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5503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运输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罐车。它包括底架、罐体,以及至少两个鞍座组件;罐体位于所述底架的上方;鞍座组件沿所述罐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每一鞍座组件包括对称布置的两个支架,两个支架沿罐体的宽度方向布置;支架包括固定于底架上的底板、垂直设置于底板上的腹板,以及由腹板支撑的垫板;腹板沿底架的宽度方向延伸;垫板与罐体的外表面相配合以承托罐体;每一鞍座组件的两垫板之间具有间隔。两个支架相对布置,而能够相对地托起罐体的相对两侧,最终保证多个鞍座组件能够共同将罐体稳定地支撑起来;鞍座组件的结构简单可靠,工艺简单,焊接量小,自重较小,进而使得罐车的结构更为简化且自重更小。

Tank ca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tools, in particular to a tank car.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chassis, a tank body and at least two saddle assemblies; the tank body is above the chassis; the saddle assemblies are arranged at intervals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tank body; each saddle assembly comprises two symmetrically arranged brackets, two brackets are arranged along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tank body; the bracket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fixed on the chassis, a web plate vertically arranged on the chassis, and a web bracket supported by the webs. The supporting cushion plate; the web extends along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bottom frame; the cushion plate matches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tank body to support the tank body;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two cushion plates of each saddle assembly. The two brackets are arranged relatively, and the relative sides of the tank body can be lifted relatively, so as to ensure that multiple saddle components can support the tank stably together. The structure of saddle components is simple and reliable, the process is simple, the welding quantity is small and the self-weight is small, which makes the structure of the tank car simpler and the self-weight sma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罐车
本技术涉及运输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罐车。
技术介绍
罐车用来装运粉末、液体和液化气体等货物,该货物包括汽油、原油、植物油、液氨、酒精、水、水泥氧化铅粉等。罐车广泛应用于运输行业中。请参阅图1,其为传统的大翼板条座式鞍座。该大翼板条座式鞍座包括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L形立板2'、多个焊接于L形立板2'的相对面上的筋板3'、多个由前向后均匀安装在两个L形立板2'上的弧形腹板1',以及安装在弧形腹板1'上的垫板4'。该大翼板条座式鞍座采用多个筋板3'进行组合焊接,具有焊接量大、工艺复杂和自重大的缺点,从而导致罐车的结构复杂、自重大。请参阅图2和图3,其为传统的条形支座式鞍座。该条形支座式鞍座包括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条形支座11',该条形支座11'包括整体呈长条状的V形板111'、封装于V形板111'的上端开口上的垫板112',以及多个筋板113'。V形板111'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槽;筋板113'焊接于该槽内,并焊接于垫板112',以使V形板111'和垫板112'相固定。两个条形支座11'将罐体的中间部的左右两侧支撑起来。该条形支座式鞍座具有包容角小,自重大的缺点,从而导致罐车的包容性差,自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罐车,以解决传统的罐车的自重大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罐车,包括底架、罐体,以及至少两个鞍座组件;罐体位于所述底架的上方;鞍座组件沿所述罐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每一所述鞍座组件包括对称布置的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沿所述罐体的宽度方向布置;所述支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架上的底板、垂直设置于底板上的腹板,以及由所述腹板支撑的垫板;所述腹板沿所述底架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垫板与所述罐体的外表面相配合以承托所述罐体;每一所述鞍座组件的两所述垫板之间具有间隔。