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电流负载插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3831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电流负载插孔结构,包括胶芯以及密封穿设于胶芯内用于与线缆连接的插孔端子,所述插孔端子前端的插接孔内设有簧片,在对应所述簧片位置处的插孔端子外周设有环形槽,所述插孔端子的前端外周还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环形槽两端连通并向后延伸的引流槽,所述环形槽与引流槽组成用于冷却介质流动的流动通道,所述胶芯上设有分别与两个引流槽的末端连通的进液孔和出液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的散热性能良好,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安全可靠和组装方便的特点。

A High Current Load Socket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 current load socket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rubber core and a socket terminal sealed through the rubber core for connecting with a cable. The socket hole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socket terminal is provided with a reed, and a circular groove is arranged around the socket terminal at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reed. The front end of the socket terminal is also provided with two connected and directed toward the two ends of the circular groove, respectively. The annular groove and the drain groove constitute a flow passage for cooling medium flow, and the rubber core is provided with an inlet and outlet hole connected with the ends of two drain grooves respectively. The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has good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structure, compactness, safety, reliability and convenient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电流负载插孔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电流负载插孔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不断普及,该类型车辆的充电设备已经成为这个行业核心技术;而电动汽车的充电连接器是充电设备中重要组成部份,在长时间给电动汽车充电时,充电连接处的端子由于充电的电流比较大,进而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而原充电连接器结构排布紧密,不易散热,若长时间的充电工作会导致充电连接端子的接触电阻变大,温升变高,从而影响端子的性能;持续的发热还会导致塑胶件老化,最终会导致充电连接口烧毁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大电流负载插孔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安全可靠和组装方便的特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电流负载插孔结构,包括胶芯以及密封穿设于胶芯内用于与线缆连接的插孔端子,所述插孔端子前端的插接孔内设有簧片,在对应所述簧片位置处的插孔端子外周设有环形槽,所述插孔端子的前端外周还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环形槽两端连通并向后延伸的引流槽,所述环形槽与引流槽组成用于冷却介质流动的流动通道,所述胶芯上设有分别与两个引流槽的末端连通的进液孔和出液孔。进一步的,所述胶芯内设有两个前后贯穿的通孔,在两个通孔内均设有所述插孔端子,所述胶芯的后端设有连通两个通孔的过流孔,两个所述插孔端子中的一个引流槽的末端均与所述过流孔连通,两个所述插孔端子中的另一个引流槽的末端分别与进液孔和出液孔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插孔端子中的两个引流槽中的一个为直线槽,另一个为直角槽;其中一个插孔端子中的直流槽末端通过所述过流孔与另一个插孔端子中的直角槽末端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均设于所述胶芯的上端或下端并左右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胶芯与两个插孔端子之间均设有套装于插孔端子外的铝套,两个所述铝套上在对应进液孔、出液孔和过流孔的位置处均设有穿孔。进一步的,所述插孔端子的外周还设有两个分别置于环形槽外侧和引流槽末端外侧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套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周与所述铝套的内壁抵接。进一步的,所述穿孔的外周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套装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侧与所述通孔的内壁抵接。进一步的,所述胶芯的后端设有用于固定插孔端子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前端向前延伸设有插入所述通孔内的凸缘,所述凸缘的前端面与所述铝套的后端面抵接;所述通孔的前端孔口处设有向内径向延伸用于与所述铝套和插孔端子配合的止挡部。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的相向面上在对应两个插孔端子的位置处均设有半圆槽。进一步的,所述上压板的两侧均设有卡扣,所述下压板的两侧均设有向前延伸的扣合部,所述扣合部上设有与卡扣配合的卡槽;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均通过螺丝与胶芯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上压板的下端中间设有凸起的定位柱,所述下压板的上端中间设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定位槽。进一步的,所述簧片的结构为钢链式的表链结构。