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骨科足踝部负重位X线摄片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8240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2:29
多功能骨科足踝部负重位X线摄片辅助装置,所述摄片盒主体包含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第一主体上表面中右侧设置有第二主体,第二主体上表面设置有顶部平台,顶部平台中间位置横向设置有竖直插板孔位,第一主体上表面中左侧设置有台阶,第二主体前表面上端位置横向设置有水平插板孔位,水平插板孔位左下方设置有数个摄片底板角度限制槽组,第二主体左侧表面设置有数个角度摄片置板位,摄片底板角度限制槽组内设置有角度限制挡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实现摄片的标准化并保证摄片的清晰度,解决现有负重位摄片过程中摆放体位时间过长及摄片体位及角度难以规范统一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Multifunctional X-ray Auxiliary Device for Weight-bearing Position of Foot and Ankle in Orthopedics

Multifunctional X-ray photographic assistant device for foot and ankle weight-bearing position in orthopaedics. The main body of the photographic box includes the first body and the second body. A second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middle and right sides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irst body, a top platform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econd body, a vertical slot plate is transversely arranged on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top platform, a step is arrang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irst body, and a front surface of the second body. Horizontal slot position is set horizontally, and several angle limiting grooves are set at the bottom left of the horizontal slot position. Several angle limiting baffles are set at the left surface of the second main body, and angle limiting baffles are set in the angle limiting groove group of the photographic plate. After adopting the above technical schem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high reliability, standardization of photographs and assurance of clarity of photographs,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too long time of posture placement and difficulty of standardization and unification of photographic posture and angle in the process of existing load-bearing photographs, and good expansi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骨科足踝部负重位X线摄片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X线摄片盒
,具体涉及多功能骨科足踝部负重位X线摄片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X线摄片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骨科需要对不同部位拍摄不同角度的负重位X线片,现有的摄片装置调整角度耗费时间,对特殊部位的摄片无能为力,无法满足临床的要求,众多骨科医生为满足临床需要,自制了临时辅助摄片装置,而其种大多数无法满足多角度摄片、模拟日常站立位位双足同时负重、模拟全体重负重,无法准确还原患者日常的负重情况,同时其易用性、可靠性及准确性均有不足,需要一种科学定制且易用可靠的多功能骨科足踝部负重位X线摄片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多功能骨科足踝部负重位X线摄片辅助装置,结构简单,简便易用,可靠性高,可实现摄片的标准化并保证摄片的清晰度,能够协助骨科医生及放射科医生拍摄清晰规范的各种角度的骨科足踝部负重位X线片,解决现有负重位摄片过程中摆放体位时间过长及摄片体位及角度难以规范统一的问题,易于针对日后新增加的临床需要进行扩展,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摄片盒主体1、顶部平台2、台阶3、水平插板孔位4、竖直插板孔位5、角度摄片置板位6、摄片底板角度限制槽组7、角度限制挡板8、摄片底板9,所述摄片盒主体1包含第一主体11、第二主体12,第一主体11上表面中右侧设置有第二主体12,第二主体12上表面设置有顶部平台2,顶部平台2中间位置横向设置有竖直插板孔位5,第一主体11上表面中左侧设置有台阶3,第二主体12前表面上端位置横向设置有水平插板孔位4,水平插板孔位4左下方设置有数个摄片底板角度限制槽组7,第二主体12左侧表面设置有数个角度摄片置板位6,摄片底板角度限制槽组7内设置有角度限制挡板8,水平插板孔位4、竖直插板孔位5、角度摄片置板位6内设置有摄片底板9。所述摄片盒主体1的形状为阶梯形。所述摄片盒主体1为木质主体,角度限制挡板8为木质角度限制挡板。所述第一主体11与第二主体12的形状均为方形。所述竖直插板孔位5前后位置各设置有站立标识区21。