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8126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缝合装置,包括:压皮板,所述压皮板包括海绵层和透明层,所述海绵层位于所述透明层的下方;压线机构,设置在所述压皮板上,所述压线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压线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压线板扣合的第二压线板,所述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上均设有用于固定缝线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压线板和所述第二压线板之间形成的腔体内表面的底部及所述第二压线板上,或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内表面的下端;缝针,所述缝针带动所述缝线穿过在伤口表面处的组织进行缝针。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使伤口深部组织紧密接触,防止死腔出现;促进伤口表面对齐,减少渗血渗液;最后,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能提高医生的缝合速度。

Stitch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utur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kin pressing board, which comprises a sponge layer and a transparent layer, the sponge layer lying below the transparent layer, a wire pressing mechanism,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skin pressing board, and the wire press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fixed first wire pressing board, a second wire pressing board, a first wire pressing board and a second wire pressing board fastened with the first wire pressing board. Fixed parts for fixing sutures are provided, which are at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cavity formed between the first pressure plate and the second pressure plate, or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first pressure plate and the second pressure plate; sewing needles, which drive the suture through the tissue at the wound surface to sew. \u3002 The invention can make the deep tissue of the wound contact clos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dead space, promote the alignment of the wound surface, reduce the leakage of blood and fluid, and finally, the invention can also improve the suture speed of doct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缝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外科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伤口缝合的缝合装置。
技术介绍
缝合是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是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之一。伤口缝合的好坏决定了愈合程度。在临床医学上中,皮肤伤口的缝合常常出现对合不整齐、上下不齐、内外翻、伤口渗血渗液等伤口愈合不良现象,并且在缝合打结后,容易出现蜈蚣疤痕。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皮肤伤口愈合不良以及缝合打结引起蜈蚣疤痕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利于伤口愈合及免打结的缝合装置。一种用于伤口缝合的缝合装置,包括:压皮板,所述压皮板包括海绵层和透明层,所述海绵层位于所述透明层的下方;压线机构,设置在所述压皮板上,所述压线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压线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压线板扣合的第二压线板,所述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上均设有用于固定缝线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压线板和所述第二压线板之间形成的腔体内表面的底部及所述第二压线板上,或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内表面的下端;缝针,所述缝针带动所述缝线穿过在伤口表面处的组织进行缝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层上设有多个小孔,所述透明层的材质为柔软的塑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缝合装置还包括线帽,所述线帽安装在压皮板的一端,所述缝线可穿过所述线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为多个间隔设置的突起,所述腔体内表面底部上突起与所述第二压线板上突起相互配合或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上突起相互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皮板的一端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槽延伸至所述压线机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皮板的另一端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槽延伸至所述压线机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线机构的一端安装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上开设有容纳所述缝线的槽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线机构的两端安装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上开设有容纳所述缝线的槽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导部的高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的高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线板上设有扣合部,所述第二压线板上设有对应于所述扣合部的通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上还开设有相对应的圆孔,当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扣合后,将从压线机构中伸入的缝线穿过所述圆孔。本专利技术的压皮板可以减少缝线对伤口表皮局部压力,防止勒伤表皮,利于伤口供血,促进伤口愈合,避免出现蜈蚣疤痕;而且压皮板采用海绵层和透明层双层结构,海绵层有利于伤口透气、消毒药物渗透及使一些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或去疤痕的药物保持接触伤口;透明层有利于观察伤口缝合及愈合情况。缝针与压线机构的配合可以使缝合后的缝线免于打结,缝针带动缝线穿过在伤口表面处的组织后,再穿过压线机构,从而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扣合后可以固定缝线。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可以使伤口深部组织紧密接触,防止死腔出现;促进伤口表面对齐,减少渗血渗液;最后,本专利技术还能提高医生的缝合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实施例的缝合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实施例的缝合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图1和图2所示的缝合装置中的第二压线板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实施例的缝合装置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实施例的缝合装置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实施例的缝合装置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实施例的缝合装置的示意图图;图8为图6和图7所示的缝合装置中的第二压线板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缝合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缝合装置组合后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其中,1压皮板,11海绵层,12透明层,121小孔,13线槽,2压线机构,21第一压线板,211扣合部,22第二压线板,221通孔,23固定部,3缝针,4缝线,5线帽,6引导部,7伤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通过参考图1-10所示的各种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用于缝合伤口的缝合装置。该缝合装置适用于外科手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且参考附图1和附图2,该缝合装置包括:压皮板1,压皮板1包括海绵层11和透明层12,海绵层11位于透明层12的下方;压线机构2,设置在上述压皮板1上,压线机构2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压线板21以及与第一压线板21扣合的第二压线板22,第一压线板21和第二压线板22上均设有用于固定缝线4的固定部23,该固定部23位于第一压线板21和第二压线板22之间形成的腔体底部及第二压线板22上,或固定部23设置在第一压线板21和第二压线板22内表面的下端;缝针3,缝针3带动缝线4穿过在伤口7表面处的组织进行缝针。本专利技术的压皮板可以减少缝线对伤口表皮局部压力,防止勒伤表皮,利于伤口供血,促进伤口愈合,避免出现蜈蚣疤痕;而且压皮板采用海绵层和透明层双层结构,海绵层有利于伤口透气、消毒药物渗透及使一些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或去疤痕的药物保持接触伤口;透明层有利于观察伤口缝合及愈合情况。缝针与压线机构的配合可以使缝合后的缝线免于打结,缝针带动缝线穿过在伤口表面处的组织后,再穿过压线机构,从而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扣合后可以固定缝线。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可以使伤口深部组织紧密接触,防止死腔出现;促进伤口表面对齐,减少渗血渗液;最后,本专利技术还能提高医生的缝合速度。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透明层12上设有多个小孔121,参考图1和2,通过该小孔121方便消毒液或药物渗透使换药更简单,局部给药效果更好。换药时,只需将药物滴入小孔121中,通过海绵层11渗入到伤口上,这样避免现有技术中换药拆开纱布时,可能引起伤口疼痛。在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小孔可以穿过海绵层11。如图1所示,该小孔121遍布整个压皮板1上,每个小孔121之间相距的间距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而且,小孔121的直径根据伤口的情况设计,例如,伤口需要消毒液较多时,小孔121的直径可以大于其他的地方的小孔121直径。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压皮板1的两端开设有线槽13,线槽13对应于压线机构2。该线槽13的长度根据伤口的宽度进行适应性调整。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压皮板1包括海绵层11和透明层12,而该透明层12的材质为柔软的塑料,因此,线槽13的长度通过裁剪来适合一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皮板,所述压皮板包括海绵层和透明层,所述海绵层位于所述透明层的下方;压线机构,设置在所述压皮板上,所述压线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压线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压线板扣合的第二压线板,所述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上均设有用于固定缝线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压线板和所述第二压线板之间形成的腔体内表面的底部及所述第二压线板上,或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内表面的下端;缝针,所述缝针带动所述缝线穿过在伤口表面处的组织进行缝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皮板,所述压皮板包括海绵层和透明层,所述海绵层位于所述透明层的下方;压线机构,设置在所述压皮板上,所述压线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压线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压线板扣合的第二压线板,所述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上均设有用于固定缝线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压线板和所述第二压线板之间形成的腔体内表面的底部及所述第二压线板上,或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内表面的下端;缝针,所述缝针带动所述缝线穿过在伤口表面处的组织进行缝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层上设有多个小孔,所述透明层的材质为柔软的塑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装置还包括线帽,所述线帽安装在压皮板的一端,所述缝线可穿过所述线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多个间隔设置的突起,所述腔体内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慧颜辉刘飞欧阳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