座损坏的情况发生,极大的降低了成本损耗,满足了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模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具、2模座、21辅助滑槽、22板体、23卡扣、24卡槽、25缓冲柱、26橡胶球、3定位孔、4定位杆、5固定栓、6滑槽、7L型杆、8出模板、9握杆、10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油机用缸头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具1,上模具1底部设置有模座2,模座2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辅助滑槽21,两组辅助滑槽21通过板体22活动连接,板体22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扣23,卡扣23为弹性橡胶卡扣,且弹性橡胶卡扣均为半圆形结构,板体22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卡扣23相匹配的凹槽,且凹槽内腔均设置有辅助弹簧,卡扣23为弹性橡胶卡扣便于卡接进入卡槽24内腔,通过凹槽和辅助弹簧的相互配合可以将卡扣23收纳进入板体22内腔两侧,预防板体22无法下降的情况发生,板体22顶部通过玻璃胶粘接有橡胶防滑垫,且板体22内腔均匀设置有多组加强杆,相邻加强杆之间均通过加强筋固定连接,通过防滑垫可以防止物料在模座2顶部滑动的情况发生,通过加强杆和加强筋的相互配合极大的增加了板体22的牢固性,预防板体22断裂的情况发生,极大的降低了成本损耗,缓冲柱25为弹性橡胶缓冲柱,缓冲柱25为弹性橡胶缓冲柱便于对板体22进行缓冲,降低冲压时的压力,两组卡扣23相对一侧均与辅助弹簧固定连接,辅助滑槽21内腔均设置有与卡扣23相匹配的卡槽24,板体22底部均匀设置有缓冲柱25,相邻缓冲柱25之间均匀填充有橡胶球26,相邻橡胶球26均通过棉线固定连接,且多组橡胶球26均组成正方形结构,橡胶球26与缓冲柱25之间均留有缝隙,通过棉线固定橡胶球26可以防止橡胶球26在相邻缓冲柱25之间移动,通过棉线固定成正方形方便对其拆卸安装,省时省力,橡胶球26与滑槽柱25之间留有缝隙可以防止板体22下降时缓冲柱25和橡胶球26无法起到缓冲的作用,极大的提高了实用性能,降低了板体22的损耗,模座2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孔3,上模具1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定位孔3相匹配的定位杆4,定位杆4均通过过盈配合插接于定位孔3内腔,且定位杆4顶部外壁均设置有外螺纹,上模具1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定位杆4相匹配的连接孔,且定位杆4均通过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螺接于连接孔内腔,通过连接孔和相匹配的内外螺纹螺接定位杆4便于安装拆卸,可以定期对其进行更换,预防其弯曲导致定位不准确的情况发生,模座2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栓5,上模具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槽6,滑槽6内腔均设置有L型杆7,两组L型杆7相对一侧底部通过出模板8活动连接,且出模板8位于上模具1内腔顶部,L型杆7顶部均设置有握杆9,L型杆7顶部外壁均设置有复位弹簧10,且复位弹簧10顶部均与握杆9连接,复位弹簧10均通过间隙配合套接于L型杆7外壁,且复位弹簧10外壁均设置有橡胶套筒,握杆9底部与上模具1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复位弹簧10相匹配的凹槽,且复位弹簧10均通过过盈配合卡接于凹槽内腔,通过复位弹簧10外壁的橡胶套筒可以对复位弹簧10进行保护,预防空气中的水分等对其进行腐蚀导致其无法使用的情况发生,通过凹槽和过盈配合固定复位弹簧10省时省力,方便快捷,可以预防复位弹簧10在L型杆7外壁顶部晃动的情况发生,极大的提高了实用性,满足了使用需求。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到缸头冲压模具时,通过固定栓5将模座2固定在冲压台上,将上模具1安装在冲压杆上,当上模具1冲压时产生的压力通过板体22左右两侧的卡扣23在辅助滑槽21内腔滑动间隔进入卡槽24内腔对上模具1下压时产生的压力进行初步的缓冲,同时,当板体22下降时通过板体22底部的缓冲柱25和橡胶球26可以起到二次缓冲的作用,预防上模具1冲压时压力过大导致模座2损坏的情况发生,极大的降低了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油机用缸头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1)底部设置有模座(2),所述模座(2)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辅助滑槽(21),两组所述辅助滑槽(21)通过板体(22)活动连接,所述板体(22)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扣(23),所述辅助滑槽(21)内腔均设置有与卡扣(23)相匹配的卡槽(24),所述板体(22)底部均匀设置有缓冲柱(25),相邻所述缓冲柱(25)之间均匀填充有橡胶球(26),所述模座(2)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孔(3),所述上模具(1)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定位孔(3)相匹配的定位杆(4),所述模座(2)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栓(5),所述上模具(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槽(6),所述滑槽(6)内腔均设置有L型杆(7),两组所述L型杆(7)相对一侧底部通过出模板(8)活动连接,且出模板(8)位于上模具(1)内腔顶部,所述L型杆(7)顶部均设置有握杆(9),所述L型杆(7)顶部外壁均设置有复位弹簧(10),且复位弹簧(10)顶部均与握杆(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油机用缸头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1)底部设置有模座(2),所述模座(2)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辅助滑槽(21),两组所述辅助滑槽(21)通过板体(22)活动连接,所述板体(22)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扣(23),所述辅助滑槽(21)内腔均设置有与卡扣(23)相匹配的卡槽(24),所述板体(22)底部均匀设置有缓冲柱(25),相邻所述缓冲柱(25)之间均匀填充有橡胶球(26),所述模座(2)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孔(3),所述上模具(1)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定位孔(3)相匹配的定位杆(4),所述模座(2)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栓(5),所述上模具(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槽(6),所述滑槽(6)内腔均设置有L型杆(7),两组所述L型杆(7)相对一侧底部通过出模板(8)活动连接,且出模板(8)位于上模具(1)内腔顶部,所述L型杆(7)顶部均设置有握杆(9),所述L型杆(7)顶部外壁均设置有复位弹簧(10),且复位弹簧(10)顶部均与握杆(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油机用缸头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10)均通过间隙配合套接于L型杆(7)外壁,且复位弹簧(10)外壁均设置有橡胶套筒,所述握杆(9)底部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方敏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江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