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软锚固植入物的组织修复组件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3717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组织修复系统,其使用无结全缝线锚固件(204)并且具有将多个修复缝线(222)锁定在锚固结构内的能力。锚固结构包括张紧缝线(220),其包绕或环绕在其自身上以形成开放孔眼(218),源自软组织(224)的多个修复缝线(222)穿过所述开放孔眼。孔眼(218)的位置可以是全缝线锚固件(204)内部或锚固件主体的外部附近的任何位置。张紧缝线(220)的张紧使孔眼(218)限制修复缝线(222)的移动并将它们固定在锚固件主体内或抵靠锚固件主体。

Tissue repair components and systems with soft-anchored implant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issue repair system, which uses a knotless full seam anchor (204) and has the ability to lock multiple repair seams (222) into an anchorage structure. The anchorage structure includes a tension suture (220), which wraps or surrounds itself to form an open hole (218), through which a plurality of repair sutures (222) derived from soft tissue (224) pass. The position of the hole (218) may be any position within the full seam anchor (204) or near the outsid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anchor. The tension of the tension seam (220) limits the movement of the repair seam (222) by the hole (218) and fixes them in or against the anchor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软锚固植入物的组织修复组件和系统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6年11月3日提交的、名称为“无结软锚固件(KnotlessSoftAnchor)”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417,058和2017年2月8日提交的、名称为“具有软锚固植入物的组织修复系统(TissueRepairSystemwithSoftAnchoringImplant)”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456,188的权益,上述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完整地并入本文。
技术介绍
许多整形外科手术涉及在用于将软组织附接到骨的程序中使用锚固装置。这样的程序包括将肌腱附接到骨,将骨附接到骨,将肌腱附接到肌腱,将韧带附接到骨,以及韧带重建。这些程序中的大多数依赖于使用附接有缝线的聚合物,金属或可生物降解的刚性锚固件。缝线穿过组织并且结将结构固定在一起。然而,这些锚固件的使用通常需要将刚性的硬质材料放置在骨中。如果锚固件松动,则外科医生或外科技术人员面临着将可能硬的装置迁移到患者关节中的问题,使患者处于关节炎的风险中。另外,某些聚合物,例如聚乳酸(PLA),可以削弱骨,使患者的骨易于骨折。此外,用于固定组织的结通常位于骨的外部并且可能造成患者不适。因此,仅使用软的挠性材料的锚固件能够实现用于植入的微创技术,原因是材料不易碎。将修复缝线固定在骨内可以额外地减轻用外部结产生的患者不适。而且,使用软锚固件没有置于关节或体腔中的风险,并且导致更强的骨和更低的骨折风险。软锚固件的当前示例包括完全由挠性缝线材料制成的锚固件。这些全缝线锚固件是通过在其自身内或在第二类似结构内组装编织物而产生的。内部编织物上的张力使软组织接近骨或使组织接近组织,而外部编织物上的张力将内部和外部编织物锁定在一起。因此,编织的全缝线结构表现得像“中国手指锁”-即,相对的编织纤维之间的摩擦提供对运动的阻力。然而,这些结构具有用于部署的大量程序步骤,并且限于使用单个修复缝线而不是多个缝线。另外,许多全缝线锚固件必须由外科医生或外科技术人员手动部署。因此,张紧缝线的能力受到施加张力的人的技能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描述了使用无结全缝线锚固结构的组织修复系统。本公开的组织修复系统使软组织固定到骨中的锁定力最大化,并且具有约束或锁定锚固结构内的修复缝线的能力。缝线可以数量为单股或任何多个缝线股。例如,本公开的组织修复系统可以用于固定穿过上唇组织的单个缝线,或者可以用于在旋转肌群修复期间侧向固定源自内侧排的多个修复缝线。组织修复系统的锚固结构包括包绕或环绕其自身以产生开放孔眼的张紧缝线,源自软组织的一个或多个修复缝线穿过所述开放孔眼。