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电流片簧式接触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2741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9 0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电流片簧式接触件,包括插孔、护套及插针,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在片簧上设置第一支点及第二支点,当护套套装于插孔上数条片簧的外侧时,插孔上片簧的第一支点及第二支点分别与护套的内壁触及,当插针与插孔的数条片簧插接时,使得原有片簧的悬臂梁受力状态变成了简支梁受力状态,由于受力状态的改变,减小了原有悬臂梁片簧的固定端承受的应力,提高了简支梁片簧与插针的接触面积,具有插入力、分离力均小于同等材质、同等尺寸的片簧式插孔,且接触可靠性高、接触电阻小、摩擦损耗小、寿命长及成本低的优点。

A High Current Leaf Spring Contac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 current leaf spring contact part, which includes a jack, a sheath and a pin. The first fulcrum and a second fulcrum are arranged on the leaf spring. When the sheath is installed on the outer side of several leaf springs on the jack, the first fulcrum and the second fulcrum of the leaf spring on the jack are respectively touch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eath, and when the pin is connected with several leaf springs of the jack, the original leaf spring is made. The stress state of the cantilever beam becomes the stress state of the simply supported beam. Because of the change of the stress state, the stress on the fixed end of the original cantilever beam leaf spring is reduced, and the contact area between the leaf spring and the pin of the simple supported beam is increased. The insertion force and separation force are less than those of the same material and size leaf spring socket, and the contact reliability is high, the contact resistance is small, the friction loss is small, and the service life is long. And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电流片簧式接触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尤其是一种大电流片簧式接触件。
技术介绍
弹性接触件为连接器中最常用的零部件,现有技术市的弹性接触件有片簧式插孔、线簧孔、冠簧孔、麻花针及其它复合形式的接触件,其中片簧式插孔应用最为广泛,它具有同规格外径更小、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的优点。存在的问题是,其片簧式插孔多为悬臂梁结构,工作时,依靠片簧的塑性变形对插针表面提供正压力实现接触件的对接,在插针与片簧式插孔反复插接时,片簧上悬臂梁的固定反复承受着交变应力,悬臂梁易产生疲劳破坏,片簧失去弹性,即接触件的对接功能丧失,导致接触件载流能力下降,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大电流片簧式接触件,本专利技术采用在片簧上设置第一支点及第二支点,当护套套装于插孔上数条片簧的外侧时,插孔上片簧的第一支点及第二支点分别与护套的内壁触及,当插针与插孔的数条片簧插接时,使得原有的每片片簧的悬臂梁受力状态变成了简支梁受力状态,由于受力状态的改变,减小了原有悬臂梁片簧的固定端承受的应力,提高了简支梁片簧与插针的接触面积,具有插入力、分离力均小于同等材质、同等尺寸的片簧式插孔,且接触可靠性高、接触电阻小、摩擦损耗小、寿命长及成本低的优点。