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截面导线的折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5145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截面导线的折弯装置,包括后护板和前护板,所述后护板和前护板的内壁的下部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板,所述后护板的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角度滑槽,所述后护板和前护板的内侧壁的中部均开设有长度滑槽,所述长度滑槽的内壁的左侧和右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所述外管的内壁与伸缩杆的外壁相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使用便捷,适合不同长度不同宽度的导线定量弯折,可以准确的将导线弯折成不同的角度,并且,在弯折与电器柜连接的U型套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弯折出不同宽度的U型套,极大的方便了导线的弯折,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适合广泛使用。

A Bending Device for Wire with Large S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ending device for large cross-section conductors, which comprises a rear guard plate and a front guard plate.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inner walls of the rear guard plate and the front guard plate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connecting plates. An angle chut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rear guard plate, and a length chut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inner walls of the rear guard plate and the front guard plate, and the inner walls of the length chute are arranged. The left side and the right side slide to connect with the first slide rod and the second slide rod respectively. The inner wall of the outer pipe is screwed with the outer wall of the expansion rod. The utility model is reasonable in design, convenient in use, suitable for quantitative bending of conductors of different lengths and widths, and can accurately bend the conductors into different angles. Moreover, when bending the U-shaped sleeve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ical cabinet, it can ben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U-shaped sleeves with different widths are folded out, which greatly facilitates the bending of conductors, improve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staff and is suitable for wide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截面导线的折弯装置
本技术涉及大截面导线
,具体为一种大截面导线的折弯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今,我国电力建设正处于大规模发展阶段,对远距离输电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特高压输电容量大,距离长,损耗低,毫无意外的成为重点发展对象,这也预示着我国的特高压时代来临了。大截面导线作为保障特高压运行的主打材料其需求量也逐步增加,而在大截面导线铺设过程中,需要对导线进行一定角度的折弯,在与配电柜连接时,需要将去皮的导线弯折成U型,而现有的折弯装置无法准确控制折弯处平整度、折弯角度和U型套的宽度,因此,急需一种大截面导线的折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截面导线的折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截面导线的折弯装置,包括后护板和前护板,所述后护板和前护板的内壁的下部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板,所述后护板的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角度滑槽,所述后护板和前护板的内侧壁的中部均开设有长度滑槽,所述长度滑槽的内壁的左侧和右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的外壁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套接有第一滚套和第二滚套,两个所述第二滚套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扇形量角板,且连接点均位于扇形量角板的圆心端,两个所述扇形量角板的上部均贯穿角度滑槽,两个所述扇形量角板的前表面的圆弧端均刻印有角度标识,两个所述扇形量角板的底端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补偿环,所述补偿环的底面滑动连接长度滑槽的底面,所述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的外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弯折杆和第二弯折杆,且连接点分别位于第一弯折杆和第二弯折杆的内侧面的中部,所述第一弯折杆和第二弯折杆的后侧面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指示针,所述第一弯折杆和第二弯折杆的上表面的内侧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架和第二限位架,所述第一限位架和第二限位架的上端分别套接有第一转环和第二转环,所述第一转环和第二转环的外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杆和伸缩杆,所述连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外管,所述外管的内壁与伸缩杆的外壁相螺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弯折杆和第二弯折杆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弧形线槽。优选的,所述后护板和前护板的底面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支脚。优选的,所述第一弯折杆和第二弯折杆的外侧面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握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第二滚套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扇形量角板,在扇形量角板的前表面的圆弧端均刻印有角度标识,在第一弯折杆和第二弯折杆的后侧面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指示针,且指示针贴合扇形量角板的弧面,使指示针随第一弯折杆和第二弯折杆转动,并指示出转动的角度,达到准确的将导线弯折为一定的角度的目的,通过在第一转环和第二转环的外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杆和伸缩杆,在连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轴承,在轴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外管,且外管的内壁与伸缩杆的外壁相螺接,调节外管与伸缩杆的总长度,从而改变U型套的宽度,达到准确的弯折出不同宽度的U型套的目的,本技术设计合理,使用便捷,适合不同长度不同宽度的导线定量弯折,可以准确的将导线弯折成不同的角度,并且,在弯折与电器柜连接的U型套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弯折出不同宽度的U型套,极大的方便了导线的弯折,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适合广泛