优选地,所述支架还包括筋板;所述筋板垂直连接所述腹板和所述腹板,所述筋板的上端连接并支撑所述垫板。优选地,每一所述鞍座组件的两所述腹板之间具有间隔。优选地,所述腹板的上端面为的弧形,且与所述垫板的底面相配合,以贴合所述垫板的底面;所述腹板的下端面为平面,以贴合所述底板的顶面;所述腹板的上端面的长度大于其下端面的长度。优选地,每一所述鞍座组件中的两所述腹板连接为一体结构。优选地,每一所述支架中具有两所述腹板,两腹板相互平行并相间隔。优选地,所述腹板的其中一个侧部的边沿为弧形,所述腹板的该侧部背向同一所述鞍座组件中的另一个所述腹板。优选地,所述鞍座组件的包容角为80°-170°。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底板固定在底架上,而垫板则通过腹板固定于底板上以托起罐体的侧部;两个支架相对布置,而能够相对地托起罐体的相对两侧,最终保证多个鞍座组件能够共同将罐体稳定地支撑起来;鞍座组件的结构简单可靠,工艺简单,焊接量小,自重较小,进而使得罐车的结构更为简化且自重更小。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详细描述。图1是现有技术的大翼板条座式鞍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条形支座式鞍座的侧视图;图3是现有技术的条形支座式鞍座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罐车的侧视图;图5为图4所示的罐车的后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罐车的鞍座组件的正视图;图7为图6所示的鞍座组件的侧视图;图8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罐车的鞍座组件的正视图;图9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罐车的鞍座组件的正视图。标号说明:1、底架;2、罐体;21、罐身;22、封头;3、鞍座组件;31、支架;311、底板;312、腹板;3121、外侧边沿;313、垫板;314、筋板;315、折弯板;32、包容角;33、支撑间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提供一种罐车,鞍座组件3的底板311固定在底架1上,而垫板313则通过腹板312固定于底板311上以托起罐体2的侧部;两个支架31相对布置,而能够相对地托起罐体2的相对两侧,最终保证多个鞍座组件3能够共同将罐体2稳定地支撑起来;由于简化了鞍座组件3的结构,因此简化了罐车的结构并减小了罐车的自重。请参阅图4,第一实施例中,一种罐车,其包括底架1、多个固定安装在底架1上的鞍座组件3,以及安装在多个鞍座组件3上的罐体2。其中,罐体2包括圆筒形的罐身21和安装在罐身21的两端上的封头22。多个鞍座组件3沿罐体2的长度方向(即前后方向)均匀布置,并且相互间隔,以均匀地将罐体2支撑起来。请参阅图5,具体地,每一鞍座组件3包括两个沿罐体2的宽度方向(即左右方向)布置的支架31,两个支架31左右对称,以分别支撑罐体2的相对两侧。请参阅图6和图7,进一步地,支架31包括底板311、固定安装于底板311上的腹板312、安装固定在腹板312上的垫板313,以及固定安装在底板311上的筋板314。每一鞍座组件3中,左右对称的两个底板311相互间隔,底板311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于底架1上,当然,也可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底板311固定在底架1上。垫板313为弧形,与罐体2的外表面相配合,以充分接触罐体2的侧部。值得一提的是,每一鞍座组件3的左右两个垫板313之间具有支撑间隔33。腹板312垂直于底板311的顶面,并沿左右方向延伸。腹板312的上端面为的弧形,且与垫板313的底面相配合,以贴合垫板313的底面;腹板312的下端面为平面,以贴合底板311的顶面;在左右方向上,腹板312的上端面的长度大于其下端面的长度。每一鞍座组件3的包容角32为80°-170°,包容角32为左侧方的腹板312的上端面的左侧边沿与该上端面所在圆的圆心的连线,与右侧方的腹板312的上端面的右侧边沿与该上端面所在圆的圆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工作人员可根据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罐体,其位于所述底架的上方;至少两个鞍座组件,沿所述罐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每一所述鞍座组件包括对称布置的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沿所述罐体的宽度方向布置;所述支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架上的底板、垂直设置于底板上的腹板,以及由所述腹板支撑的垫板;所述腹板沿所述底架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垫板与所述罐体的外表面相配合以承托所述罐体;每一所述鞍座组件的两所述垫板之间具有间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罐体,其位于所述底架的上方;至少两个鞍座组件,沿所述罐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每一所述鞍座组件包括对称布置的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沿所述罐体的宽度方向布置;所述支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架上的底板、垂直设置于底板上的腹板,以及由所述腹板支撑的垫板;所述腹板沿所述底架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垫板与所述罐体的外表面相配合以承托所述罐体;每一所述鞍座组件的两所述垫板之间具有间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筋板;所述筋板垂直连接所述腹板和所述腹板,所述筋板的上端连接并支撑所述垫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车,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鞍座组件的两所述腹板之间具有间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春莉陈普王兆斌张洪周慧涛高学芳翟兰惠王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