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对应簧片处的插孔端子外周设置环形槽,这样冷却介质在环形槽上流动时,冷却介质将发热位置(簧片处)全部包覆住,可更好并直接的对发热位置进行散热,冷却效果良好,避免了热量需传导至整个插孔端子后再进行散热的问题,可减少因热量传导至整个插孔端子后造成性能下降的情况出现,确保了插孔端子的性能,并配合紧固件的固定作用,使该插孔结构可在严酷的环境中均能够稳定工作,;簧片采用钢链式的表链结构,变形弹力恢复快,导热性好且耐插拔,还通过紧固件压紧铝套和插孔端子,提高该插孔结构的连接可靠性,并便于组装,而将紧固件分为上下互扣的上压板和下压板,便于紧固件的安装,通过分别设于上压板和下压板上的定位柱和定位槽两者的配合,便于上压板和下压板的对位插接锁紧固定;本专利技术连接器还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安全可靠和成本低廉的特点。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实施例中大电流负载插孔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大电流负载插孔结构位于进液孔处的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中大电流负载插孔结构的俯视透视图;图4为实施例中插孔端子的背面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中插孔端子的正面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中铝套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中紧固件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中簧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实施例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一种大电流负载插孔结构,包括胶芯1以及密封穿设于胶芯1内用于与线缆2连接的插孔端子3,插孔端子3的前端设有用于插针插入的插接孔31,并在插接孔31内卡合设有簧片32,簧片32作为插接时电流流通的接触部分,也是主要的发热位置,插孔端子3的后端凸出于胶芯1的后端并与线缆2压接;通过在对应簧片32位置处的插孔端子3外周设置环形槽33,插孔端子3的前端外周还设有两个分别与环形槽33连通并向后延伸的引流槽34,且两个引流槽34前后相背设置,确保从一个引流槽流入的冷却介质进入环形槽后向两侧流动并聚集向另一个引流槽中再流出,使冷却介质可在整个环形槽中充分有序的流动,环形槽33与引流槽34组成用于冷却介质流动的流动通道,胶芯1上设有分别与两个引流槽34的末端连通的进液孔11和出液孔12。本实施例中,胶芯1内设有两个前后贯穿的通孔13,在两个通孔13内均设有插孔端子3,胶芯1的后端设有连通两个通孔13的过流孔14,两个插孔端子3中的一个引流槽的末端均与过流孔14连通,两个插孔端子3中的另一个引流槽的末端分别与进液孔11和出液孔12连通,从而使两个插孔端子中的流动通道前后连通,并通过进液孔11和出液孔12,在冷却时使冷却介质从进液孔中流入一个插孔端子中的流动通道,而后通过过流孔后流入另一个插孔端子的流动通道,最后从出液孔流出。具体的,进液孔11和出液孔12均设于胶芯1的上端或下端并左右对称设置,为了使两个引流槽34前后相背设置于插孔端子上,将插孔端子1中的两个引流槽34中的一个设计为直线槽(如图5所示),另一个设计为截面为直角的直角槽(如图4所示),使其流入时由上/下表面经过直角槽流向侧面或流出时由侧面经过直角槽流向上/下表面;其中一个插孔端子3中的直流槽末端通过过流孔14与另一个插孔端子3中的直角槽末端连通,即进液孔和出液孔分别与两外两个不与过流孔14相对的直流槽和直角槽连通。胶芯1与两个插孔端子3之间均设有套装于插孔端子3外的铝套4,两个铝套4上在对应进液孔11、出液孔12和过流孔14的位置处均设有穿孔41;穿孔41的外周设有第二凹槽42,第二凹槽42内套装有第二密封圈43,第二密封圈43的外侧与通孔13的内壁通过过盈配合抵接,使进液孔、出液孔和过流孔处的胶芯与铝套密封,防止冷却介质从胶芯与铝套之间泄露。在插孔端子3的外周还设有两个分别置于环形槽33外侧和引流槽34末端外侧且为环形的第一凹槽35,第一凹槽35内套设有第一密封圈36,第一密封圈36的外周与铝套4的内壁通过过盈配合抵接,使环形槽33和引流槽34组成的流动通道位于两个第一密封圈之间,确保铝套与插孔端子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冷却介质从插孔端子与铝套之间泄露。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电流负载插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胶芯以及密封穿设于胶芯内用于与线缆连接的插孔端子,所述插孔端子前端的插接孔内设有簧片,在对应所述簧片位置处的插孔端子外周设有环形槽,所述插孔端子的前端外周还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环形槽两端连通并向后延伸的引流槽,所述环形槽与引流槽组成用于冷却介质流动的流动通道,所述胶芯上设有分别与两个引流槽的末端连通的进液孔和出液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电流负载插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胶芯以及密封穿设于胶芯内用于与线缆连接的插孔端子,所述插孔端子前端的插接孔内设有簧片,在对应所述簧片位置处的插孔端子外周设有环形槽,所述插孔端子的前端外周还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环形槽两端连通并向后延伸的引流槽,所述环形槽与引流槽组成用于冷却介质流动的流动通道,所述胶芯上设有分别与两个引流槽的末端连通的进液孔和出液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负载插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芯内设有两个前后贯穿的通孔,在两个通孔内均设有所述插孔端子,所述胶芯的后端设有连通两个通孔的过流孔,两个所述插孔端子中的一个引流槽的末端均与所述过流孔连通,两个所述插孔端子中的另一个引流槽的末端分别与进液孔和出液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电流负载插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端子中的两个引流槽中的一个为直线槽,另一个为直角槽;其中一个插孔端子中的直流槽末端通过所述过流孔与另一个插孔端子中的直角槽末端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电流负载插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均设于所述胶芯的上端或下端并左右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电流负载插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芯与两个插孔端子之间均设有套装于插孔端子外的铝套,两个所述铝套上在对应进液孔、出液孔和过流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培燕黄建芳徐平安林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