所述摄片底板角度限制槽组7包含第一角度限制槽71、第二角度限制槽72、第三角度限制槽7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顶部平台2用于供患者双足站立,可将摄片底板9放置于水平插板孔位4或竖直插板孔位5内用于拍摄足踝部负重位正侧位X线片,通过将角度限制挡板8放置于不同角度的摄片底板角度限制槽组7中,可依据所需的拍片内容将插入角度摄片置板位6的摄片底板9固定于不同角度,台阶3用于提升患者站立,以方便放射科医生调节X线射入的位置及角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简便易用,可靠性高,可实现摄片的标准化并保证摄片的清晰度,能够协助骨科医生及放射科医生拍摄清晰规范的各种角度的骨科足踝部负重位X线片,解决现有负重位摄片过程中摆放体位时间过长及摄片体位及角度难以规范统一的问题,易于针对日后新增加的临床需要进行扩展,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角度限制挡板8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摄片底板9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摄片盒主体1、顶部平台2、台阶3、水平插板孔位4、竖直插板孔位5、角度摄片置板位6、摄片底板角度限制槽组7、角度限制挡板8、摄片底板9、站立标识区21、第一主体11、第二主体12、第一角度限制槽71、第二角度限制槽72、第三角度限制槽73。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摄片盒主体1、顶部平台2、台阶3、水平插板孔位4、竖直插板孔位5、角度摄片置板位6、摄片底板角度限制槽组7、角度限制挡板8、摄片底板9,所述摄片盒主体1包含第一主体11、第二主体12,第一主体11上表面中右侧设置有第二主体12,第二主体12上表面设置有顶部平台2,顶部平台2中间位置横向设置有竖直插板孔位5,第一主体11上表面中左侧设置有台阶3,第二主体12前表面上端位置横向设置有水平插板孔位4,水平插板孔位4左下方设置有数个摄片底板角度限制槽组7,第二主体12左侧表面设置有数个角度摄片置板位6,摄片底板角度限制槽组7内设置有角度限制挡板8,水平插板孔位4、竖直插板孔位5、角度摄片置板位6内设置有摄片底板9。所述摄片盒主体1的形状为阶梯形。所述摄片盒主体1为木质主体,角度限制挡板8为木质角度限制挡板。材质选用木质,以利于X线的通过。所述第一主体11与第二主体12的形状均为方形。所述竖直插板孔位5前后位置各设置有站立标识区21。所述摄片底板角度限制槽组7包含第一角度限制槽71、第二角度限制槽72、第三角度限制槽73。拍摄踝关节负重正位时,患者背向台阶,双足踏于站立标识区21中,将摄片底板9放置于负重侧位竖直插板孔位5中,球管自踝关节后方向前水平照射,投照范围应包括足踝部及胫腓骨下段。拍摄踝关节负重侧位时,患者背向台阶,双足踏于站立标识区21中,将摄片底板9放置于双足间竖直插板孔位5中,片匣朝向患足,球管自足内侧向外侧水平照射,投照范围应包括足踝部及胫腓骨下段。拍摄足部负重正位时患者背向台阶,双足踏于站立标识区21中,将摄片底板9放置于水平插板孔位4中,球管自上方向下方竖直照射,投照范围应包括全足。拍摄足部负重侧位时,患者背向台阶,双足踏于站立标识区21中,将摄片底板放置于双足间竖直插板孔位5中,片匣朝向患足,球管自足内侧向外侧水平照射,投照范围应包括全足并及踝关节。拍摄足部负重内侧斜位时,患者背向台阶,双足踏于站立标识区21中,将摄片底板放置于水平插板孔位4中,球管自上方向下方竖直照射,投照范围应包括全足。拍摄足部负重外侧斜位时,患者背向台阶,双足踏于站立标识区21中,将摄片底板放置于水平插板孔位4中,球管自上方向下方竖直照射,投照范围应包括全足。拍摄跟骨负重侧位时,患者背向台阶,双足踏于站立标识区21中,将摄片底板放置于双足间竖直插板孔位5中,片匣朝向患足,球管自足内侧向外侧水平照射,投照范围应包括整个后足。拍摄跟骨负重Saltzman位时,患者面向台阶,双足踏于站立标识区21中,将角度限制挡板8放置于20°标识的摄片底板角度限制槽组7中,将摄片底板9放置于角度摄片置板位6,足尖抵住摄片底板9,球管与水平面成20°照射患足,投照中心位于患侧后踝,投照范围应包括足跟。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顶部平台2用于供患者双足站立,可将摄片底板9放置于水平插板孔位4或竖直插板孔位5内用于拍摄足踝部负重位正侧位X线片,通过将角度限制挡板8放置于不同角度的摄片底板角度限制槽组7中,可依据所需的拍片内容将插入角度摄片置板位6的摄片底板9固定于不同角度,台阶3用于提升患者站立,以方便放射科医生调节X线射入的位置及角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简便易用,可靠性高,可实现摄片的标准化并保证摄片的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骨科足踝部负重位X线摄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摄片盒主体(1)、顶部平台(2)、台阶(3)、水平插板孔位(4)、竖直插板孔位(5)、角度摄片置板位(6)、摄片底板角度限制槽组(7)、角度限制挡板(8)、摄片底板(9),所述摄片盒主体(1)包含第一主体(11)、第二主体(12),第一主体(11)上表面中右侧设置有第二主体(12),第二主体(12)上表面设置有顶部平台(2),顶部平台(2)中间位置横向设置有竖直插板孔位(5),第一主体(11)上表面中左侧设置有台阶(3),第二主体(12)前表面上端位置横向设置有水平插板孔位(4),水平插板孔位(4)左下方设置有数个摄片底板角度限制槽组(7),第二主体(12)左侧表面设置有数个角度摄片置板位(6),摄片底板角度限制槽组(7)内设置有角度限制挡板(8),水平插板孔位(4)、竖直插板孔位(5)、角度摄片置板位(6)内设置有摄片底板(9)。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骨科足踝部负重位X线摄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摄片盒主体(1)、顶部平台(2)、台阶(3)、水平插板孔位(4)、竖直插板孔位(5)、角度摄片置板位(6)、摄片底板角度限制槽组(7)、角度限制挡板(8)、摄片底板(9),所述摄片盒主体(1)包含第一主体(11)、第二主体(12),第一主体(11)上表面中右侧设置有第二主体(12),第二主体(12)上表面设置有顶部平台(2),顶部平台(2)中间位置横向设置有竖直插板孔位(5),第一主体(11)上表面中左侧设置有台阶(3),第二主体(12)前表面上端位置横向设置有水平插板孔位(4),水平插板孔位(4)左下方设置有数个摄片底板角度限制槽组(7),第二主体(12)左侧表面设置有数个角度摄片置板位(6),摄片底板角度限制槽组(7)内设置有角度限制挡板(8),水平插板孔位(4)、竖直插板孔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贝李文翠刘建全赵喆李永胜陈小强王光辉程翔宇尹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