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大电流片簧式接触件,其特点包括插孔、护套及插针,所述插孔为筒状件,其外径上设有台阶,筒状件的一端筒壁沿轴向切割成数条花瓣状的片簧,片簧的自由端设有喇叭口状外翘的第一支点,片簧与筒壁的连接端设有凹圆及折弯的第二支点;所述护套为筒状件,所述插针的插接部分为柱状件,其插接部分的端头设有倒角;所述护套设于插孔的数条片簧的外侧,护套端头的内孔与插孔外径的台阶卡接,插孔上片簧的第一支点及第二支点分别与护套的内壁触及;插针设有倒角的一端插接在插孔的数条片簧内,且数条片簧的内壁与插针的外圆触及。所述凹圆为空心圆,设于两相邻片簧与筒壁的连接端之间。本专利技术采用在片簧上设置第一支点及第二支点,当护套套装于插孔上数条片簧的外侧时,插孔上片簧的第一支点及第二支点分别与护套的内壁触及,当插针与插孔的数条片簧插接时,使得原有片簧的悬臂梁受力状态变成了简支梁受力状态,由于受力状态的改变,减小了原有悬臂梁片簧的固定端承受的应力,提高了简支梁片簧与插针的接触面积,具有插入力、分离力均小于同等材质、同等尺寸的片簧式插孔,且接触可靠性高、接触电阻小、摩擦损耗小、寿命长及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插孔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图3,本专利技术包括插孔1、护套2及插针3,所述插孔1为筒状件,其外径上设有台阶11,筒状件的一端筒壁沿轴向切割成数条花瓣状的片簧12,片簧12的自由端设有喇叭口状外翘的第一支点13,片簧12与筒壁的连接端设有凹圆15及折弯的第二支点14;所述护套2为筒状件;所述插针3的插接部分为柱状件,其插接部分的端头设有倒角31;所述护套2设于插孔1的数条片簧12的外侧,护套2端头的内孔与插孔1外径的台阶11卡接,插孔1上片簧12的第一支点13及第二支点14分别与护套2的内壁触及;插针3设有倒角31的一端插接在插孔1的数条片簧12内,且数条片簧12的内壁与插针3的外圆触及。参阅图2,所述的凹圆15为空心圆,设于两相邻片簧12与筒壁的连接端之间。本专利技术是这样使用的:参阅图1、图2、图3,将护套2套装于插孔1的数条片簧12的外侧,护套2端头的内孔与插孔1外径的台阶11卡接,插孔1上片簧12的第一支点13及第二支点14分别与护套2的内壁触及;插针3设有倒角31的一端对准插孔1数条片簧12的喇叭口内,插针3插接在片簧12内,且数条片簧12的内壁与插针3的外圆触及。本专利技术插针3与插孔1的插接完毕。参阅图1、图2、图3,本专利技术采用在片簧12上设置第一支点13及第二支点14,当护套2与插孔1上数条片簧12的外侧插接时,插孔1上片簧12的第一支点13及第二支点14分别与护套2的内壁触及,当插针3与插孔1的数条片簧12插接时,使得原有片簧的悬臂梁受力状态变成了简支梁受力状态,由于受力状态的改变,减小了原有悬臂梁片簧的固定端承受的应力,提高了简支梁片簧与插针的接触面积,具有插入力、分离力均小于同等材质、同等尺寸的片簧式插孔,且接触可靠性高、接触电阻小、摩擦损耗小、寿命长及成本低的优点。参阅图1、图2,为便于插针3与插孔1的插接,本专利技术在插针3的端头设置了倒角31,在护套2上片簧12的自由端设置了喇叭口状外翘的第一支点13,当插针3与插孔1的数条片簧12插接时,插针3的倒角31与片簧12的喇叭口状均起到了导向作用。参阅图2,为减缓片簧12在插孔1筒壁的连接端处的应力,本专利技术在片簧12与插孔1筒壁的连接端处设置了凹圆15。参阅图2,本专利技术第一支点13及第二支点14的母线与插孔1的轴线间的夹角a为30~40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电流片簧式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插孔(1)、护套(2)及插针(3);所述插孔(1)为筒状件,其外径上设有台阶(11),筒状件的一端筒壁沿轴向切割成数条花瓣状的片簧(12),片簧(12)的自由端设有喇叭口状外翘的第一支点(13),片簧(12)与筒壁的连接端设有凹圆(15)及折弯的第二支点(14);所述护套(2)为筒状件;所述插针(3)的插接部分为柱状件,其插接部分的端头设有倒角(31);所述护套(2)设于插孔(1)的数条片簧(12)的外侧,护套(2)端头的内孔与插孔(1)外径的台阶(11)卡接,插孔(1)上片簧(12)的第一支点(13)及第二支点(14)分别与护套(2)的内壁触及;插针(3)设有倒角(31)的一端插接在插孔(1)的数条片簧(12)内,且数条片簧(12)的内壁与插针(3)的外圆触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电流片簧式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插孔(1)、护套(2)及插针(3);所述插孔(1)为筒状件,其外径上设有台阶(11),筒状件的一端筒壁沿轴向切割成数条花瓣状的片簧(12),片簧(12)的自由端设有喇叭口状外翘的第一支点(13),片簧(12)与筒壁的连接端设有凹圆(15)及折弯的第二支点(14);所述护套(2)为筒状件;所述插针(3)的插接部分为柱状件,其插接部分的端头设有倒角(31);所述护套(2)设于插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向禹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航宇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