孔眼的位置可以是全缝线锚固件内部或邻近锚固件主体的外部的任何位置。张紧缝线的多个绕圈或环可以用于形成多个孔眼。张紧缝线的张紧导致至少一个孔眼围绕修复缝线形成曲折路径并将它们约束在锚固件主体内或抵靠锚固件主体。替代地,包绕的或环形的张紧缝线可以包括形成结结构的至少一个孔眼。与人手提供的力相比,专用输送系统对张紧缝线提供的力几乎是两倍。因此,使用本公开的组织修复系统产生比现有技术装置的摩擦锁定或预打结更大的锁定力,并且可能需要用于部署的更少步骤。本公开的组织修复系统的另外示例可以以任何合适的组合包括以下的一个或多个。在示例中,本公开的组织修复系统包括管状软锚固件主体,所述锚固件主体具有近端,远端,和在其间延伸的纵向轴线。缝线联接到所述锚固件主体,使得所述缝线的第一和第二端部邻近所述锚固件主体的近端离开所述锚固件主体。所述组织修复系统还包括由所述缝线形成的至少一个孔眼。所述至少一个孔眼限定用于至少一个挠性构件通过的至少一个开口。所述缝线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的张紧使所述锚固件主体从第一构造变为第二构造,在所述第一构造中所述锚固件主体是细长的,在所述第二构造中所述锚固件主体被轴向压缩并径向延伸。所述缝线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的张紧还使所述缝线的所述至少一个孔眼将所述至少一个挠性构件固定到所述锚固件主体。在组织修复系统的另外示例中,所述锚固件主体的近端和远端中的至少一个是开放的。在示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孔眼是结的形式,其可以是行李标签的形式。所述行李标签可以被扭曲以形成8字形或折叠以形成普鲁士(Prusik)结或其它形式的锁结。在其它示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孔眼是包绕,缠绕或螺旋的形式。所述组织修复系统还可以包括管状构件,所述管状构件延伸通过所述包绕,缠绕或螺旋的长度以用于通过缝线穿引器。所述至少一个孔眼可以在所述锚固件主体的外部或所述锚固件主体的内部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孔眼还可以邻近所述锚固件主体的远端,或在所述锚固件主体的远端的近侧形成。在组织修复系统的另外其它示例中,所述缝线沿着所述锚固件主体的第一侧壁从所述近端延伸到所述远端,与所述远端交叉,并且沿着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从所述远端返回到所述近端。在其它示例中,所述缝线沿着所述锚固件主体的内部体积从所述近端延伸到所述远端,沿着所述锚固件主体的第一侧壁从所述远端返回到所述近端,与所述近端交叉,沿着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从所述近端到返回到所述远端,并且沿着所述内部体积从所述远端延伸到所述近端。在另外示例中,所述缝线以“S”形构造或以“C”形构造联接到所述锚固件主体。本公开的组织修复方法的示例包括:1)使至少一个挠性构件穿过至少一个孔眼中的至少一个开口;2)将如上所述的本公开的软锚固件主体插入骨孔中;以及3)张紧所述缝线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张紧所述缝线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使所述锚固件主体从第一构造变为第二构造,在所述第一构造中所述锚固件主体是细长的,在所述第二构造中所述锚固件主体被轴向压缩并径向延伸。张紧所述缝线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也使所述缝线的所述至少一个孔眼将所述至少一个挠性构件固定到所述锚固件主体。在所述第二构造中,所述锚固件主体变为置于所述骨孔内。本公开的方法的另外示例包括在骨中形成所述骨孔。在示例中,使所述至少一个挠性构件穿过所述至少一个孔眼中的至少一个开口包括用缝线穿引器或圈套器使所述至少一个挠性构件穿过。在其它示例中,使所述至少一个挠性构件穿过所述至少一个孔眼中的至少一个开口包括使所述至少一个挠性构件穿过与所述缝线穿引器关联的管状构件。在示例中,张紧所述缝线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包括用手张紧所述缝线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在其它示例中,张紧所述缝线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包括用专用输送装置张紧所述缝线的第一和第二端部。通过阅读以下详细描述和查看相关附图,这些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只是说明性的,并不是对要求保护的方面的限制。