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半抛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扇形量角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后护板,2前护板,3连板,4滑槽,5长度滑槽,6第一滑杆,7第一滚套,8第二滚套,9扇形量角板,10角度标识,11第二滑杆,12指示针,13第一弯折杆,14第二弯折杆,15第一限位架,16第二限位架,17第一转环,18第二转环,19轴承,20外管,21伸缩杆,22补偿环,23弧形线槽,24支脚,25握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截面导线的折弯装置,包括后护板1和前护板2,所述后护板1和前护板2的内壁的下部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板3,所述后护板1的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角度滑槽4,所述后护板1和前护板2的内侧壁的中部均开设有长度滑槽5,所述长度滑槽5的内壁的左侧和右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6和第二滑杆11,所述第一滑杆6和第二滑杆11的外壁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套接有第一滚套7和第二滚套8,两个所述第二滚套8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扇形量角板9,且连接点均位于扇形量角板9的圆心端,两个所述扇形量角板9的上部均贯穿角度滑槽4,两个所述扇形量角板9的前表面的圆弧端均刻印有角度标识10,两个所述扇形量角板9的底端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补偿环22,所述补偿环22的底面滑动连接长度滑槽5的底面,使扇形量角板9的底面与长度滑槽5的底面相平行,所述第一滑杆6和第二滑杆11的外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弯折杆13和第二弯折杆14,且连接点分别位于第一弯折杆13和第二弯折杆14的内侧面的中部,且第一弯折杆13和第二弯折杆14的的底面均与连板3的上表面相贴合,此时第一弯折杆13和第二弯折杆14的处于水平状态,所述第一弯折杆13和第二弯折杆14的后侧面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指示针12,且在自然状态下指示针12与第一滑杆6和第二滑杆11在同一平面上,且两个所述指示针12的内侧面分别与对应的扇形量角板9的弧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弯折杆13和第二弯折杆14的上表面的内侧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架15和第二限位架16,所述第一限位架15和第二限位架16的上端分别套接有第一转环17和第二转环18,所述第一转环17和第二转环18的外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杆和伸缩杆21,所述连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轴承19,所述轴承1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外管20,所述外管20的内壁与伸缩杆21的外壁相螺接,且伸缩杆21的前表面刻印有长度标识。具体而言,为了便于固定导线,所述第一弯折杆13和第二弯折杆14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弧形线槽23。具体而言,为了便于固定本技术,所述后护板1和前护板2的底面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支脚24。具体而言,为了便于推动第一弯折杆13和第二弯折杆14,所述第一弯折杆13和第二弯折杆14的外侧面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握杆25。工作原理:使用本技术时,将导线一次穿过第一限位架15和第二限位架16,使弯折点位于第二限位架16处,抬升第二弯折杆14,即可使导线弯折,在抬升第二弯折杆14的过程中,指示针12跟随第二弯折杆14做同心转动,则指示针12在扇形量角板9上所指出的角度即为导线所弯折的角度,当弯折U型套时,转动外管20,调节外管20与伸缩杆21的总长度,外管20与伸缩杆21的总长度加上第一转环17和第二转环18的外径长度即为所弯折出的U型套得宽度,弯折时,同时抬升第一弯折杆13和第二弯折杆14并使弯折角度为90°,即可弯折出指定宽度的U型套,本技术设计合理,使用便捷,适合不同长度不同宽度的导线定量弯折,可以准确的将导线弯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截面导线的折弯装置,包括后护板(1)和前护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护板(1)和前护板(2)的内壁的下部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板(3),所述后护板(1)的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角度滑槽(4),所述后护板(1)和前护板(2)的内侧壁的中部均开设有长度滑槽(5),所述长度滑槽(5)的内壁的左侧和右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6)和第二滑杆(11),所述第一滑杆(6)和第二滑杆(11)的外壁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套接有第一滚套(7)和第二滚套(8),两个所述第二滚套(8)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扇形量角板(9),且连接点均位于扇形量角板(9)的圆心端,两个所述扇形量角板(9)的上部均贯穿角度滑槽(4),两个所述扇形量角板(9)的前表面的圆弧端均刻印有角度标识(10),两个所述扇形量角板(9)的底端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补偿环(22),所述补偿环(22)的底面滑动连接长度滑槽(5)的底面,所述第一滑杆(6)和第二滑杆(11)的外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弯折杆(13)和第二弯折杆(14),且连接点分别位于第一弯折杆(13)和第二弯折杆(14)的内侧面的中部,所述第一弯折杆(13)和第二弯折杆(14)的后侧面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指示针(12),所述第一弯折杆(13)和第二弯折杆(14)的上表面的内侧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架(15)和第二限位架(16),所述第一限位架(15)和第二限位架(16)的上端分别套接有第一转环(17)和第二转环(18),所述第一转环(17)和第二转环(18)的外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杆和伸缩杆(21),所述连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轴承(19),所述轴承(1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外管(20),所述外管(20)的内壁与伸缩杆(21)的外壁相螺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截面导线的折弯装置,包括后护板(1)和前护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护板(1)和前护板(2)的内壁的下部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板(3),所述后护板(1)的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角度滑槽(4),所述后护板(1)和前护板(2)的内侧壁的中部均开设有长度滑槽(5),所述长度滑槽(5)的内壁的左侧和右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6)和第二滑杆(11),所述第一滑杆(6)和第二滑杆(11)的外壁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套接有第一滚套(7)和第二滚套(8),两个所述第二滚套(8)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扇形量角板(9),且连接点均位于扇形量角板(9)的圆心端,两个所述扇形量角板(9)的上部均贯穿角度滑槽(4),两个所述扇形量角板(9)的前表面的圆弧端均刻印有角度标识(10),两个所述扇形量角板(9)的底端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补偿环(22),所述补偿环(22)的底面滑动连接长度滑槽(5)的底面,所述第一滑杆(6)和第二滑杆(11)的外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弯折杆(13)和第二弯折杆(14),且连接点分别位于第一弯折杆(13)和第二弯折杆(14)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利涛姜利强陈于芳姜朝侠姜利生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祥和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