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参考详细描述将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A-C示出了使用软锚固植入物的现有技术组织修复系统;图2A-2B示出了具有远侧外部孔眼的本公开的组织修复组件的第一示例;图2C-H示出了图2A-2B的孔眼的示例;图2I示出了具有远侧外部孔眼的本公开的组织修复组件的另一示例;图3示出了组织修复组件的另一示例,其具有螺旋,包绕或缠绕形式的远侧外部孔眼;图4示出了部署在骨中的本公开的组织修复组件;图5A-5B示出了具有近侧内部孔眼的组织修复组件和系统的另一示例;图5C-5D示出了具有外部孔眼的组织修复组件的另外其它示例;图6A-6B和7A-C示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织修复组件,所述组织修复组件包括:管状软锚固件主体,所述管状软锚固件主体具有近端、远端和在近端和远端之间延伸的纵向轴线;缝线,所述缝线联接到所述锚固件主体,使得所述缝线的第一和第二端部邻近所述锚固件主体的近端离开所述锚固件主体;以及由所述缝线形成的至少一个孔眼,所述至少一个孔眼限定用于至少一个挠性构件通过的至少一个开口;其中所述缝线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的张紧使所述锚固件主体从第一构造变为第二构造,在所述第一构造中所述锚固件主体是细长的,在所述第二构造中所述锚固件主体被轴向压缩并径向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缝线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的张紧还使所述缝线的所述至少一个孔眼将所述至少一个挠性构件固定到所述锚固件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1.03 US 62/417,058;2017.02.08 US 62/456,1881.一种组织修复组件,所述组织修复组件包括:管状软锚固件主体,所述管状软锚固件主体具有近端、远端和在近端和远端之间延伸的纵向轴线;缝线,所述缝线联接到所述锚固件主体,使得所述缝线的第一和第二端部邻近所述锚固件主体的近端离开所述锚固件主体;以及由所述缝线形成的至少一个孔眼,所述至少一个孔眼限定用于至少一个挠性构件通过的至少一个开口;其中所述缝线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的张紧使所述锚固件主体从第一构造变为第二构造,在所述第一构造中所述锚固件主体是细长的,在所述第二构造中所述锚固件主体被轴向压缩并径向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缝线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的张紧还使所述缝线的所述至少一个孔眼将所述至少一个挠性构件固定到所述锚固件主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修复组件,其中所述锚固件主体的近端和远端中的至少一个是开放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修复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孔眼是结的形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织修复组件,其中所述结是行李标签、扭转行李标签、普鲁士结或其它形式的锁结的形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修复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孔眼是包绕、缠绕或螺旋的形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织修复组件,所述组织修复组件还包括管状构件,所述管状构件延伸通过所述包绕、缠绕或螺旋的长度以用于缝线穿引器通过。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修复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孔眼在所述锚固件主体的外部形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修复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孔眼在所述锚固件主体的内部形成。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修复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孔眼邻近所述锚固件主体的远端形成。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修复组件,其中所述缝线沿着所述锚固件主体的第一侧壁从所述近端延伸到所述远端,与所述远端交叉,并且沿着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从所述远端返回到所述近端。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修复组件,其中所述缝线沿着所述锚固件主体的内部体积从所述近端延伸到所述远端,沿着所述锚固件主体的第一侧壁从所述远端返回到所述近端,与所述近端交叉,沿着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从所述近端返回到所述远端,并且沿着所述内部体积从所述远端延伸到所述近端。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卫·格雷瓜尔文森特·坦盖利尼伊恩·罗克里斯多夫·罗德里格斯特里·阮
申请(专利权)人:史密夫和内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